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施绛年的爱情

2017-07-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戴望舒施绛年的爱情戴望舒遇到施绛年的时候,施绛年十八岁,施绛年是施蛰存的妹妹,施蛰存又是戴望舒好友.戴望舒在上海的时候寄居在施绛年家里,两人

戴望舒施绛年的爱情

戴望舒遇到施绛年的时候,施绛年十八岁,施绛年是施蛰存的妹妹,施蛰存又是戴望舒好友。戴望舒在上海的时候寄居在施绛年家里,两人日夜相见,戴望舒爱上了施绛年,施绛年成了戴望舒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

戴望舒照

戴望舒喜欢施绛年,一首接着一首的写表白诗歌,这样火热急切地追求让施绛年很是尴尬,她是一个从小被灌输淑女观念的女子,戴望舒对她的好感她只能笑而不答。正值火热期的戴望舒处处感觉撞上冰山,他有着一腔的爱意,奈何佳人无意。戴望舒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一样的冲动决绝,他选择了自杀。

施绛年懵了,她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女孩,虽然经历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她的教科书里从来没有关于遇到这种情况的解答方案。无论是基于同情还是被逼无奈,施绛年最终答应了戴望舒的求爱。戴望舒赶紧给在杭州的父母拍电报,让他们来上海提亲。施绛年的的父母起初极力反对,奈何局势已经无法掌控,勉强同意。

1931年,戴望舒和施绛年订婚了,施绛年心里还是没法接受,于是她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让戴望舒出国留学,并有稳定收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戴望舒去了法国,但是在法国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贫困,他给别人当翻译。但是只有一年,他便听见了施绛年移情别恋的传闻,他发了疯似的回国。施绛年承认了,戴望舒如坠冰湖,他看见施绛年的决绝,知道这段感情他没有挽回的余地了,甩了施绛年一个耳光,结束这一段本不该开始的感情。

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的传奇

穆丽娟是戴望舒的第二个女人,1935年,戴望舒从法国归来,他的初恋施绛年移情别恋,这让他承受了莫大的痛苦。为了能够让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好友穆时英将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了戴望舒,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不久成婚。

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合影

1935年4月,春暖花开,回到上海的戴望舒再也没法住在施蛰存家里了,他搬到了穆时英附近的公寓。对于戴望舒的感情遭遇,好友深表同情,为了能够让这个诗人从绝境中走出,穆时英很仗义的说:“你不要这样气馁,施蛰存有个妹妹,我也有啊,而且我妹妹穆丽娟比她还漂亮。”有了穆时英的牵线搭桥,戴望舒见到了穆丽娟。第一眼见到穆丽娟,他以为自己遇到了《雨巷》中的女子,像柔弱的丁香花。

当年冬季,两人在上海成婚,虽然戴望舒比穆丽娟大了十三岁,但是穆丽娟仍然爱上了戴望舒,并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由于时局变化,两人不得不到了香港避难。

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在香港住在林泉居,依山而建,鸟语花香,恩爱的一家人本应惬意栖息。戴望舒请了两个保姆,一个带孩子,一个做饭,他和穆丽娟学学英语,看看电影,办办沙龙,让林泉居成为当时香港文人的聚集地。但是这个让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却没有继续走下去,根源就是戴望舒是一个沉浸在诗文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过问家中事,与穆丽娟的交流也很少。因为戴望舒扣了穆时英的奔丧电报,穆丽娟一气之下回上海,带着女儿,离开了性格不合适的丈夫,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最终离婚。

戴望舒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戴望舒生活在战争动荡的年代,这也是一个诗人最具激情的年代。戴望舒看着故土山河被日寇的铁蹄凌虐,内心激愤不已,他创作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用笔来讨伐日寇的侵略行为,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坚贞不屈。下面来看看戴望舒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从虚实结合着手,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被日寇侵略过的沦陷区无比黑暗的现实状况,能够看出戴望舒对于国家时局和祖国命运的关注。另一方面需写“希望”,在沦陷区相反的地方,就是解放区,那里的春光明媚,充满希望,是“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戴望舒出狱不久,1939年戴望舒带着全家逃到香港,但是香港并非一片乐土,这里的日本侵略者活动依然猖獗,1941年,香港投降,这意味着香港也成了沦陷区,而由于戴望舒是一个爱国诗人,曾经在报纸杂志上大肆描绘反日诗词被捕,不过通过《我用残损的手掌》可以看出,戴望舒宁可玉石俱损也不愿做亡国奴。

《我用残损的手掌》文章讲的是完整和残缺都有美的存在,即使是一片树叶一个山丘,都有一个对称和谐的外形,人体结构也是一样,所以才会美,但是风吹坏了树叶,洪水侵蚀了建筑,一旦遭到外力侵害,美好的事物就会荡然无存,但是正由于这种残缺存在,才会让人们无限的追求“完美”。因为残缺,会让人们对于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惋惜,会让人们感到“质感”的分量。

