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诗词写重庆
漫步沙坪坝街头,多次看见曾任昔日陪都时期国民政府监察部长的书法家于右任,为位于小龙坎的树人小学题写的校牌。虽然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那融篆、隶风格于草书的“树人小学”四字,既易于辨认而具大众化特色,同时又显示了这位书家参以魏碑笔意的粗犷豪放。
于右任不仅擅长于书法,而且擅写诗词。他在1930年11月于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中央全会上,被推选为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后来因日寇大举侵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于右任亦来陪都任职而在重庆生活了长达八年之久。因为长期以来亲自目睹许多国民政府官员极其腐败,所以他在陪都时期写的诗篇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比如他因弹劾孔祥熙贪污案而遭最高当局否决,由于义愤而辞职便躲在自己的歌乐山寓所(即位于歌乐山山洞的游龙山13号小园寓所)悄悄写下一首题为《浣溪沙·泪桐花》的词作:“歌乐山前云半遮,老鹰岩下日西斜,琴声隐隐起谁家?依旧小园迷燕子,几番风雨泪桐花,王孙芳草又天涯。
”诗歌描写国家命运虽然危在旦夕,但少数达官贵人却过着歌舞升平的享乐腐化生活。只知及时行乐的他们哪里知道那些受到伤害的花草也在为其悄悄落泪呢?
于右任还有一首题为《小园》的短诗,也抒发了作者对重庆故园的无限眷恋情怀。且看:“也荷苍苍授一鏖,与君同佃此山川。论诗杜老招嘉宾,圣贤多有草书传。独怜园小无余韵,夜夜惊心响杜鹃。”此诗表达作者虽然与国民政府官员一同居住在歌乐山上,但他却不与达官贵人同流合污。
于右任闲时爱与文朋诗友研习学术,所以常在自己住地接待嘉宾,然而这里却没有半点豪华物质享受,除了夜夜听见杜鹃啼血的哀鸣之外,其他还有什么呢?该诗在反映作者对重庆故居的眷恋情怀之外,还对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生活也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数十年来,于右任与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1938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于右任应邀为该报题写报头;以后汪精卫公开投降日寇,于右任不仅对此口诛笔伐,而且赞成将其永远开除出国民党。再后来,毛泽东从延安飞赴重庆谈判期间,还曾专程去拜访于右任。于亦设宴款待客人。
1949年4月20日,由于国民党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立刻发起渡江战役。国民政府最高当局为了撤往台湾,便强迫于右任从重庆飞抵台湾,而且还美其名曰“护送”。于右任为此哭笑不得,于是创作了五律《渝台机中》:“粤北万山苍,重经新战场,白云飞片片,野水接茫茫。
天意仰人意,他乡似故乡,高空莫回首,雷雨袭衡阳。”在作者看来,国民政府的失败是任何人也不能改变的“天意”,既如此,今后就只能把台湾当作自己的故乡了。诗歌结尾语义双关,既叙写作者在机窗看见大地雷雨滂沱,同时也影射飘摇动荡的政治风雨让人感到愁绪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