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日本 贝聿铭作品:日本MIHO美术馆有感
右图:贝聿铭显色用四角锥创造出类似山峰或峡谷的形式.使该建筑与周边的群山融合在一起。四角锥的形体大量使用玻璃和钢结构(照片][MIHO美术馆宣传册)
在Gero yon Boehm(以下简称“波姆”)采访贝聿铭先生时,曾针对MItlo美术馆如何协调建筑与自然的过程提问道:“您是个对自然极为敏感的人.听说博物馆所在的山丘在您建设时突然消失了两年,您能讲一下其中有趣的故事吗?”贝先生回答说.
这个建筑设计由于日本《自然公园法》的限制使之大部分建筑物都在地下,因此问题就是如何在面积有限和地形制约的情况下建造大面积的地下建筑。解决上述问题有两个方法,第一就是往下挖,将建筑物建于其中.
但是该方案既贵又慢,而且还要面对地震的问题;第二个方法就是挖土并将建筑物建于其中,再将土盖上。由于当地政府同意第二个方法,并要求把挖走的土回填回来并必须种上与原来同样的树.因此,山丘消失后又原样修复.并使建筑与自然更有效地融合了。
从波姆对贝先生的采访中.他提及MIHO的设计灵感取材于日本江户时代的农舍。
而本项目的业主追求用纯天然的农耕方法来创造食物.并以山脚下的“信乐之乡”农场示范区与山谷中的MIHO美术馆相互呼应。该农场示范区中有两座200年历史的古代农舍,具有江户时代的风格,是业主特意从日本琵琶湖的东北处搬迁到这里的。
这两座古农舍注重的是建筑本身的实用性.而非装饰性,如从粗线条曲线的大梁到简洁质朴的墙壁和地板都可以体现出来,这古农舍所采用的屋顶是由茅草搭成.这些都说明了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它们与MIFt0美术馆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完全融于周围的自然风景之中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