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太北与彭德怀 卫士长与彭德怀的故事
抗美援朝中的彭德怀
晚年的景希珍
跟随彭总十六春秋 山西亲人倾情讲述
2010年7月7日10时25分,原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生前卫士长景希珍老人因肺癌在北京301医院去世,享年80岁。伴随他离开的是一张年轻时与彭总的合影,老人生前曾表示,还想在天堂继续陪伴他的“彭老总”。
7月11日上午9时,景希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301医院西院举行,200余人前往与景老告别。在告别仪式上,原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原海军副司令员方强将军、原中纪委委员彭钢、左权将军女儿左太北等中央机关领导向景希珍敬献了花圈。
彭德怀元帅生前的秘书綦魁英、司机赵凤池、参谋王承光等被搀扶着,走向昔日战友的遗体,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的情景让人感慨不已。景希珍在山西的亲人和战友十多人也赶到与老人告别。
8月1日,又一个建军节到来之际,记者在晋中市榆次区见到了景希珍的姐姐景娇莲和她的儿子郭先生。在亲人们的脑海中,景希珍的音容笑貌仍如在目前,往事久久难以忘怀。
彭总称赞,“他们给我派了个好兵!”
1959年9月,彭总搬到北京郊外的吴家花园居住。
彭总在院子里开了许多块荒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瓜果……彭总在水塘边亲自丈量了一分地,作为试验田。这一分地土质很好,整得很平整,准备种小麦。我问他:“为什么刚好开一分地呢?”他说:“既然是试验,就得讲个科学,一分地容易计算产量。”
彭总把这块地深翻了一遍,每个土坷垃都敲得粉碎,还用手细细捏过。我说:“种庄稼都像您这样,一个人恐怕就只能种分把地!”……彭总把话说开了:“人家说要深翻我就深翻,说要多下肥我就多下肥,说要密植什么的,我都照着做。我把力气都用在这一分地里,看一亩地到底产多少斤。”
这一分地的小麦,长势一直很好。快收获的时候,彭总成天在地边守护着,不让麻雀去偷嘴。收打都很仔细,真正做到颗粒归“筐”,最后一过秤,九十来斤。彭总说:“一亩地才产八九百斤。就算我们下的工夫不够,加一倍,亩产两千斤,顶天了!”
这段选自小学语文教材《一分试验田》的文字,很多人都会感到亲切熟悉,这篇文章中的“我”正是文章的作者景希珍。
景希珍,山西洪洞县人,原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生前卫士长。1950年,景希珍赴抗美援朝前线,担任彭德怀警卫参谋。从此,他与彭德怀元帅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景希珍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1946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吕梁九分区五十六团担任班长、排长、参谋,先后参加过临汾战役、晋中战役以及解放太原的战斗,后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十九师五十六团,参加了解放甘肃天水等战斗,随后被组织上安排到教导团学习并任参谋,1949年底调入国防部办公厅。
1950年,景希珍被派往朝鲜,担任彭德怀的警卫参谋。彭总曾对他说:“看得出来,你是个老实的小伙子,他们给我派了个好兵!”
景希珍常和家人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作为彭德怀的警卫参谋,度过的那些难忘的日子。
有一段时间,彭总常到金日成那里去,路上要经过一条封锁线。封锁线上有一座大桥,桥周围是一片开阔地。彭总和警卫们几乎每次经过大桥,都会遇到敌机轰炸。轰炸时,离封锁线还很远,便能看到耀眼的照明弹排成一线,而志愿军的高射炮群也会隆隆地朝敌机射击。彭总和警卫们乘坐的汽车每次都是借着高射炮的掩护,飞也似地冲过桥头。
那时候,美军占有空中优势,防备敌机空袭是保护彭总的一项重要工作。有一次,志愿军司令部响起防空警报,景希珍急忙往彭总的小屋跑去,外面敌机扫射,炸弹就在身边炸响,但景希珍完全顾不上这些,他和其他同志一起,将还在聚精会神看文件的彭总护送进防空洞。
严守纪律,家人不知他是彭总卫士长
景希珍的姐姐景娇莲今年已88岁高龄,关于弟弟景希珍的话题,老人有着讲不完的故事,浓郁的洪洞口音,将时光带回到从前。
从朝鲜回国后,景希珍和另外两位同志做彭总的保卫工作。不久,彭总把景希珍叫到办公室说:“小景,部队要精简人员,我是军委负责人之一,精简嘛,应该从我这里开始,你们三个同志商量一下,留下一个人就可以了。”
因为景希珍在彭总身边工作的时间长,了解彭总的生活习惯,其他两个同志主张景希珍留下来。他们走后,彭总对景希珍说:“我们干革命工作,不能只想到自己,应该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这里精简了人,就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彭总十分关心景希珍,平时尽量减少他的工作量,还要求他好好学习文化。
景希珍时常和家人念叨,彭总用的一切开支都是自己付钱,从不到公家那里领。有一年,彭总一下子买了几百万元(旧币)的公债,说买公债是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国家建设。还号召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买公债。景希珍曾说:“首长心里想着国家,想着人民,我也得这样。”
作为彭德怀的卫士长,要遵守严格的纪律。老家的亲友们仅仅知道景希珍在北京工作,却不知道他具体做什么工作。有一年,他的父亲到北京探望他,因为工作要求,景希珍不能去火车站接父亲,更不敢将父亲接到自己的住所。后来,父亲才从别人那里知道,儿子是彭德怀的卫士长。
1959年7月中旬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为民请命,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意见未被接受,反而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彭德怀回到北京后,提出搬出中南海的要求。不久,他迁往西郊颐和园附近的挂甲屯吴家花园。
有一年,景娇莲到北京看望弟弟,因景希珍与彭总同在吴家花园居住,景希珍便陪同姐姐与彭总见了面。
景娇莲回忆,那时的彭总穿着普通的衣服,还带着补丁,但非常整洁。彭总喜欢干净,每天起床后,总要把屋里打扫一遍,衣服也是自己洗。后来,景娇莲才知道,彭总在搬到吴家花园之前,已经把元帅服、狐皮军大衣、几件军装、几枚勋章都上交给了党中央,后来还申请把负责自己生活的公务员也减掉了。
景娇莲注意到,彭总居住的院门外有几个穿警服的人,这让她有点紧张。原来,当时的保卫人员奉命对彭总加强控制监视,不准彭总随意离开吴家花园。彭总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被列为监视、审查对象。“他们是来看守我的,没事,你坐着吧。”彭总这样招呼景娇莲。
谈话当中,彭总指着墙上的毛主席画像对景娇莲说:“我们是湖南老乡。”景娇莲注意到,彭总将主席称作“老毛”。景娇莲以普通百姓的思维方式告诫彭总,可不敢再叫“老毛”了,叫毛主席好听。谈了一阵子,景娇莲告辞。当时正是冬天,彭总坚持要送她。彭总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和口罩,将景娇莲送到大门口,彭总握着景娇莲的手说:“再见!”看到人民爱戴的彭总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对待,景娇莲十分难过,喉咙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后来,彭总对景希珍说:“你姐姐不但敢说话,也有些政治头脑呀!”
