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霖马本斋 马晓霖:日本逞强:中国如何破其“文攻武卫”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14日上午,3艘中国海警船驶入钓鱼岛附近水域,航行约1个半小时后退至毗连区。共同社称,这是今年中国公务船第10次驶入钓鱼岛附近水域,上一次发生在本月6日。观察家认为,中国海警船8天内两次巡航钓鱼岛,既是对中国主权的明确宣示,更是对日本强势介入南海争端对华“文攻武卫”的直接回应。
4月11日,日本做东的广岛七国集团外长会议不顾中国事先警告和反对,在会后公报中涉及南海争端,不点名地指责中国激化事态,声称反对任何可能改变现状的“恐吓性、强制性或单方面挑衅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对G7外长声明表示不满,并召见G7成员驻华使节交涉。作为此事幕后推手的日本态度强硬,其官房长官菅义伟次日对媒体称,外长声明是“G7共识,希望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给予重视”。
虽然中国一再重申域外国家不要介入南海争端,但是,日本借助美国的撑腰和推动,如愿以偿地将欧洲5国也拉入对华施压的舆论阵营,不仅激化了南海争端,而且给中国与欧洲大国稳定的政治经济关系打入不和谐的新“楔子”。考虑到这次外长会议是5月伊势志摩G7峰会的预备与前奏,这预示着更大的对华干扰和压力将接踵而至。
这是继3月底日本新安保法案付诸实施后,日本对华发起的最新一轮遏制。此轮攻势,日本已不止步于炒作南海问题对华进行“文攻”,而且以前所有未有的力度向南海调兵遣将进行“武卫”,以进一步的行动紧紧追随美国,伙同南海争端国家,构筑遏制中国的海上军事同盟,呈现出咄咄逼人的不善甚至敌意。
4月12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有明”号和“濑户雾”护卫舰停靠越南金兰湾,首开日本军舰进驻这一敏感港口的历史记录,日本防卫相中谷元去年11月访问金兰湾时与越南勾兑的军事合作意向已变为既成事实。日本《读卖新闻》称,这一标志性军事动向,表面上是在友好交流,但透露出针对中国的真实用意。
同日,海上自卫队大型护卫舰——直升机航母“伊势”号参加印尼海军在巴东海域举行的观舰仪式,这也是该舰首次穿越南海。此后,该舰将参加日美等国开展的联合搜救演习,并随后访问菲律宾苏比克湾,参与东盟成员海上武装力量的训练。
分析家们认为,这也是苏比克湾正式重新向美军开放前,日本军舰为美军打前站的试探之旅。日媒称,日本政府还打算安排参与非洲反海盗的反潜巡逻机在今年5月经停马来西亚。可见,日本战舰与军机的环南海停靠,已切实充当“太平洋协管”,帮助美国联合其他南海争端4国编织遏制中国的“南海朋友圈”。
日本以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之名,执意扩大和深化对南海争端的介入,成为继美国之后最为积极的域外势力,毫无顾忌地为已经僵冷的中日关系困境平添新障碍,置中日关系于全新危险格局:中日关系已在历史分歧、东海争端外出现本不该存在的南海议题;中日围绕海权的摩擦锋面由过去的东海方向扩展为东海与南海两个方向;中日战略空间博弈由过去的单向和局部转向多向和亚太全域。
这一态势必然引起中国舆论对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战略企图的高度质疑和反感,进而为双边关系的走势增加新的变数。
显而易见,日本采取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的策略,既想改变钓鱼岛控制权的拉锯局面,更想合纵连横,借力打力,依托美国和南海争端相关国家集体打压中国的维权行动,迫使中国放弃长期坚持和践行的主权声索,提升日本的亚太影响力并以亚太领导者自居。日本的图谋与行动,有可能导致南海争端从“六国七方”、中美博弈向中日迎面相撞的新阶段演化。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确不利于中国在东南方向单打独斗,特别是俄罗斯与美欧借助中东合作阶段性缓和关系后,中国来自美欧日的突然叠加。但是,中国并非无牌可打,亦不必因焦虑而失去方寸。针对日本不断加码的对华攻势,中国完全可以放缓在南海的行动节奏,与争端国家维持现状,回避与美国海上争锋,集中力量在东海和钓鱼岛方向对日用力,迫使资源有限的日本由攻转守,收缩战线重点看守,进而依次摆脱由日本双向发力而造成的不利局面。
亚太目前形成的海权争端态势,对中国而言既是维权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多方力量构筑的战略陷阱,中国务必保持高度清醒和克制,避免多头出击和两线受力,坚持以我为主,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能斩断乱麻,跳出困局。
(作者为博联社总裁,文章转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