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明文都 云淡风轻是我的人文追求——与王向明的访谈

2018-0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已人到中年.时常会想起陆文夫写的一本书<人到中年>,不免感叹:人生如梦!还在画画,作画已经溶进了我的生活.我画得坦然,画得愉快,因为我不用面对别人的好恶,也不用去做我不喜欢做的事,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寻找我心中的经典,满足我的人文情结和人文关怀."--王向明从<鸟>.<中国情>到<走向新世纪>.<假面>再到现在的<向大师致敬>,王向明作为上海很早就出现的油画家已经在绘画创作和艺术教育道路上走过了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已人到中年。时常会想起陆文夫写的一本书《人到中年》,不免感叹:人生如梦!还在画画,作画已经溶进了我的生活。我画得坦然,画得愉快,因为我不用面对别人的好恶,也不用去做我不喜欢做的事,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寻找我心中的经典,满足我的人文情结和人文关怀。”

——王向明

从《鸟》、《中国情》到《走向新世纪》、《假面》再到现在的《向大师致敬》,王向明作为上海很早就出现的油画家已经在绘画创作和艺术教育道路上走过了20多个春秋。为了更深层次地解读王向明的艺术,记者来到了艺术家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却静谧宽敞的画室里。

创作要有自己的尺度

坐在他的画室中,和他那些已经完工,或是正在绘制中的画幅在一起,他讲述了《向大师致敬》这个系列的缘起,也讲述了一直以来他的艺术思维以及他一直所坚持的人本情怀。他的笑声温厚,这笑声总是在谈论一些对立的现象时出现,这时他会带着笑意和宽容的语气娓娓道来,不偏激不自我,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对于自己的作品,王向明有自己的尺度:在尽量确保自己的作品中包含较大信息量的同时,依然保持画作的手工性是他的美术态度。

自从国际艺术界从现代、后现代艺术思潮进入当代“观念艺术”的学理进程之后,艺术家们就越来越看重观念的表达而非亲力亲为着笔绘画。对此,王向明选择了包容。他表示,这其实是观念上的冲突,来自西方的“大美术概念”早已影响了中国艺术家。

艺术家的创作不再仅局限于某一种材质或媒介,而是多媒介、跨媒介甚至多学科、交叉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艺术家个人的力量很小,作品靠个人难以完成的,一定会需要他人的帮助,否则信息量太少。“不过,东方文化里对于手工制作还是情有独钟”他告诉记者。

这一席话也流露出了他个人的坚持和淡定。在他看来,当代艺术与媒介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甚至处于一种共同创造的境地。

“符号”也是一种解读的必要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符号化”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对此,王向明表示,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他说:“过分的使用就会让人产生‘这个人在不断地复制自己’的嫌疑,但若完全拒绝对自己标识,又不能引起连续的注意。就像毕加索,他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而且非常频繁,可是始终有一个专属于他的气息存在着。这是最高境界。”

鸟类形象和题材一直就是王向明最鲜明的符号代言。他在《我的朋友》系列中的鸟类题材作品被业内所著称,甚至现在的“大师”系列中也依然有鸟类的影子。他并没有刻意回避符号化的问题,例如,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都可以看得到颜色鲜艳的动物或植物记号。这对于他的创作宗旨来说又是必要的,其中画面所隐含的作者信息需要观者去注意,去解读。

在最后,他说:“因为时间固然会淡化一切,经典也不例外。云淡风轻的向往着美好,正是我现在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