这就是戴望舒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与情感的寄托。

戴望舒生平简介

戴望舒,汉族,又叫海山,生于1905,死于1950,卒45岁,生日11月15日。浙江杭州人,名承,又有笔名,信芳,思江等。他是近代诗人,象征主义代表家。

戴望舒照

戴望舒是职业诗人,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毕业于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戴望舒一生发表诗文无数,与鸳鸯蝴蝶派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在刊物上刊登了《债》、《卖艺童子》、《母爱》三篇小说,结实了杜衡、张天翼等意气相投,几人年轻气盛,风华正茂,希望成立一个以文会友的圣地,那就是后来的《兰友》三月刊,这个文学小团体就是“兰社”。

戴望舒的代表作有《雨巷》《我的记忆》等。戴望舒从小就喜欢古典文化,他入学开始便喜欢阅读古典说部和中外童话故事,1919年考入宗文中学。1923年考到了上海大学,主修中文。他的老师是著名文学家田汉,在田汉的教导下参加革命斗争。但是随着战争的来临,上海大学被封之后,他转到了复旦大学学习法语。1927年发表《雨巷》,这一年,他和施蛰存、杜衡、冯雪峰等人创办了《文学工厂》并在1932年担任《现代》杂志编辑一职。

戴望舒曾经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读书。但是由于戴望舒在中法大学学习期间,经常不交作业,不按时上课,年终考试缺席,校方查问之后才知道他跑到了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游行,后来被西班牙警方逮捕移交法国警方,法国警方通知中法大学,当即被开除学籍,回国之后继续从事杂志月刊编辑。

戴望舒作品《雨巷》欣赏

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就是《雨巷》,《雨巷》写于1927年,当时正是经历过4.12大屠杀,整个国家笼罩着血腥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当时只有二十二岁,他用《雨巷》表达了自己对于黑暗现实和幻灭理想的愤怒,但是同时又充满了失望和彷徨。

戴望舒《雨巷》

戴望舒作品《雨巷》蕴藏着古典诗文的委婉,风格清丽,有中国古典文风和法国诗歌派融合。他这戴望舒早期诗文风格的缩影,《雨巷》既朦胧又现实,虚实结合,无限的忧愁和哀伤。《雨巷》开头讲的是一个人撑着一柄油纸伞,在空旷的寂寥的雨巷徘徊,希望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女子,这个女子是他追寻的“希望”,漫长的巷子被烟雨笼罩,没有尽头,象征着诗人处在一个彷徨的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环境被各种东西笼罩,看不清明。

戴望舒作品《雨巷》写的是戴望舒对人生理想和爱情理念的追求,“丁香”白色或者是紫色,无论怎么样都是秀气不轻佻,经常被诗文中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男子为兰草女子为丁香。丁香这个意向就是哀愁高洁美丽的象征。然而这个“丁香”一样的女子却在彷徨,他在等什么呢?是等一个如意郎君还是在对谁怀有怨念。《雨巷》读着读着,才知道这个“女子”就是戴望舒自己的缩影,她是理想追求的化身,是一种隐蔽的灵魂宣泄。整首诗文像一个童话故事,朦胧而美好。

戴望舒有什么感情经历

戴望舒一生有三个女人,施绛年、穆丽娟、杨静。但是在这三段感情经历当中,戴望舒都失败了,他的文学成就有多高,情感失败就有多深。他没有学会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差别,这让他命运多舛的一生看见曙光又急剧陨落。

戴望舒照

诗人卞之琳曾经说:“戴望舒年纪轻轻便悍然离世,旧的社会制度让他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才能发挥最大,眼见着新社会要出现了,戴望舒却走了。”戴望舒的感情经历不也是这个样子么,时机到了人未到,人到了,时机已过。

一场本来就不对等的初恋让戴望舒错误地以为自己的执念就是爱情,爱情是双方相互的,性格不合适就不要强求,他用自杀换来的爱情不是真的,只是自我的心理安慰。但是戴望舒的诗人心是无比脆弱的,初恋的感情经历让戴望舒如坠深渊,他遇到穆丽娟的时候,心里何尝不是抱着用新的感情忘记旧的感情的想法。这种想法一开始就是错的,戴望舒和穆丽娟之间的年纪差异是导致感情失败的很大因素,但是戴望舒没有吸取教训,仍然选择了和杨静在一起。于是戴望舒和施绛年结束了,和穆丽娟结束了,和杨静结束了。

戴望舒是一个性格柔软,多愁善感的人,他对感情的要求是完美,常常沉浸在意淫出来的世界,从他的诗文能够看出他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浪漫的人,让三个女人都离他而去,也许正是因为他对爱执着,才会让戴望舒的感情经历无比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