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时间的朋友 罗振宇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2015》(上)
你们看啊,这是四十年前的我,变化不大啊。其实,什么叫时间的朋友,就是过去一个月让大家过得不爽的那种人叫时间的朋友,因为你总会觉得2015年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心中有那么一点淡淡的忧伤。
其实我们人生经常有这样的时刻,很多年前,又一次我失恋了,然后就一个人跑到北京的香山去坐缆车。那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全北京就我一人失恋,只有我一个人坐缆车,到了半山腰的时候,然后就狂风大作,当时我那个感觉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大风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当时就觉得这条命一定得扔在那而了。然后我就暗暗发誓,如果我能安全下山,我一定这辈子好好做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当然,后来大家知道,然并卵。
下山之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我们的人生,有时候特别需要像坐缆车、失恋、跨年这种时间对我们生命的提醒。我的一个朋友,梁宁,前不久对我讲,时间这个主题抓得特别好,为什么,因为所有的动物都有三种情绪,愉悦、愤怒和恐惧;可是 ,多了三种情绪,爱、恨、忧伤。
这三种一定是多了一个时间的尺度。人要是没有了这个时间的尺度,他就爱不起来,也无从恨起,也不知道怎么忧伤。所以只有当我们这些时间的朋友把时间的维度在我们生命中开掘的越深,我们生命中那些属于人性的光辉就越会越绽放。
2015年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现在一回首,可能大家都记不住了,那么多事情。但这个时代就有一点奇怪,这两天,媒体也不再做当年我在媒体时都要做的东西,就是所谓十大新闻。
因为这个时代每个人关注的事情都完全不一样。有的人关注的是优衣库视频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有人关注说天津港爆炸案责任人到底是谁;有的人关注说我们的经济会怎么样;有的人只关注iphone什么时候降价···所以,虽然时代在玩命的多样化,但是,我做一个媒体人,一个十几年的从业者,我有一个基本的忠告:不要以为多元化就是事实会自动呈现在你面前;相反,越多元化,其实我们看到的世界也就更加扭曲、更加的不真实。
其实,过去几年,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大量的控制在科技媒体的手中,打开网页的“科技”那一栏,简直就是那些互联网公司的头条。像优酷这样的公司,它霸占了我们的很多的话语权。但是你真觉得它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吗?不一定。
举几个栗子。去年,董明珠给她的股东们分红将近一百个亿。这件事情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刘强东快要生孩子这件事恨不得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你说哪个事大?去年王健林的资本拼命的往海外扑,但是没有太多人知道;但是他们家的公子,王思聪,随便发一条微博,天下皆知,多少人高喊,老公那什么。
汽车产业去年最火的是那个贾跃亭号称要做超级汽车,把全世界汽车的最尖端概念拼接起来,然后夺尽了眼球;但是有多少人在关注真正汽车500强的企业是李书福先生的吉利汽车?其实,我们看到的最热闹的新闻未必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所以,在2015年底时我发下一个大愿:要做20年的跨年演讲,目的只有一个:虽然我不可能给大家真实的过去一年,但是我要竭尽所能,把一个人眼里看到的真诚的过去一年的表象给你揭开,然后来看看它可能能洞察到的最深刻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个人的一次努力。感谢各位时间的朋友的捧场。
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叫“信息蜂巢”的地方。信息越发达,事实上,我们得到的信息就越少。当年我在第一财经做记者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心法和其他的记者不一样:很多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企业家的时候,应该站在他的对立面,向他发起挑战。
