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郁达夫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记载,1945年8月29日晚郁达夫神秘的失踪。9月17日,联军当局证实郁达夫已遭日本宪兵的残忍杀害。关于郁达夫之死有很多疑点,至今仍被世人猜测。那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世人对郁达夫之死的众多猜测。
郁达夫照片
一说是,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所杀害。这几位日本宪兵无恶不作,他们奉命将郁达夫绑架之后,担心郁达夫会向上级反映他们丑陋的行径,于是便将郁达夫杀死。关于郁达夫之死还有一说是,郁达夫可能被印尼独立军所杀害。日军投降后,很多印尼共产党人开始大规模地抓捕日军。由于郁达夫曾经担任过日本军的翻译,所以他们误认为郁达夫和日军有着密切的联系。29日晚上时,郁达夫可能被印尼人叫了出去,随即便遭到了杀害。关于郁达夫之死还有一说是,郁达夫因身份比较特殊,华侨朋友为了保障郁达夫的生命安全,便将他秘密的转移。当时社会形势比较复杂,郁达夫在转移途中可能出现了意外。
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是,联军当局从日本战犯处得知郁达夫于1945年9月17日遭到了日本宪兵的枪杀。而与郁达夫一同遭到枪杀的还有几名欧洲人,他们将郁达夫等人杀害后,将尸骨埋于丹戎革岱。后来,有研究者翻阅棉兰法庭关于日本人的口供,但是都没有找到有关郁达夫的丝毫线索,翻遍整个东南亚也未找到郁达夫等人的骨骸。所以关于郁达夫之死的这一说法,也没有得到证实。
郁达夫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郁达夫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很多的文学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故都的秋》。郁达夫小说创作共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那我们就从郁达夫小说中来分析郁达夫小说的特点吧!
郁达夫《沉沦》
郁达夫小说呈现强烈的士大夫情节,面对社会时态,郁达夫敢于呐喊出自己的心声。除此之外,郁达夫小说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叙传记的方式,讲诉了自己的所见所观所感,代表小说作品有《迟桂花》。在《迟桂花》中郁达夫运用了大量内心独白来讲述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郁达夫的情绪、思想、性格等各个方面。在世事的压抑下,郁达夫以自己为例,向读者展示了生活在旧社会压迫之下新青年们苦闷和困顿的内心。郁达夫小说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对性欲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小说作品中的性欲色彩,通常被看做是具有抨击封建礼教的精神。
比如郁达夫早期小说作品《沉沦》以一位性苦闷的留学生为主角,通过讲诉男主人公在受到精神和生理双重压迫下,内心极度苦闷之情。虽然郁达夫在《沉沦》一书中,运用了大量露骨的词汇来描述男主人公的性爱历程。但是,和一般追求感官刺激的书籍不同的是,郁达夫借男主人公表现出社会的黑暗,以及中国正遭遇侵略的悲惨命运。郁达夫旨在通过此书唤起青年朋友参与爱国救亡运动的决心。
郁达夫散文特点是什么
有人曾对郁达夫散文作出如此评价:“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曾经学过郁达夫散文代表作《故都的秋》,整篇文章流露出的伤感悲秋之情,让人不禁感叹韶华易逝,万事骤变的沧桑感。从《故都的秋》便可分析出郁达夫散文特点,以加深读者对郁达夫散文的认知。
故都的秋画像
首先,郁达夫的散文非常讲究词语的选用和修饰,从言词表达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比如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全文大约1500度字,但郁达夫用了42个“秋”字展现了故都秋天萧瑟、悲凉之景,全文透过“秋”字,让读者感受到了郁达夫消极的人生状态。在《《闽游滴沥之二》中,郁达夫用“绿”、“曲”和“静”三字,描写了闽江秀丽、壮阔的景象,进而将闽江无与伦比的美丽展示给了读者。
