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原文及翻译 致橡树作者舒婷简介

2017-1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舒婷,别号龚佩瑜,福建泉州人.中学结业后,到上杭县乡村劳作.1971年开端诗篇创造,1972年调到厦门进入工厂.做过泥水工.浆疆场.挡车工.统计员.焊锡工等.1

舒婷,别号龚佩瑜,福建泉州人。中学结业后,到上杭县乡村劳作。1971年开端诗篇创造,1972年调到厦门进入工厂、做过泥水工、浆疆场、挡车工、统计员、焊锡工等。1979年宣布处女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导致注视,获1970—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异新诗奖。

1980年调到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创造。[8] 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歌唱的鸢尾花》、《鼻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我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舒婷自个也供认:“10年来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总量现已远远超越诗篇。但是大多数读者只记住我写诗,常常把我的姓名等同于《致橡树》。”在《真水无香》一书中,她回想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造进程。

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协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那天黑夜,舒婷陪他漫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揭露谈喜爱女孩子是件斗胆的事。蔡其矫说,有美丽的女孩子,又没有才华;有才华的女孩子又不美丽;又美丽又有才华的女孩子,又很桀,他觉得找一个完美无瑕的女孩子很难。

舒婷说,其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人主义思维,男性与女人应当是对等的,所以,当天黑夜,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宣布时,才改作《致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