你应该问一些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或者让她难堪的问题,以为公众获得真相。我从来不相信这句话。我一直认为企业家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挑战他,赢了又怎样。当时我跟我的领导沟通,说我不愿意站在企业家的对立面。我愿意绕到他的身后,体察他此时的处境。我试图给我的用户、我的受众重现他眼中的那个世界。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媒体记者最有价值的开发。
所以,今天虽然我说的是2015年商业江湖上的风风雨雨、狗血剧情,但我的着眼点从来不在于谁输谁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坚信我们这一代创业者、职场人、商业人,我们在构建一个伟大的商业文明。这个商业文明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族人构建的的商业文明都不同。
我假设这是一个天幕,2015年我们所有的创业者、职场人、商业人所做出的一点点贡献都投射在天幕上。所以我关心的是2015年那些舞台上的大人物表演的剧情,它给这一代人构建的商业文明到底留下了什么。
今晚时间有限,只聊7个话题. 互联网像一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很多年了。但是据我体察,2015年它达到了一个恐慌的巅峰。不止一个企业家跟我讲过,愿意把前半生积累的所有家产投入进去,以换取一次成功的转型。
这种恐慌,在我看来已经到了一种不太理智的地步。举个栗子。很多人说,马云太坏了,他居然把线下生意全部毁掉。各位,我们有没有起码的数据常识,中国,即使在全球是很好的线上商业过度,我们的线上商业占整个零售业的份额不过5%。
如果你告诉我5%毁掉了95%,我这个文科生都不太相信。而我很多来自商业地产界的朋友们,告诉我,之所以最近线下商业不是那么顺利,原因很简单,前几年搞4万亿嘛。
投资各种商场,shopping mall,太多了嘛。然后业界的朋友告诉我,2016年线下的商业地产,会有相当程度的恢复。不知道这个“恢复”会不会洗白马云的这个不白之冤。
还有一个朋友,不是这个行业的,来问我,你们天天说腾讯、腾讯的,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那么了不起。我说了不起,厉害。他说多厉害,一年挣多少钱。我说去年不得了啊,腾讯一下挣了200多个亿啊。
他说才200多个亿啊,还没我们公司多。朋友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去年烟草公司大概1700多个亿,工商银行大概2700多个亿的利润,中移动,大家都说他不行了,也是1700多个亿的利润。
所以,我们所感知到的这个互联网恐慌,它真的是一个事实嘛?它不是一个事实。这就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情。我家里穷,5岁上学,我的同桌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家伙,比我大,天天欺负我。但是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从来不害怕他在课堂上揍我,用铅笔头扎我···但是我最不能忍的就是一件事:一会下课我揍你。
你说我这后半堂课还怎么过。互联网恐慌有点像这么个五大三粗的家伙,我真要玩命抵抗,它也未必打得过我;老师也不喜欢他;但是他给我们讲三个字“你等着”,这事太**讨厌了。
很多传统企业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那怎么看待2015年的互联网恐慌?这也是贯穿我们整个演讲的一个思路。用生物学的思维来重新理解整个商业。什么事生物学思维,以及站在它对立面的机械学思维?我今天只强调一点:所谓生物学思维,就是把时间这个要素带到我们的思维当中。
就是不去画一个蓝图,做一个构想,拟定一个规划,然后跳出时间来实现它。这是机械学思维。生物学思维就是回到时间这个流程当中,就像一个小虫子,一株野草,在每一个时间点寻找最佳策略。
如果我们带着这个思维再去看2015年最炙手可热的那个词,“转型”的时候,可能我们的角度就会发生变化,我们的结论也就不一样。
首先,一只猫看见一只狗,你觉得狗非常好,那又如何。逆变不成狗啊,转什么型哪。猫想变成狗,这是猫的愚蠢,也让狗很困惑。这是第一个结论。第二,猫仔羡慕狗的时候,你以为狗就真的那么好受吗?我们不妨讲几家大家非常熟悉的公司,not doge~就他们正在遭受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和处境。
我们来看第一家,帅哥李彦宏。有一天,李彦宏醒来,看了看百度账户里还有500亿现金,说我愿意用200亿现金去搏一搏O2O,线下生活服务这个市场。
此言一出,江湖震动。我来跟大家讲一些八卦。京东的公关就开始要说服媒体界了。说以后能不能不叫BAT了,把百度拿掉,换上京东,以后叫JAT。平安则说要改成PAT。还有媒体猜测,可能这个以后要改成ATM,M,小米,美团,蚂蚁金融,不知道。像百度这样的大公司,败相未露,已经开始有人要谋取它的位子。想想李彦宏先生心中做何感想。
再看马云。马云的2015真是烈火烹油,繁花似锦。今年双11的预备大会已经摆出了万国来朝的气势。整场发布会居然没有一句中文。各国大使匍匐而来,叩见马云皇上。
