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珏究竟多美能让鲁迅迷恋

2017-08-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曾流行过一句话:马裕藻对北大有啥贡献?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北大生了个漂亮的女儿.马珏有多漂亮?马裕藻一位学外语的朋友曾这样赞美:"像大理石雕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曾流行过一句话:马裕藻对北大有啥贡献?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北大生了个漂亮的女儿。马珏有多漂亮?马裕藻一位学外语的朋友曾这样赞美:“像大理石雕出的那么美!”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马珏也是“女神”级的美女。据说马珏在北大读书时,每天收到十几封情书,甚至有装订成本的。

马珏

鲁迅对马珏很是关爱,每出新书必送马珏一本,直至马珏结婚,以致这些年来网上流传不少关于鲁迅与北大校花马珏的八卦文章。最后,这位出自北大的才女、美女却“出人意料”地嫁给了天津海关职员杨观保,一些小报甚至以“北大校花下嫁天津海关职员”为题进行报道,一时引发轰动和热议。

马珏晚年在《女儿当自强》一文中,这么回忆着:“鲁迅先生一度在北大任教,与我父亲是同事,他们性格相投,过从甚密。鲁迅先生经常来我家做客,与父亲一谈就是半天。”在1925年间,年仅十五岁的马珏写下了《初次见鲁迅先生》一文,刊登于1926年3月的《孔德学校旬刊》上,那是马珏所就读的学校刊物。

马珏

马珏晚年回忆道:“不久,鲁迅先生来孔德学校,读到那期《孔德旬刊》,我没想到,先生看到我那篇小文章后,十分高兴。他夸我写得好,说我写的都是实话。后来先生把它收进了他亲自编选的《鲁迅著作及其他》一书中。他还送书给我。过了几天,父亲还带我去八道湾鲁迅家去玩。从那时起,鲁迅先生到我家,常问起我;如果我在,便和我说几句话。我们还多次通信。我向鲁迅先生请教的信和鲁迅先生的回信自1926年元月3日至1932年12月15日,通信持续六七年之久。

1926年元月3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夜,得马珏小姐信。’这封信是我对元月一日先生寄赠《痴华鬘》一书的道谢信,信中也表达了对先生敬慕和渴望指教的热烈愿望。鲁迅先生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几乎每信都回。非常令人痛惜的是我珍藏的那些鲁迅的亲笔信,在30年代初白色恐怖中被烧毁了。”

马珏长得非常漂亮,在北大被称为“校花”。

1932年11月13日鲁迅从上海返回北京探视母病,马氏父女曾来看他,鲁迅铭感之,他在11月20日给许广平的信就说:“这种老朋友的态度,在上海势利之邦是看不见的。”据说,《鲁迅日记》中记有马珏者,共有五十三次之多,其中马珏给鲁迅信有二十八封,而鲁迅回信有十三封,另有送书。

马珏结婚照

1933年3月13日鲁迅在上海“得幼渔告其女珏结婚柬”。马珏嫁给天津海关职员杨观保,在当时又是一件盛事,《北洋画报》还刊登了他们的结婚照。据说杨观保与马珏相识已久,他对马珏颇为忠恳,每星期返北京一次,经过长期交往,终获佳人芳心。

然而,马珏结婚之后,这一切突然发生了变化。1933年3月13日,鲁迅在上海得到了马珏结婚的消息。他在当天的日记上简短地记上了这样一句话:“得幼渔告其女珏结婚柬。”

3月25日鲁迅在给台静农的信中说:“今日寄上《萧伯纳在上海》六本,请分送霁(李霁野)、常(常惠)、魏(魏建功)、沈(沈观,沈兼士的儿子),还有一本,那时是拟送马珏的,此刻才想到她已结婚,别人常去送书,似乎不太好,由兄自由处置送给别人罢。《一天的工作》不久可以出版,当仍寄六本,办法同上,但一本则仍送马小姐,因为那上本是已经送给了她的。倘住址不明,我想,可以托幼渔先生转交。”关于这点,李霁野是这样说的:“一次送书给我们时,他托我们代送一本给她,我谈到她已经结婚了,先生随即认真地说,那就不必再送了。”

鲁迅

鲁迅怅然若失的心情溢于言表,曼妙浪漫的故事戛然而止。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扼杀了鲁迅的如火激情,还是落花流水的萧瑟窒息了鲁迅的憧憬?人们不得而知。人们所知道的是,按照马裕藻为女儿们设计的人生蓝图,这样的结果实在是情理之中的。

马珏被尊为北大校花,马氏一门与北大的渊源也很深。其父音韵学家马裕藻与章太炎、蔡元培交情甚笃,是北大著名的教授,马珏的女儿与女婿在在北大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