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的妹妹是谁
班超的妹妹是谁
班超的妹妹名为班昭,字惠班,与她的父亲班彪以及他的两个兄长班固、班超同样成就非常大,她是东汉时期颇为有名的女性史学家、文学家。因在十四岁时嫁于同郡的曹世叔,之后班昭被世人称为曹大家。
班昭画像
受家中父亲与兄长们的影响和熏陶,班昭自幼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非常有才华。在十四岁那年就早早地成了亲,她嫁给了同郡的曹世叔,然而丈夫早早就去世了。丈夫去世后,班昭也恪守妇规,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规定,从中可见,班昭为人品行十分良好,气节颇高。
班昭的兄长班超曾在多年待在西域,在晚年时颇为思念故乡,向朝廷上书请求回归故里。班昭为了她的哥哥就上书汉和帝,称班超在西域已为朝廷建功立业三十年,当初跟随他前往西域的人都已经逝世了,而如今班超也已经年迈体弱,即使想再为国家建功也力不从心了,请求皇帝下令让班超回归故里。汉和帝在看完班昭的奏章后,十分感动,下令让人接替班超,使班超得以告老还乡。
班昭的哥哥班固曾续写父亲的《史记后传》,撰写《汉书》,但之后因受窦宪擅权的牵连而死,《汉书》并未撰写完成。于是班昭决定继承父亲和兄长的遗志,整理他们留下的文稿,在原来的基础上补写了八表。并且班昭还撰写了《女诫》,提倡女人应该三从四德,强调男尊女卑,女子应该顺从男子的女性观念。虽然班昭的女性观成为了古代女子的行为准则,但却大大禁锢了女性的思想自由。
班固班超的关系如何
班固与班超两人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班固与班超两人是亲兄弟的关系,他们的父亲是历史上非常有名、在历史方面成就极大的史学家班彪。班固班超两兄弟虽然成就都极大,但是涉及的方面不同,班超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而班固是有名的史学家以及文学家,从中能看出两兄弟的才能都极为突出。
班固画像
班固,字孟坚,儒学世家的家庭背景以及在当时是有名学者的父亲和伯父的熏陶,班固自幼就喜好读书,九岁就能作文诵诗,之后更是因为对于知识的渴望而入读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精通于历史与儒家典籍。在他父亲班彪死后班固从京城返回家乡,在老家时,他决定续写父亲所著的内容还有所欠缺的《史记后传》,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与此同时,班超也没有放弃求仕。
虽然班固的《汉书》对于历史而言是一大著作,但是却给班固引起了一大危机。在他全心撰写《汉书》时,有人举报他私修国史,于是班固被捕关进京兆监狱,《汉书》书稿也被查抄,面临死亡的威胁。最后因为他的弟弟班超赴京申冤,才得以被释放,并得到了汉明帝的任用,负责编纂皇家图书。
班固一生所著作品众多,《汉书》是一部对于研究历史的学者专家来说非常重要的史书;《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先例,也表现了他突出的辞赋才能;由他编撰的《白虎通义》更体现了他经学理论方面的成就。
班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班超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人物,他是东汉时期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以其非常出色的军事能力和外交能力著称。班超此人不仅胸怀大志,博学多才,不拘泥于小节,为人明辨事理,遇事能明辨轻重之分,对待长辈也极为恭谨孝顺。
班超画像
班超出身儒学世家,他的父亲班彪是有名的学者和史学家,在他父亲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班超自小就喜爱读书学习,博览群书,拓宽了他的学识的同时也增强了他的口才能力。班超为人还非常孝顺,对待长辈非常恭敬孝顺,从小就帮助家中长辈处理家务,操持家事。换作其他人或许会觉得处理家事会很丢人,但是班超并不觉得那是一件羞耻之事,反而相当勤快。
班超从小就有大志向,在年轻时曾因为家中的生计而从事为官府抄写文书的工作,对于抄写文书这份平凡普通的工作,班超非常不甘心,他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因此,胸怀抱负的班超决定弃笔从戎,加入窦固的军队随军出征西域,征讨北匈奴。班超的才能得到了上司窦固与汉明帝的肯定与赏识,被两次派往出使西域。在两次西域之行中,班超凭借自己的胆识智谋与极佳的口才和军事能力平定了西域各国,恢复了西域与中央的联系,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几年,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西域的经营上,为各民族的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名军事家班超是什么时代的人
班超是什么时代的人?他是东汉人。东汉是一个社会风气很好的时代,出现了很多精英,与明清腐朽刻板的卫道士截然不同。班超是在两汉文化中成长的大好男儿的典范。