除此之外,郁达夫散文特点还有善用落错等手段,使文章产生一种和谐流畅的节奏感。在《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一文中,郁达夫用长短句相错的形式,使文章产生舒缓而又跌宕的节奏。当读到这篇文章时,不自然地会被文章的美感所吸引,让读者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郁达夫散文特点还具有忧郁感伤的情感基调,其中主要体现在颓废和憎恨上。在郁达夫看来,生活充满了无味和死板,自己生活在乱世之中,根本既然无法实现伟大地抱负,那么就干脆自我放纵。
郁达夫与王映霞是什么关系
王映霞是郁达夫第二任妻子,郁达夫和王映霞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后来,因两人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最终形同陌路。王映霞长相美丽并有浓厚的国学素养,在她二十岁时,嫁给了郁达夫,此时郁达夫已经三十二岁。
郁达夫与王映霞
俩人的婚礼非常轰动,郁达夫与王映霞无疑是世人心中的佳偶代表。郁达夫与王映霞婚后非常相爱,有着浪漫气息的郁达夫经常给王映霞写情书,让王映霞沉醉在这段婚姻中。婚后的王映霞非常温柔贤淑,她每天为郁达夫的三餐而绞尽脑汁。郁达夫曾以“日记九种”的形式将自己对王映霞的爱意呈现在报刊上,让世人都知道王映霞的贤惠与美丽。
不久后,郁达夫与王映霞第一个儿子出生了,更加坚固了俩人的感情。郁达夫与王映霞五年甜蜜恩爱的生活在1933年时戛然而止。1933年,郁达夫带着全家从上海迁移至杭州,杭州恰好是王映霞的故乡,王映霞回到家乡后,热衷于朋友交往,慢慢地忽视了家庭。
随后,戴笠不断地给王映霞写求爱信,让王映霞的心摇摆不定。后来,王映霞将孩子托付给母亲照顾,自己盛装出席各种交际场所,而远在福州的郁达夫根本没有察觉妻子的异样。郁达夫为了斩断王映霞与戴笠的联系,他带着王映霞迁移至武汉。1938年,郁达夫将王映霞带往新加坡,俩人经常为琐碎之事大吵大闹。1940年,王映霞独自离开新加坡,此后郁达夫和王映霞结束了婚姻生活。
郁达夫子女有几个
郁达夫子女共有十一人,其中与孙荃共育四位子女,曾有一个孩子早夭;郁达夫与王映霞共育有五个子女,后来两个孩子早夭;郁达夫和何丽有共育有两个孩子。总结来看,郁达夫子女共有八人存活。郁达夫长女名为郁黎民,是郁达夫和第一任妻子孙荃所生的孩子。
郁达夫长女郁黎民
郁黎民生于1925年,一直由母亲孙荃抚养长大。从感情上来说,郁黎民更加偏爱母亲一些。随着年龄逐渐增加,郁黎民也理解了父亲的思想和行为,随后郁黎民曾发表过文章表达出自己对父亲郁达夫的缅怀之情。后来郁黎民在湖南桂阳担任一名教师,过着平淡朴实的生活。王映霞和郁达夫共育有五个孩子,因两个孩子早夭,健在的只有三名,分别是郁飞、郁云和郁荀。
1938年,郁飞曾和父母一同到新加坡生活,当时郁飞11岁。不久之后,王映霞和郁达夫提出离婚,王映霞便只身一人返回中国。此后,郁达夫和郁飞一起在新加坡生活了三年。因新加坡发生了战乱,郁达夫决定把郁飞送回中国。郁达夫本想将郁飞托付给在昆明高校任教的沈从文,他担心郁飞前去给沈从文造成经济上的窘境,便把郁飞托付给了重庆行政院秘书长陈仪代为抚养,陈仪谨记好友的重托将郁飞抚养长大。1949年,郁飞从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来郁飞被划为“右派”,过了二十年牢狱生活。如今,郁飞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并在浙江文艺出版社担任副审编一职。
郁达夫的爱情是怎么样的
郁达夫是位极富浪漫主义的文学家,他大多的文学作品,都以爱情为创作线索。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便可得知,郁达夫的爱情经历与文字互为一体,成为郁达夫文字创作的来源。纵观郁达夫的一生,他有过多段感情经历,郁达夫的爱情或甜蜜、或曲折,对郁达夫而言,每段感情都让他沉醉于其中难以自拔。
王映霞
郁达夫与挚爱王映霞离婚之后,独自在新加坡生活。当时,郁达夫认识了博学多才的李小瑛,此时李小瑛26岁,是一名守活寡的妇人。郁达夫因刚离婚不久,他和李小瑛便产生了很多共鸣话题。李小瑛得知郁达夫生活窘迫,便介绍他当《华侨周报》的主编。郁达夫得知李小瑛租房困难后,便让李小瑛搬入搬入他家书房居住。此时,和郁达夫同住的还有儿子郁飞。郁达夫和李小瑛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俩人被彼此吸引,迅速地坠入爱河之中,李小瑛也搬入郁达夫卧室,和郁达夫开始了同居生活。郁飞得知后,强烈的反对郁达夫和李小瑛的结合,所以郁达夫也没有快速地和李小瑛结婚。
后来,新加坡爆发危机,郁达夫托人将郁飞送回中国。1941年时,李小瑛不舍得搬出了郁达夫家,俩人依依不舍地进行了道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小瑛前往爪哇岛生活,而郁达夫前往苏门答腊躲避日本宪兵的追杀。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岛创作了著名的《乱离杂诗》,其中有七首诗歌,都是郁达夫为李小瑛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