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峰作品 侯晓峰玉雕的作品禅心入妙境

2017-06-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盘腿而坐的弥勒面容欢喜,耳垂硕大,身穿袈裟,袒胸露腹,手持佛珠一枚,乐呵呵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世人.侯晓峰创作的每个玉雕弥勒都有着自己清晰明朗的特点.柔线之与轮廓,

盘腿而坐的弥勒面容欢喜,耳垂硕大,身穿袈裟,袒胸露腹,手持佛珠一枚,乐呵呵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世人。侯晓峰创作的每个玉雕弥勒都有着自己清晰明朗的特点。柔线之与轮廓,含笑之与眉目,未始不姿态万千,各成磬逸。苏东坡有诗云:“咫尺仙都隔尘世,门前车马任纵横。”观侯晓峰的弥勒,一切烦心之事所以然抛至九霄云外,其远离城市喧嚣之意境,耐人寻味。

图为玉雕大师侯晓峰

         侯晓峰1972年生于河南省镇平,毕业于河南镇平工艺美术高级职业学校,2009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师”称号,2002年在苏创办”一户侯玉雕工作室”。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高级技师,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河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姑苏区政协委员。

作品 《加官进爵》 获2010年“中艺杯”金奖,《童子戏弥勒牌》获2010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独占鳌头牌》获2010年“百花奖”金奖,《童子弥勒》获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人之道》获2011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福满人间》获2011年第三届神工奖金奖,《观音弥勒对牌》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墨玉心经套牌》获2012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北京)金奖,《墨玉心经套牌》获2012年第五届玉石雕神工奖金奖,《藏传文殊菩萨、天降鸿福、一夜成佛》获2012年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螭龙尊》获2013年中国玉(石)“百花奖”(北京)金奖,《护法四神》获得2013年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

图为玉雕大师侯晓峰的作品《文殊菩萨》

侯晓峰的作品含蓄淡雅,如妙境梵音,梦入禅机。 弥勒成了侯晓峰的金字招牌。他常说:“弥勒佛的大度似我的心境:常笑真乐、宽人容己,我一直在快乐地创作。”在他与玉石的磨合与碰撞中,各式各样的弥勒佛作品无疑是他对禅意最好的表达。

与很多人对玉雕弥勒佛的刻画不同的是,在侯晓峰的眼中,一只佛手,一张弥勒佛的笑脸之中便蕴含了一个大千世界。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祖拈花示人,无声传达的正是对世间万物的慈悲和感悟。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侯晓峰的雕刻不需要将弥勒佛憨态可掬的神情,滚圆的肚子,飘逸的袈裟和搭在身上的布袋等都刻画得面面俱到,只一佛手,就包含了弥勒佛的慈爱和玉佛禅意。对作品的心领神会架起了连通作者与收藏者之间的桥梁,即使横跨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仍然阻挡不了灵魂的沟通和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

图为玉雕大师侯晓峰的作品《童子戏弥勒》

侯晓峰的弥勒,既不低眉凝注,也不昂首痴瞻,俯仰自如,心眼手足无不闲适,是静趣。静趣,当属生活中最难形容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兼有无声胜有声的古理。就像侯晓峰留恋姑苏城,同样有着静趣风骨的苏州吸引了他的到来,之后苏作玉雕这门手艺竟然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融进了侯晓峰的生命里。

图为玉雕大师侯晓峰的作品《天降鸿福》

1995年,从河南镇平远道而来的侯晓峰从学徒做起,练习做苏作玉雕仿古件的基本功,虽然很枯燥,但是功底练得很扎实。大半年后,侯晓峰开始做明清风格的玉雕,他觉得明清风格的玉雕作品更神形兼备,生动传神。侯晓峰的玉雕天生带着一股北方玉雕的豪迈大气,又受苏帮玉雕的深远影响,作品散发着独特的风格魅力,精巧的设计,细线条的雕刻,同时又传达出粗犷阳刚的味道。

不经意间,侯晓峰在玉雕界有了“侯弥勒”的封号,不仅是因为他的长相与弥勒佛那张和蔼可亲、略显胖态的脸神似,更因为他擅长人物雕刻,其罗汉、弥勒一类的作品最受藏界青睐。

图为玉雕大师侯晓峰的作品《无忧笑佛》 侯晓峰说可能是自己雕的弥勒佛笑口常开、乐观向上的这样一种寓意吸引了大家,他说实际上自己的每件人物作品的面部表情,都带有那种很善良、很憨厚也很真诚的中国人的表情,正因如此,侯晓峰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视,包括人物的面部刻画、手势造型,服装配饰以及其他细小部分,和整体比例,每一件作品都力求做到有形、有神、有灵气。

侯晓峰的创作还在继续,禅心入妙境,用心做的东西总是美的。

那些玉雕作品在被时间和情感洗刷之后的温润古朴,使之看起来更显尊贵,也将创作者的内心凸显得自立沉着。前面的路尚且长远,山顶还在云深处,轻装上路,不拘一格。无可无不可,有为有不为,心里通透,便回转自如,颠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