班超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父亲的姑姑是班婕妤,历史上有名的女诗人。班超的父亲是历史学家,水平仅次于司马迁。班超的哥哥和妹妹也是大历史学家。
班超雕像
尽管班超出自读书人家,但是他幼年并不是过着富贵荣华的生活。班超的父亲是个大知识分子,但是汉武帝抵触这样的人才,并没有重用班超的父亲,晚年才当了一个县令。班超本来也是个士子,可是他的读书方法和兄弟姐妹不同,他习惯通读,晓以大义,不对细节深究。父亲对班超的这种读书方法很不赞同,认为他难成大器,结果家里所有的体力劳动都归了他,班超自己倒是没有什么怨言。
但是一件事让大家对班超刮目相看。在班超父亲死后,班家的生活一落千丈。这时候班超的哥哥班固已经在写汉书,可是后来他被人告发说是私修国史。以前也有人被告发私修国史,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班家非常担心班固的未来,所有人可以说一筹莫展。这时候班超主动请缨,决定去告御状。
班超连夜出发,一路飞驰,诣阙上书,引起了皇帝的注意。皇帝知道了班固的事情,并没有深究,相反认为他书写汉书是对国家非常有意义的事。皇帝让班固负责修订皇家典籍。班固在班超的帮助下走向了新局面,这也是班超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东汉的历史舞台上。现在知道班超是什么时代的人了吧。
与班超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投笔从戎是与班超有关的成语。班超是东汉时期非常有名的军事外交家,家学渊源,但是他自己并不喜欢写字。一次,班超誊写文件,实在是觉得这件事非常无聊,忍不住把笔放了下来,站起来感慨说好男儿要成为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的人物,在修罗场建功立业,不能在抄书中浪费自己的生命。
投笔从戎图片
傅和张都出使过西域,为大汉立下了无数战功。班超希望学习这两个人在战场上奉献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后来班超成为了一名军人,打败了匈奴。班超又成为了一位外交家,联系西域各国,共同抵抗匈奴。班超在西域一待就是三十多年,凭借自己的智谋,为西域的和平作出了很多的贡献。班超一生到过的国家无数,即与西域各国保持了密切往来,同时也展示了天朝的威严,让西域各国不敢来犯。在班超的这个故事中,后人提炼出了投笔从戎这个成语,来表示读书人放弃自己的学业参与战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是与班超有关的成语,意思是不冒一点危险不能成就大事。班超被皇帝派往新疆联络鄯善王共同抵抗匈奴,谁知在班超到达后不久,匈奴也派使者过来,鄯善王在两边开始摇摆不定,后来甚至有了靠向匈奴的苗头。班超认为只有杀死匈奴使者才能让两国交好。匈奴兵强马壮,防守严密,班超对手下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深夜,班超与众兵士潜入匈奴使者营帐,杀死了匈奴人。鄯善王知道消息后,与大汉交好。这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的由来。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介绍
班超投笔从戎一般指的就是投笔从戎,主要讲述的是关于东汉时期班超放弃文人的身份,选择加入军队,跟随窦固等人共同进军西域,征讨北匈奴,以此来建功立业的故事。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主要是这样:班超自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阅览群书,在哥哥班固被任命为校书郎时,他与母亲一同跟随至洛阳。当时班超家里的情况并不好,为了为此家中的生计,班超就常常做替官府抄写文书的工作来赚钱养家。然而班超身有大志向,并不甘于一直从事为官府抄写文书的工作,他认为大丈夫在没有什么具体的志向的情况下,就应该像历史上的张骞等人在异地建功立业,得以封侯,而不是待在室内忙碌于纸墨笔砚之间。对于他人对他的嘲笑,班超皆不屑一顾,之后就放弃手中的纸笔,加入出使西域的军队,并且最终建功立业,被封了侯。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出自范晔所著的《后汉书》中的《班超传》。班超是东汉时期颇为有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博学多才,拥有十分杰出的军事能力和外交能力,并且口才极佳,在之后两次出使西域中,他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以及口才成功瓦解了西域各国的势力,平定了西域各国,使得西域诸国归顺东汉朝廷,致使时隔五十六年后,西域与中原再次建立了联系。
从中来看,班超弃笔从戎是个正确的选择,军队给了他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并且让他得以建功立业,被封侯,并为国家的安全与各民族的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