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理学思想鼻祖周敦颐的代表作欣赏

2017-09-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周敦颐世称什么周敦颐世称什么,指的是世人对周敦颐的敬称.大家都知道周敦颐的世称是"濂溪先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呢?周敦颐图片说起周敦颐我们更多的是想到他的

周敦颐世称什么

周敦颐世称什么,指的是世人对周敦颐的敬称。大家都知道周敦颐的世称是“濂溪先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呢?

周敦颐图片

说起周敦颐我们更多的是想到他的爱莲说,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是中国古代理学的创始人。他从小聪明好学,长大之后顺理成章的当上了朝廷命官员。在为官方面他总都是清正廉洁,积极地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来不冤枉一个好人,但是也从来不放过一个坏人,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称他叫做“濂溪先生”。

周敦颐世称什么?濂溪先生。事实上这么称呼他有两个原因,第一周敦颐是湖南人,在湖南的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地方叫做濂溪因此人们称呼他为濂溪先生,第二个原因还有些人认为,从字面意思来讲其实很好理解,濂字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清正廉洁的意思,因为周敦颐在当官员的时候非常清正廉洁,总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名为百姓纳福的好官,他从小生活在官宦家庭,可能见惯了官场的昏暗与不堪,所以对他所向往的官场生涯有些许失望。正因为这样他才更要为百姓取得更多的利益,让社会和谐,也就不辜负世人对他濂溪先生的称号了。

濂溪先生周敦颐虽然生在湖南但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江西的庐山度过的,他所建立的濂溪书院也是位于芦山地区,之所以取名为濂溪书院,我想这和人们对于他的世称“濂溪先生”离不开关系。所以说关于周敦颐世称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涵盖了周敦颐的性格和后世人对他的景仰。

周敦颐爱莲说

说起周敦颐我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他所写的爱莲说,但是关于他的实际还不仅仅只有这些,事实上他还是中国理学的创始人,在中国的哲学史上,他的理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周敦颐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学习,那时候就是小孩子们的学习榜样,人们都说他长大了一定是个很有出息的人。

周敦颐爱莲说图片

周敦颐爱莲说实际上是一篇散文,但是很多人潜意识里都觉得爱莲说是一篇诗词。其中他表达了自己对莲花的敬仰和热爱之情,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了周敦颐对莲花的喜爱以及对莲花生长环境的描述和莲花外形上的叙述,下一部分则主要是叙述了作者周敦颐想要通过莲花的气质来托物言志,他分别评论了菊花牡丹花和莲花,就是希望由此来烘托出莲花的出淤泥不染濯清莲不妖的高尚品质。

周敦颐爱莲说现在被百姓拿来描述政治官场上那些不和世人同流合污为官清廉的为人名服务的好官,时间上周敦颐自己也是这样一名政府官员,但是诗中所写的那些关于莲花的优秀品质大概只能算是周敦颐的一种美好愿望,他做官的时候非常正直,什么事情都为老百姓着想,也为很多的冤案翻案,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了。他晚年的时候就开始居住在庐山上颐养天年了,这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淡泊明志的方法。周敦颐也将他爱莲说中所写的东西贯彻到底了。

周敦颐名言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在学习前人思想了著作上,提出了很多新问题。他著有《通书》和《爱莲说》等作品,其中将自己的见解融于其中,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发展。《通书》一文中,“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这些便是周敦颐名言之一。

周敦颐《爱莲说》欣赏

这些体现了周敦颐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后来,这句话深受哲学学者的推崇,周敦颐并没有将运动和静止完全地割裂,他认为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以参照物来说,或许肉眼看见世间万物是静止的状态,事实上,它是运动和变化的,它遵循着自己的规律而来,日复一日地变化着。

除此之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出自于周敦颐所作《爱莲说》一文,周敦颐描述了自己喜欢白莲的理由,则是出淤泥而不染。即使白莲生长在池塘的淤泥之中,但是它的花朵美丽洁白。盛夏时节,发出清幽的香味,让人心情愉悦。周敦颐以“莲花”自喻,表达出自己高洁、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千百年来,这句话深受后人的推崇,文人墨客纷纷以此为座右铭,表达出自己高尚的人格节操。

周敦颐的诗

周敦颐是位学识渊博的理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但开创了宋明理学,在诗词文学领域上也有不俗的建树。根据资料显示,周敦颐一生共有34篇诗词。周敦颐游历四方时,将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诗篇。代表作品有《题春晚》、《江上别石郎中》、《牧童》等。

周敦颐作品欣赏

《题春晚》是周敦颐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题春晚》全诗内容为:“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题目中,“春晚”两字代表暮春晚景,这首诗歌写于公元1071年,诗人在一个暮春傍晚,看着乡间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色,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歌。

诗人在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即夕阳西下的乡间。落日余晖洒向大地仿佛给万物镀上了一层金色,柴门遮掩着,挡住了西沉的阳光。远处的林子沙沙作响,原来是乌鸦归家了,苍茫的夜色中,只能远远看见几只鸟在林中飞来飞去。诗人此时站在栏杆处,遥望乡间小路的尽头,发现一位樵夫正担着木柴回家。可以想象诗人描绘的这幅乡间生活画面充满了意境美和静谧美。诗人通过描写柴门落花、乌鸦归家、诗人远观与樵夫归家四幅画面,展现了乡间生活的安逸与舒适。周敦颐采用了由近到远、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表现出诗人喜爱恬淡的乡间生活,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