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忠将军 将军树的传说张建忠
在射阳县特庸镇所在地大码头村东南方向(即原码头居委会四组张万余家墩子东北角),有一棵神奇而又珍贵历经沧桑,誉满盐阜大地、名闻遐迩的白果树。这棵白果树亦称银杏树、又名公孙树、将军树,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活化石”。
话说元末明初洪武赶散年间,元璋称帝前八年(元至正21年即公元1361年)就设立了盐茶课,征收两淮盐税。洪武皇帝为增强对淮南沿海特别是对苏北沿海盐场开发,便使用了移民手段,首先将收复的张士诚旧部下军官武将赶往苏北沿海滩涂垦荒、烧盐、移民的主要来源是苏洲(平江)松江、嘉兴、湖洲、杭洲这五府的人,第一次洪武赶散是1368年,即洪武初年、向苏北沿海大迁徙,主要是张士诚的旧部下人盐民回迁,来人主要分布在范公堤沿线以东地区(盐城向东沿海滩涂);第二次洪武赶散是洪武三年即1370年,又一次,户笈天下户口,并追捕逃亡军士为至追捕惩罚带兵军官,是张士诚手下回原笈,徙苏、松、嘉、湖、杭五府的人,来到苏北盐阜平原偏西、偏北一带、大运河以东;第三次迁徙是洪武22年即1389年夏,洪武皇帝下令“徙江南民淮南、赐钞、备农具、复三年。
”在洪武22年间、全国耕地已普遍丈量登记造册,全国人口也已经普查登记编为里甲、军民灶匠各行各业按笈各尽其位……这次迁徙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迁徙行动,这次迁徙移民进行分布左范公堤以西、大运河以东、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是苏洲西城门阊门来的盐城人当是这一次迁徙的结果(三次移民迁徙到盐阜平原有10万左右人丁来盐屯垦)。
洪武皇帝赶散年间,从苏南的苏、松、嘉、湖、杭五府中有户姓张的人家亦在迁徙疏散人口之内,这位姓张的人家拖儿带女携带三样物件(一头牛、一把蟹钩子、一棵银杏树)来到苏北盐城东边黄海广袤滩头钩蛏洼处(原老地名叫朱家港口)定居。
张家老人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个远离故土迁居异处留个纪念凭证。他家老祖上从苏南老家来时携带了两株不足二尺的小白果树苗,来时栽在墙角下(其中一株由于途中不慎碰折了一点,加之此处盐碱地等多种原因不久死掉了。
当时有首民谣:“上见芦花点头,下见小蟹砌楼,海水一到白茫茫,海水退后冒盐霜。”)由于水土等原因,只活了一棵。经过张家老人的细心照料,小白果树苗一天天长大,后经张家老人的后裔们的代代精心培育,就有了今天棵参天巍然雄壮的奇树了。
关于这棵奇树,还有几个传说的版本呢!有一年夏,有一对讨饭的青年夫妻,在银杏树下乘凉,不知为什么,小俩口为不生育的事争吵起来。正在他们互相埋怨的之时,起了一阵大风,刮得树叶纷纷落下,由于夫妇俩好几天未讨到饭吃,正饥饿难忍,便抓起树叶吃起来,没吃几口,姓李的年轻妻子突然呕吐起来,不久便怀了孕。
这件事件传开后,方圆几百里的不孕妇女,都到这棵树下摇树叶吃。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次日本鬼子到特庸镇扫荡,发现了这棵又高又壮的银杏树,准备将它砍下来造手榴弹柄。
一位日本鬼子翻译官刚准备用斧子砍树,突然,树杆上窜下来一条几米长、碗口粗的大蛇。大蛇“呼”地一下用尾巴将翻译官卷起,摔死在树下,其他日本鬼子吓得仓皇而逃。当地老百姓知道后,无不拍手称快,把它亲切地改称“将军树”。
如今,这棵古老神奇的白果树,现距东海边有五十多公里,此树多么高大、威武、雄壮、很有气魄。这棵白果树枝叶繁茂,树体庞大,高度约有二十余米,树干需要四个高大男子汉手拉手合抱树,直径达二米多,树成球状形伞状张开,占地面积约有三百多平方米。
树冠枝杈茂盛,直径约有三十米之多,根须向四周延伸,半径约有十多米。白果树每到春季,称奇的是大树生出树叶,朝阳的一面碧绿,而背阳的一面却略呈黄色;到了夏天、树冠遮云蔽日,满树一片浓绿,距十里之外,登高远眺、便可目睹她的芳容;秋冬两季树叶黄了、落了,只剩一片光秃秃的树枝。
这棵古老而又神奇的白果树,数百年来,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下,在地动山摇的地震时,在寒风怒吼声中……它犹如一座小山岿然不动,在风雨飘摇中,还引来各种鸟类,栖息在枝头叽叽喳喳地鸣叫个不停,好象在出演一幕鸟语大合唱,实在令人悦耳动听,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
现在,这颗银杏树已有600多岁,高20余米,干粗4米,分杈树3个大人都合抱不了。它的树冠呈圆形,直径约20米,每到春夏季节,银杏树枝繁花盛,凝绿滴翠,远看如玉扇矗立原野,近观则如绿色华盖郁郁葱葱,非常壮观。
几百年前是上滩取采的方向树,是下海取鱼船只的航标,在六七十年代为国家航空飞机作过导航目标的航标树。目前,当地政府正以此奇树为平台、运筹帷幄、打造银杏文化建银杏苑、建海慧寺、建“万寿墩”雕塑、聚人气、开发旅游业、建生态旅游景点的生态观光农业。这颗古老的银杏树目前已被列为文物,射阳县还将此树列为射阳“十大景观”之一,每年到此观赏、烧香的旅客高达万人以上。
作者单位: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工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