平安薛荣年 华林故事:平安旧部云集复制第二个平安 等待薛荣年

2017-06-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华林故事:平安旧部云集复制第二个平安,等待薛荣年龚寒汀担任华林总裁助理,主管华林整个投行业务继21名平安保代投奔华林证券,已从平安证券辞职的薛荣年也传出转投华林

华林故事:平安旧部云集复制第二个平安,等待薛荣年

龚寒汀担任华林总裁助理,主管华林整个投行业务

继21名平安保代投奔华林证券,已从平安证券辞职的薛荣年也传出转投华林证券的消息,一位接近薛荣年的投行人士表示:“薛荣年去华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薛荣年及平安旧部转战华林,引起了市场对华林证券的期许和猜测。这家2011年企业债承销数量第一,但IPO、定增、配股和可转债项目一无所获的券商,在注入一批新血后,其投行在2012年能否异军突起,成为黑马?

深圳民田路178号金融大厦第5层,黑色墙体上,4个金黄色大字“华林证券”映入眼帘。这里是华林证券总部办公所在地,投行部、经纪业务部及研究所均分布于此。

薛荣年或将转投华林

固定收益业务一直是华林证券的金字招牌,总裁胡明霞被称靠“固收”打下江山,而华林的固定收益业务又坚持以企业债券承销为核心。

自2009年以来,华林证券企业债承销量连续三年位列行业前三甲。尤其是2011年,华林证成功完成16单企业债主承销,数量排名行业第一,市场份额为28%。

不过,在保荐承销收入相对丰厚的IPO、定增和配股市场上,华林证券一直未能抢占到多少份额。数据显示,2010年,华林证券尚有3单IPO项目,2011年IPO项目一无所获。

这跟其背后团队力量薄弱脱不了干系。在2011年9月以前,华林证券投行保代规模很小,只有6个注册保代,还曾一度触及证监会规定的最少4名保代的底线。

2011年9月初,平安证券投行人事大动荡,保代成群出走,且大量保代选择投奔华林证券。截至目前,华林证券注册保代扩至27人,其中有21人是自2011年9月开始从平安证券陆续转投进来。这21人中,包括龚寒汀、杨新军、方向生等原平安的老干将,也包括2011年8月24日刚成为注册保代的张兴旺。

人员配置方面,“龚寒汀担任总裁助理,主管华林整个投行业务”,华林证券的内部员工告诉记者,投行的业务部门按照类似投行业务一部、二部、三部这样来分划区域,代表以上海、深圳、北京为主的华中、华南、华北区。

“上海大约分为6个小团队,设团队长,深圳约有4个,北京的情况接近于深圳。总的来说,整个投行业务队伍大概有十三四个小团队。”

然而,平安证券的人事变动烟火仍未燃尽,2011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平安证券公告称总经理薛荣年辞职,但具体去向尚不明确。在他的旧部全部投奔华林证券的大势下,外界猜测他的去向最可能是华林证券。一位接近薛荣年的投行人士表示:“薛总去华林应该没问题。”

投行模式类似平安

近8成保代来自平安证券,华林证券难以避免平安投行模式和项目风格影响,“以中小项目”为主。同时,在组织架构和分工上,华林逐渐褪去国信系的影子,逐渐接近平安投行的模式。

不同于国信证券团队全程独立作战(找项目、做项目、与证监会沟通、发行等全部都由团队承揽),华林所设投行团队是做项目的,前期找项目更多是投行事业部的管理层。

据一位从平安跳槽至华林的保代透露,“项目各阶段分工不同,签字的多为做项目的保代,负责找项目或跟证监会沟通的投行领导层偶尔也会签字。这种分工和团队运作方式比较灵活,但对领导层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这种投行模式更接近于平安。近几年来,平安证券虽在承销数量领先行业,但也暴露了不少风控问题,比如胜景山河IPO事件。

鉴于此,华林证券在大投行概念下设置内核部门,并列于投行事业部,而以往的质量监控部设在投行事业部下面,难以保证风控的独立性。龚寒汀时任平安内核负责人,和这些来自平安的保代们都深谙风控的重要性。

“华林投行模式跟平安差不多,不过做了一些调整,除了加强风控外,也会更加重视发行环节。”上述保代表示。

对2011年IPO承销为零的华林来说,当务之急是能否在IPO项目上有所突破。据华林内部人士称,从平安过来的保代基本没有把项目带到华林,“跟平安签了协议的,当然不能带走”,不过他还表示,“有些凭私人关系取得联系又没有签订协议的就很难说”。

理财周报记者获悉,目前华林储备项目少说也有几十个,而且有项目已经上报证监会了。

那么,华林能否异军突起成为2012券商投行黑马?华林一保代告诉记者:“我们并不想冲得那么猛,先用2-3年时间来打好底子吧。”

华林想成为怎样的券商?

截至2011年中期,华林证券净资本为2.34亿元,排在行业的下游水平。

华林证券2010年审计报告显示,2010年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占营收比例达33.33%,2009年占比28.12%。这家曾被国信证券放弃收购的券商开始用心经营,在固定收益方面可圈可点,经纪业务也缓慢前进。

早在2009年8月,国信证券就有意以换股的方式收购华林,其后因华林股东复杂,监管方面存在异议,国信证券为了不耽误上市进程最终没有完成收购。华林的实际控制人是深圳立业集团掌门人林立,在资本运作愿景落空,也许开始用心经营华林。

2009年以来,华林的企业债承销数量都排名行业前三甲,这得益于其灵活的分配机制和对地方企业债的专注。曾有业内人士透露,华林的债券承销分成比例很高,激励措施甚至超越大型券商。华林总裁孙明霞分管固定收益业务,其和内部团队多都曾在国信证券供职。

经纪业务方面,2007年股排行业70位左右,2009年跃升第53位,市场份额由0.33%上升至0.4%,2010市场份额出现18%的增长幅度。华林原董事长段文清主导推出的IQ机曾创下短短数月开户数激增数万户的佳绩。

但在2011年上半年,段文清、主管经纪业务的副总裁苏细强和总裁助理张冠宇等高管相继离职,华林的经纪业务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