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赤萍生平 周赤萍将军的红色前半生:躺在担架上开始长征

2017-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14年,周赤萍出生在宜春县(现为袁州区)新坊乡高富岭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原名邹迪,家谱上的名字叫邹域九.高富岭山高地少,地瘠民贫,贫穷山民往往一年缺粮三四个月,以南瓜野菜糊口.遇到荒年,就要吃观音土了.周赤萍家即是这样.在周赤萍记忆里,16岁参加红军之前,他从来没有穿过鞋子.穿过棉衣,很少知道肉是什么味道.有一年春节,母亲把仅有的一只鸡杀了,家里找不到一粒盐,白水煮鸡,一人一口也吃得津津有味.1929年秋天,高富岭村组织了农会,建立了中共组织,并在邹家祠堂成立"宜春东南区苏维埃"

1914年,周赤萍出生在宜春县(现为袁州区)新坊乡高富岭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原名邹迪,家谱上的名字叫邹域九。高富岭山高地少,地瘠民贫,贫穷山民往往一年缺粮三四个月,以南瓜野菜糊口。遇到荒年,就要吃观音土了。

周赤萍家即是这样。在周赤萍记忆里,16岁参加红军之前,他从来没有穿过鞋子、穿过棉衣,很少知道肉是什么味道。有一年春节,母亲把仅有的一只鸡杀了,家里找不到一粒盐,白水煮鸡,一人一口也吃得津津有味。

1929年秋天,高富岭村组织了农会,建立了中共组织,并在邹家祠堂成立“宜春东南区苏维埃”,还成立了赤卫队,随后改称游击队,15岁的周赤萍报名参加。

1931年3月,江西红军要“扩红”进行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周赤萍报名参加了红军,从此走下了高富岭。离开家时,他将手里的3块银元给了母亲,告诉她:“我去参军了,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等回家以后你老了,我就养活你。”母亲说,你要早些回来,我在家里等你回来。有机会就给我写信免得我记挂。没有想到,周赤萍一去18年,再回故乡已是1949年冬天了。

伤得再重也不离开红军

周赤萍参军编入红军第二十军。这个军受“富田事变”牵累,只剩下两个满员的团,到夏天取消番号编入红四军,军长林彪。刚刚编入林彪麾下,第三次反“围剿”就开始了。第一次战斗就是惨烈的,一仗下来,红军全胜。但是周赤萍全班10余人,战后只剩下四五人。

周赤萍刚满17岁,个子矮小,身背的七九式步枪上了刺刀比他高出两寸。然而在兴国县的战斗中,他冲入敌阵,一人缴获两个大个子国民党兵的枪,受到首长表扬。

紧接着,在兴国高兴圩战斗中,周赤萍所在连队长途奔跑近20华里,一进入阵地就发起冲锋。接近敌人的时候,一颗手榴弹飞来炸响,弹片击中周赤萍前额,他应声倒下,马上被送进医疗队急救,所幸并无大碍。几天后他裹着满头绷带回到连队,才知道这次战斗伤亡不小,全连只剩下30多人,连排干部大部分牺牲了。周赤萍即被提拔为班长。

1932年大年初一,红四军一部在南康阻击广东开来的国民党军。周赤萍带领全班向敌人冲去,就在接近敌人准备拼刺刀的时候,突然一颗子弹打中周赤萍左臂,他当时觉得像是被大棒子狠狠一击,随即昏了过去。

他被送到红军医院。看到他伤势严重,医生本打算截肢,并做好了手术准备。但最后还是想尽办法保住了他的胳臂,然而左腕却扭动不便,留下终生残疾,当时定为二等残废。

1933年,红军准备第四次反“围剿”,出院转到休养所的周赤萍被找去谈话,要求二等残废以上伤员疏散回家。周赤萍早已把部队当成自己的家,他决心死也不离开部队。

为了证明自己伤情痊愈,他咬紧牙关,强忍疼痛,在领导面前拼命将受伤的左臂高高举起,与右手齐平。接着,他退还残废证和残废金,坚持说自己的残废等级评高了,他要回部队参加战斗。他的决心和举动使部队领导深深感动,领导拿过残废卡片在“二”字上加了一横,写成“三等残废”,这样周赤萍就继续留在红军了。

周赤萍归队后不久就升任排长,1933年4月任连指导员。在一次战斗中他左手再次负伤,伤愈后于10月间进入红军学校学习。他曾上过三年私塾,在学习中成绩相当突出,军事、政治各门功课均为优秀,平均分在90分以上,射击是3发子弹命中28环。

短期学习毕业后,周赤萍又进入中央党校红军团政委学习班深造。这个学校不久并入红军大学,校长是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在红军大学,周赤萍又一次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1934年6月学习结束,刚满20岁的周赤萍任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政委,立即投入到第五次反“围剿”战。在彭德怀军团长指挥下,全团1200多名指战员,在江西泰和城外迎敌,战斗极为残酷,国民党军3个师的兵力轮番进攻,全团伤亡过半,周赤萍在战斗中左手大拇指被流弹打掉一部分,仍坚持指挥。国民党军飞机轰炸直接命中团指挥所,周赤萍右腿负重伤,被抬下战场。后来,周赤萍躺在担架上开始了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