不惧牵连,“保护彭总是我一辈子的任务!”
景希珍跟随彭总,在吴家花园一住就是7年。1965年底,景希珍一家又随担任大三线副总指挥的彭德怀前往四川成都工作。
景希珍生前回忆,彭总曾多次对他说:“小景,你不要在我这里工作了,你要求一下,到连队锻炼锻炼,或者去学校学习吧。在我这里会妨碍你以后的前程。”听彭总这样说,景希珍不由得落下泪来,他对彭总说:“我到您这里工作,是党组织派来的,只要组织上让我在这里,我愿意跟您一辈子。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跟着您的决心永不动摇。”
听了景希珍的话,彭总很感动:“能有你这样的好同志,我感到高兴。”
专案组曾要求景希珍交代彭总“里通外国”的问题。景希珍说,彭德怀访问欧洲8个国家,他不懂外语,与外宾交流全靠翻译。要搞什么“里通外国”不可能只凭翻译来实现,所以不存在这样的事。专案组威胁景希珍说,你这样的态度要考虑后果,景希珍这样回答:“彭德怀为国为民一片衷心,我问心无愧。”专案组抓不到把柄,彭总“里通外国”的事再没有提起过。
1966年,大字报一夜之间遍布成都的大街小巷。彭总要求去看大字报,景希珍和綦魁英(彭德怀秘书)不愿意也没法子,只好同意。一次,彭总正在西南局机关看大字报,戴着大口罩的彭总被群众认出来了。彭总面对惊奇的群众微笑着说:“你们可以看,我也可以看嘛。”害怕出事的景希珍和綦魁英拉着彭总就往人群外挤。想不到群众纷纷鼓掌,有人大声喊:“彭大将军多保重!”景希珍听着这些感人的呼声,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景希珍曾告诉家人,那时,影射攻击彭总的文章已经发表,想不到百姓们还这样热爱彭总。当时群众的呼声,亲切的问候,含泪的目光,让景希珍感动不已。
后来彭总被红卫兵揪上火车押往北京批斗,景希珍和綦魁英拼命挤上火车,想继续保护彭总。红卫兵拦住景希珍说:“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景希珍说:“彭总是我的首长,保护彭总是我一辈子的任务,这也是周总理给我的指示。”
彭总在车厢里见到他们时,既惊讶又感动,问他们来干什么。两人表示想继续到北京保护彭总。景希珍还带来了彭总喜欢的半导体收音机,彭总泪流满面,却坚决不同意他们的请求。火车就要开了,红卫兵将两人推下火车,景希珍和彭总就此分别,再没有见过面。
因彭德怀冤案受到牵连,景希珍被分配在四川工作,1970年开始担任四川省资阳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副部长、政委等职。
1978年12月,景希珍和綦魁英从成都乘飞机,护送彭总的骨灰到北京。1978年12月24日,党中央为彭德怀元帅举行了追悼会。看着彭总的骨灰盒与朱德总司令的骨灰盒放在了一起,景希珍感到了一种莫大的安慰。
景希珍的外甥郭先生介绍,景希珍于1979年春天调回北京,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检察院副检察长、总参政治部干休处政委等职务,1989年7月离休。离休后,景希珍一直致力于整理和撰写有关彭德怀元帅的回忆录和相关材料。他口述的两本著作《在彭总身边》《跟随彭总》都曾引起强烈反响。
景希珍的妻子也是山西洪洞县人,“文革”中受到红卫兵的殴打,患了精神分裂症,1985年去世。景希珍悉心照顾妻子整整18年。景希珍一生为人正直,三个儿女先后参加工作,都没沾过父亲的光。
2009年9月,景希珍喉部不适,送入医院检查后发现他喉中有肿瘤,癌细胞已转移至肺部,扩展成肺癌。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老人一直忙于电视剧《彭大将军》剧本的审校工作。还让人帮他赶紧录完《在彭总身边》的再版补充录音,老人说:“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跟随彭总十六春,元帅品德永在心。别样甘苦云烟去,赤胆忠心慰英魂。”郭先生用这首诗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同时,这也是景希珍老人磊落一生的写照。(图片由景希珍家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