然后是双11,912亿,这个数字振聋发聩。但是据传闻,马云一次在内部大会上说,我们的公司特别好,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都特别羡慕我们。百度拿他的产品换阿里巴巴,换吗,当然不换;那马化腾那腾讯来换呢?这个要想一想。
腾讯凭借微信已经拿到了通讯时代的站台票,而这正式阿里巴巴所缺的。那马化腾好像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他没有什么忧惧吗?听过一次腾讯的内部演讲,马化腾亲口在台上讲,腾讯创业17年来,他每一年都觉的自己快要死了。而此前的乌镇大会,马化腾已经显露出深度忧虑,对于下一个替代微信的通讯物种。
再来看看国际大牛。扎克伯格。2014年2月 ,他做了一个交易,用190亿美元收购了一个跟他业务类似的公司,叫whatsup.据我所知,中国一家公司也参与了这个标的的竞争,不过出价30亿美元。
不过再回头看,FACEBOOK这个出价不值吗?太值了。如果没有wahtsup来接续Facebook的整个产品和周期,很可能今天Facebook就是另外一种状态了。所以,这不是并购,这是逃命。
逃命的时候当然愿意把所有金银细软交出去,这就是互联网最牛的公司的心态。我只是说了一些小八卦,小细节。但是每一个生活在互联网中的创业者,都知道:这是一种何等的煎熬。今年流行一本书,叫《创业维艰》。
作者~~说了一句话,我睡的像一个婴儿,每两个小时醒来大哭一次。各位创业者,是不是这样的一个心态?反正我是,自打创业一年多以来,我前一天还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我的业务是那样的顺利,但是第二天就觉得整个世界要抛弃我而去,我要完蛋了。
但事实上,这两天没有任何差别。创业者们都理解我的心态。所以,狗显得再牛,再完美,也不值得猫羡慕。第三个结论,狗目前显得比较强大,比较完美,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定是狗胜利吗?是那些烈火烹油的互联网公司胜利吗?也不尽然。
举个栗子。达尔文写出了那本很有名的《物种起源》,但是万年的时候却被一个东西折磨的死去活来。孔雀的尾巴。因为在他看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想不通孔雀为什么要长出尾巴来。
后来他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母孔雀上。曾经有短尾巴的孔雀,很有优势,但是没有母孔雀愿意和它们交配,所以它们绝种了。留下来的是长尾巴的孔雀。带入时间的因素,所有当下你觉得强大的生物未必是真正的强大。
侏罗纪的恐龙,而今安在哉?所以,互联网恐慌,真的是值得那样的恐慌吗?其实,中国人的互联网恐慌,还有另一层因素,中国这一代人人还是不太愿意离开一个自己觉得温暖的大的体制。纽约回来的媒体朋友,讲了一个感受,很深刻。
纽约的媒体也陆陆续续有倒闭的,但是感受不到像中国媒体人那样的悲悲戚戚,如丧考妣。因为对于美国媒体人来说,任何一个组织的关闭、行业的溃败只是人类社会的资源整合的一种方式的失败,而不是任何一个从业者的失败。
所以,不用转型,直接散了吧。那边新媒体公司正大量的破土而出。而且,新公司有更高的年薪,更多的期权,大家小跑着去新公司上班就行了,转什么型。还有一个例子,所有人都在说,转型之难,但是我觉得它过于夸大这个转型了。
2015年互联网恐慌,它这个转型之难和过去30年来中国以及这一代企业家的转型之难,怎么能比。所以我的电脑里永远留着柳传志先生当年创业时的一个传达室,也是他的第一个办公室的照片。
每一代创业者都应该留着那张照片,说难,看看那张照片去。我的背景是自行车。这是一个教授给我打的一个比方。说中国,你看它一眼,就会很困惑,觉得它是个啥。你觉得它像个汽车,但是还有摩托车的影子,分明还有破自行车的痕迹,但是又能实现部分火箭的功能。
为什么?因为我们就是从三十年前,以时间的朋友、生物学思维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的。三十年前,邓小平先生推出来的那辆破自行车,今天换个车轱辘,明天换个车把手,渐渐地,没有人一定说要变成一个什么新的样子,没有人说要转型,一点一点走就是了,渐渐就变成了一个四不像。
每年都有很多人唱衰中国,那又怎样,我们打着吊瓶跑马拉松,不还是全球第一吗?这就是中国的实情,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互联网恐慌放在第一个来讲,因为用生物学的思维来思考今天的商业,得出来的结论真的会不一样,所以今天,面对2015年的这个现象,我想给大家一个结论:何须转型,只要成长。
我曾经在节目里下一个断言,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经济会好到一个大家难以想象的样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正在为我们铺就。
我说一个临时起意的话,大家有没有想过,逻辑思维,一个创业一年多的公司,已经能在水立方办这样的演讲,现场有4000位恩公恩婆来捧场,我们没有行一分钱的贿,我们不认识任何政府官员,这一点,五年前敢想吗,十年前敢想吗?这片土壤太肥沃了,正在万物生长。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