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顾海良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把大学办好了就是好校长
时间 12月11日 人物 顾海良 采写记者周洁 摄影记者朱熙勇
顾海良,武汉大学校长,经济学家、教育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成员、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会长、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先后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和翻译著作20多部。《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对话》一书称其为我国“第四代经济学人”的杰出代表。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
对话背景 在上月召开的湖北社科界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省委书记罗清泉讲话,指示社科联要“努力发挥服务功能,为大师级学者产生营造环境。
”“大师”一词,重石击水。当下文化多元化,尺度多样化。今年围绕余秋雨“大师说”,网上“拍砖”一片。身为经济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校长的顾海良怎么读“大师”?身为湖北省社科联主席,他怎么为大师级学者营造环境? 出差、出差,每次约访,顾先生都在路上。
12月11日早8点,如约去武汉大学拜访,先生早早就在办公室候着了。他的办公室一墙是书,一墙张挂世界地图。透过眼前的玻璃窗,是武大操场。刹那,博览群书、世界眼光、强健体魄几个词语就冒出来,组成一幅独特的画面,见出校长的心地与境界。
宽松宽容宽厚看同代大师
问:文化的多元化,尺度的多样化,现在谈大师是很敏感的一个词。比如今年围绕余秋雨的“大师”之说,闹翻了天。您有怎样的看法? 顾海良(以下称“顾”):大师本来是有层次的,就像教授是有层次的。
现在学术的分野很细,研究越来越精深,精深和广博集于一身是很难的。和过去相比,现在的人文社会科学还是前进了许多。民间对大师的理解比较神话一点,看同时代大师,我觉得要宽松、宽容,宽厚。
像余先生这样的,他的成就可以称为大师。 问:太宽是否有失分量? 顾:我说的宽是指认识学者的心态。
比如讲,学者有个性,但不失是有才华的人,就要认同。在历史上如康德这样的大师,就很固执,固执到令人发笑的地步。他年轻时就发誓自己一天只抽一斗烟,后来烟瘾不断增大,可是要遵守自己的承诺,就把烟斗做大一点,还是一斗烟。
他的固执里面有幽默、智慧,这种固执无可厚非。 人一旦成为名人,成为名学者,他的个性往往会被放大,结果成了缺点、缺陷,这对大师的认同就不公允。
问:您怎么看“大师错漏”? 顾:人文社会科学不能排除知识性的错误,就像要允许自然科学家实验的失败,甚至幼稚的失败。人文学者写作,有时信手拈来,记忆上造成知识的硬伤,也是允许的。
另外社会科学家在不同年代,发表过有局限性的观点,也是允许的。但作为一个大家,应该反思自己,像巴金敢于对历史上的思想误区,甚至对自己言行用良知反思,这种勇气突显大师的风格。成为大师也是不断锤炼,不断完善的。
为学为事气度见大师风范
问:在您看来,新时期成为大师的人,要具备怎样的素养? 顾:我认为要有三个“深”:深厚的学术底蕴、深邃的学术眼光、深广的学术气度。
令人苦恼的是当今不少学者深广的学术气度不够,容不得人,结果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他不行了的时候,下面的人也顶不上来。武汉大学假如在历史上有值得吸取的教训,这就是一个。大师的风范,就在于他们的学术气度影响人。
所以我们学校提倡,教授学者不仅要有学问,还要能成为学术气度越来越深广的人。 问:所谓德不孤,必有邻。 顾:这点非常重要。
学者一是为学,一是为事。今年就业状况不是很好,考研究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前几天教务处告诉我,数学学院有位余长安教授,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课,不拿分文报酬,学校坚持给他后,他当场把钱全数捐给了贫困学生。
我再一打听,10年前,余老师就捐了10万元给贫困学生,而他自己却过着简朴的生活。这就是气度。 你再看桂希恩教授。我陪同温总理去看他,家里很简朴。总理临走时问他有什么要求,他只讲了一个要求,希望总理要特别关注艾滋病家庭女童的健康问题。
如果他向总理要实验室,那比我们学校给他的支持更大。我想总理也被他感动了。 问:这是无我之德。
顾:是的。桂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心,自己的全部感情来关爱艾滋病患者。初到河南,被驱赶甚至被殴打,没有发牢骚,这也是一种气度。我几次动员他报院士,凭他的声望、学问,没问题。他说自己只做了普通的工作,坚决不报。他为学为事,非常高尚。社会转型时期,呼唤大师,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大师精神的力量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