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兰去世 张媛:刘盛兰老人辞世 除了哀痛我们应该想到更多

2017-1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得知这个消息是周六的中午,因为之前就被老人的事迹感动,所以一时间心里很不是滋味,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位与自己很亲近的老人突然离世一样.第一时间想要写点什么,但心里的

得知这个消息是周六的中午,因为之前就被老人的事迹感动,所以一时间心里很不是滋味,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位与自己很亲近的老人突然离世一样。第一时间想要写点什么,但心里的各种情绪太过膨胀,满溢着找不到合适的出口。

直到周一,用心仔细阅读了所有关于老人的新闻报道,字字句句考问着我的价值观、人生观,炽烧着这个有些寒冷的冬日。眼睛酸涩,遗憾没有亲身接触这样一位周身散发人性光辉的老人,遗憾没能靠近他,听他讲讲自己的故事。不舍这位带给我们感动和震撼的老人就这样默默的走了,而现在我们连抱一抱他,再看看他的微笑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们大部分人就是这样,即便是明知某人某事是好的,是珍贵的,是有价值的,也总是不懂得珍惜,总认为终归会有机会善待他,却总在最猝不及防的时候失去,然后追悔莫及。然而最可怕、最可悲的是我们正在越来越习惯和适应这种失去。

我们的情感越发麻木,我们的标准和观点愈发模糊,善、真、美、礼、义这些德与品越来越不被我们看重。我们有时太看重自己,没有空闲没有精力去顾及其他。我们穿上盔甲,在不受外界伤害的同时,也隔绝了爱对我们的感染和温暖,徒剩下坚硬的外壳和冰冷的内核。现在,这样一位老人离开了,我们除了哀痛,应该想到很多,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一根刺,一根纤细但坚韧的刺,穿过硬壳直刺内心,唤醒灵魂。

"1996年,当时在招远黄金公司担任保管员的刘盛兰,寄给邹城市13岁中学生吕亚洲50元钱,这是他献出的第一份爱心。此后,刘盛兰跟着了魔似的,只要知道有孩子上不起学,就会把手头的钱寄过去。2002年,刘盛兰搬回村里祖上传下的3间茅草房住。

没有收入,他就每天到村子的垃圾桶和村集市上捡酒瓶、易拉罐等变卖,卖回钱后,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还是全部捐献给了素不相识的困难学子。他捐助的学生,从周边几个地市很快扩展到全国各地,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钱是老人骑着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在招远市区拾荒攒下的。

吃的是从集市垃圾堆捡回的脏馒头、破菜叶、烂水果,锅里时常蒸着烂白菜、萝卜叶腌制的咸菜……把所有积蓄都捐了出去,自己过得连普通收破烂的都不如,村里人觉得他‘神经病’,很多亲戚也疏远了他。"

"着了魔"、"神经病"、"亲戚疏远了他"……这是有些人对刘盛兰老人的不理解,也折射出我们对"善"、对"爱"、对正能量的态度。为什么坚持献爱心会是"着了魔"?为什么舍己为人被说成是"神经病"?为什么这样一位温暖善良的老人会被疏远?我们总是在牢骚、在抱怨、在控诉,我们秉持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德底线,走在人性的"雾霾"里,看不到蓝天的晴朗,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

可是,究竟是我们身边真的缺少正能量,还是我们自己被太多负面的情绪捆绑而对正能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实,正能量一直都在,一直都有,只是需要我们给自己松绑,让阳光照穿雾霾,让温暖驱散寒冷。只要内心是光明的,就不会活在阴暗里。

央视主持人敬一丹曾说,"刘盛兰老人的精神比招远黄金更珍贵",希望"在感动中国这样一个平台上,把这样的一位可敬的老人介绍给全国观众,不仅仅让山东人熟悉他,更要让全国的人民熟悉他。"我想说,为什么我们需要"感动中国"这样的平台,为什么我们要推出"爱传百城•接力寻美"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不仅仅是要让更多的人熟悉这些充满善和爱的人物,而是要让更多的人通过"最美女孩"、"最善老人"找回自己的善、美和爱。

社会需要这样的爱,需要这样的善,我们每个人也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推动我们向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激励我们成为更真更善更光明的人。

刘盛兰老人走了,我们哀痛惋惜之余,更该发扬传承。好在已经有很多慈善义工、很多助学组织在行动,在参与,在把爱和善的力量传递扩散。18日是刘盛兰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也许能到现场的人并不多,但我相信那些都是内心温暖而丰盛的人,他们也将带着如老人般幸福真诚的微笑对待自己,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