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萧军为什么分手 揭秘:萧红萧军分手的真实原因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萧红出身在一个地主家庭,8岁丧母.17岁时,家里将她许配给一户汪姓人家.萧红与表哥结伴去北平读高中.未婚夫汪恩甲的哥哥大为不满,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性格刚

萧红出身在一个地主家庭,8岁丧母。17岁时,家里将她许配给一户汪姓人家。萧红与表哥结伴去北平读高中。未婚夫汪恩甲的哥哥大为不满,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性格刚烈的萧红一气之下把大伯子告上了法院。为保全哥哥的名声,汪恩甲出庭作证,辩称解约是自己所为,害得萧红输了官司。

可半年之后萧红又原谅了汪恩甲,还怀上了他的骨肉。九一八后,汪恩甲突然人间蒸发,把已有身孕的萧红丢在哈尔滨的东兴顺旅馆里。此后,他一直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要萧陶说,十有八九应该是意外身亡了,要不然萧红成名后,他肯定会现身。孩子出生后,萧红无力抚养,便将他送人了。倘若他至今依然健在的话,也该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

萧红与萧军

汪恩甲的不辞而别让萧红觉得天要塌了,萧军的意外出现又让她绝处逢生。爱好文学的萧红对“三郎”的作品并不陌生,没想到眼前的萧军就是自己仰慕已久的三郎,便更有了好感。在她看来,萧军的到来好似上苍对她的眷顾。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过去她喜爱绘画,大概想做个画家。萧红取这个笔名也是为了萧军。萧红萧军就是“小小红军”的意思。他俩一起从哈尔滨到青岛,后来又去了上海、武汉及大西北,共同度过了刻骨铭心的六年。

到上海之后,两人的关系变得时好时坏。萧军脾气暴躁,爱打人。东北很多男人都有这毛病。让萧红无法接受的是萧军的不忠。萧军可能也误会了她跟鲁迅的关系。他俩没有婚姻的契约,可也不是说散就能散的。萧红一度非常苦恼,还去日本散心养病。拖到1938年,二萧才在西安正式分手,那时萧红已怀上别人的孩子。该来的迟早会来的。随后,萧军去了延安。

萧红与萧军

1938年,萧军第一次到延安时,毛泽东想见他。他开始竟然说:“不见了,我也只住上一两个星期就走”。1940年重返延安,他才扎下根来。鲁迅也是他的大旗。他逢人便说:“鲁迅是我的父辈,毛泽东只能算是我的大哥。”这样口无遮拦,遇上“反右”和文革自然难逃厄运,好在他熬过了那段艰难岁月。1988年,萧军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

端木蕻良比萧红小一岁。他本名叫做曹汉文,跟“端木”这个并不常见的复姓一点都不沾边。1937年,萧红萧军通过诗人蒋锡金在武汉结识同为东北作家的端木。蒋锡金后来回忆说,他们四人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同吃同住,关系融洽而随便。

端木身材瘦高,说话和声细语,文质彬彬,与萧军粗犷好强、豪放野气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几人争论问题时,端木总是站在萧红一边,让萧红渐渐地对他有了好感。她与端木从相识到结婚只有短短的7个月。不是爱情来得太快,而是萧红急于摆脱萧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萧红与萧军、黄源(萧军与黄源妻子有染)

有人指责端木是二萧之间的第三者。萧红对此做过澄清。她说:“是我在决定同三郎永远分开的时候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萧红的这番话除了告诉世人端木不是第三者外,还道出了她跟萧军分手的原因。

不过,萧陶判断他俩分手应该还有别的更重要的原因,只不过不便于说出口而已。萧军早有去延安的想法,而萧红不肯去。端木没啥想法,萧红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他俩才会走到一起。在那个年代,生活里的事在人生道路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与端木结婚后半年,萧红在四川江津产下一子,可却没能保住。1940年,她与端木从重庆去了香港。

萧红的雕像

丧子之痛,加上战乱,四处奔波让萧红的脾气越来越大。她对端木的不满也显露出来。端木虽为男人,但性格如同女人,而萧红却像个女汉子。端木自然驾驭不了萧红,而对暴风骤雨习以为常的萧红也很难适应端木的和风细雨与唯唯诺诺。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日军的炮火之中。也就在这一天萧红生命中的第四个男人骆宾基再一次地出现了。骆宾基小萧红6岁。在萧陶的印象中,骆宾基第一次见到萧红应该是在上海。他与萧红的弟弟要好。

萧红从日本归来时,骆宾基也去码头迎接。那年骆宾基刚20岁。别人向萧红介绍时称他为东北来的作家。两年前,他把长篇小说《边陲线上》的头两章寄给鲁迅。鲁迅重病在身,回信说一时恐难看稿。与萧红相比,骆宾基似乎有点生不逢时。

骆宾基打算随茅盾等人撤退到内地。临走前,他受萧红弟弟的委托前去看望萧红,并与端木一起把病重的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骆宾基惊呆了,端木突然消失了。萧红平静地对骆宾基说,(他)随人走了,不再来了!

萧红请求骆宾基留下来照顾她。后来,骆宾基著有《萧红小传》,里面详细记述了他陪伴萧红44天的经历。1942年1月22日,萧红告别了这个让她留恋不已的世界。临终前,她愤愤地写下: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死后,骆宾基与端木闹翻了。据说不是为了争夺萧红的情感归属,而是骆宾基认为端木不像个男人。端木的第二任妻子钟耀群看不过去,挺身为丈夫辩护。她在《端木与萧红》里说:“端木一直在外面为萧红张罗医疗费,寻找安全的地方。”端木是萧红唯一合法的丈夫,但萧红作品的版权全都给了别人。《生死场》给了萧军,散文集《商市街》归了她弟弟,《呼兰河传》给了骆宾基。是端木大度还是他心有愧疚?

电影《萧红》里的“萧红”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

解放后,端木蕻良研究起红学,著有长篇小说《曹雪芹》。1996年,他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骆宾基,文革前曾担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文革当中受到冲击。1974年,他被安置在北京市文史馆,从此对古文字学产生了兴趣,还出版过专著。1994年,他因病去世,时年77岁。

萧红的故事传了几代人,至今依然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还有人用它来赚大钱,这或许就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又一笔财富吧。萧红离世已近七十三年,别的当事人也已作古一二十年,再纠缠那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既没意义更没必要。

至于骆宾基与萧红二人究竟是姐弟恋,还是如骆宾基所说的“纯真深挚、为俗人永远不得理解”的姐弟之情其实也不重要了。即便是姐弟恋,那也是你情我愿的事。临走前,萧红遇上骆宾基实属不幸中的万幸。骆宾基也因为萧红而出了大名。

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女作家,萧红无疑是幸运的,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却是不幸的。她所经历的四个男人,让她记住的应该就是八个字:“抛弃,出轨,消失,依靠”。她前后生育过两次,一个送人一个夭折。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让她承受了足够多的痛苦却没能享受到人间的天伦之乐,这或许就是命运的捉弄。萧红属于那个时代的人,也只有那个年代才会出现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