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潭秋简历 珞珈学院举行参观陈潭秋故居与黄冈历史遗迹党日活动
——珞珈学院举行参观陈潭秋故居与黄冈历史遗迹党日活动
(通讯员:姚玉萍、吴婧 摄影:胡飞帆)2010年6月10日,久雨初晴,清风和丽。珞珈学院党委办公室、系教研室党总支、机关党支部联合组织开展了一次“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党日活动,上午8时,38名新老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踏上了此次黄冈之旅。
黄冈,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既有古代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书辞赋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又有现代数百英烈抛头颅洒热血功垂千史的不朽诗篇。几千年来,黄冈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明代医圣李时珍,著名学者胡风,经济学家王亚南,爱国诗人、民主斗士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地质学家李四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陈潭秋、李先念等著名人物,都出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上午10时30分,我们驱车来到位于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的陈潭秋故居。陈潭秋故居是一处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宁静民宅,1896年1月4日,陈潭秋就诞生在这里。陈潭秋是我党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6年陈潭秋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191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20年,与董必武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武汉星期评论》等刊物。 1942 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1943年9月在乌鲁木齐被秘密杀害。
在陈潭秋故居里办有《陈潭秋生平展览》,有照片 260 余幅,展出文物 50 余件,史料百余份。在这里,陈潭秋烈士简陋的生活环境及朴素的生活习惯,以及他数十载风云事迹尽入眼帘。
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催人泪下的遗物,我们无不为他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浩然的革命正气所折服。“丹心贯日月,风范昭后人”。陈潭秋烈士的精神将成为一份跨越时空的追忆和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期继续奋斗,不断前进。
根据湖北省委的统一安排,珞珈学院与陈策楼镇的汪家学村结成“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在黄州区委组织部和陈策楼镇党委的支持下,珞珈学院已将陈潭秋故居作为党员实践活动基地。我们把准备好的花篮敬献在烈士灵前,并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随后,我们来到陈潭秋烈士的塑像前,面对党旗,举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
中午,在陈策楼镇政府会议室,陈策楼镇党委书记罗京平向我们介绍了该镇悠久的历史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院党委书记许永健向大家介绍了“结对共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双方均表示,要按照省委的要求,把结对共建工作推向深入。陈策楼镇副镇长樊晓晖、汪家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等当地领导一同参加了我们的活动。
下午,我们来到东坡赤壁。900余年前,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被谪贬黄州,在此四年,留下了举世闻名的一词二赋。词为《念奴娇·赤壁怀古》,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黄州赤壁因此而成为举世闻名的人文景点。赤壁在黄州古城之外,古城古门,青砖红石,使人顿生思古之幽情。
古赤壁如今已辟为公园,原来的赤壁则成为园中之园。公园里矗立着苏轼的雕像,高大的大理石基座上,一代文豪衣袂飘飘,两眼凝望着滚滚长江。雕像神形兼备,与高高的黄州古城交相辉映。
进入公园大门,只见红岩高耸,竹木葱郁;拾级而上,再经过一座古门,便是闻名遐迩的东坡赤壁了。它背靠群山一脉,面对滔滔长江,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登高远眺,江山如画,尽收眼底。驻足二赋堂、留仙阁、挹爽楼、坡仙亭、酹江亭、碑阁、栖霞楼等古迹遗址,赏辞观赋,吟诵有声;红墙绿树下,亭榭楼阁边,处处留下笑容灿烂的倩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00多年的沧海桑田不断变幻,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却是永恒的;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而苏轼在赤壁的抒情,却让我们永远怀念。
黄冈之行,缅怀革命先烈遗志,激励革命豪情,观赏历史胜迹,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