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恕赵景华 孙丕恕升华浪潮:从“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到玩“数据社会化”

2018-03-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浪潮曾是家一度被比喻为"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的公司,以中国唯一"软硬一体"厂商自居,除了给政企客户提供硬件之外,还能提供软件.数据管理等等一些列服务,进入云时代后

浪潮曾是家一度被比喻为“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的公司,以中国唯一“软硬一体”厂商自居,除了给政企客户提供硬件之外,还能提供软件、数据管理等等一些列服务,进入云时代后,更是涵盖了IaaS、PaaS、SaaS三层整体解决方案,导致其他专门提供细分服务的公司根本没法跟浪潮竞争,会很容易就被排除在甲方的竞标清单中。其合作伙伴抱怨浪潮:你什么都能做,怎么和你合作……

然而从26、27号两天浪潮在上海正举办两年一度的“Only Data 数据进化世界”2016浪潮技术与应用峰会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孙丕恕在做“平台”,他在试图构建一个数据世界的交易所,并带领浪潮从“包办一切”转型为“生态建设者”。

如果说腾讯和阿里都是创业者的乐土,那么现在有了第三个:浪潮!

举个无敌的例子先:

济南有家企业“天澜科技”,以前给全国1千多家建筑企业提供小小的项目管理软件,做得一般般吧,不温不火,赚钱也赚不多。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浪潮“卓数云库”采集了建设行业全国每天所有的数据,他们就给跟浪潮要数据——浪潮就每天给他们提供全中国所有建材价格数据、水泥、木材数据。

于是天澜科技科技就把这些数据做成了一个列表数据(有时是一张图),卖给全国1千家建筑企业的造价师作为参考,他们有两千个造价师用户,现在每人每月为这个价格表付费50元钱,一个月就是10万,年收入120万。而这个哥们这块业务只有两个人,一个总经理,一个秘书兼司机——人均年GDP是60万!

当然,与淘宝给创业者提供“买家”和腾讯提供给创业者“用户”不同,浪潮提供给创业者的是“数据”——这就好比,淘宝提供的是菜市场,你自己做实物产品去销售;腾讯提供的是通向用户的通道,你自己要去开发服务项目拓展用户;而浪潮给你的是大数据,你要从中找出想要的素材,去自己“炒出一盘菜”。

这是浪潮采集数据,并让数据再次流通的典型案例。

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更多社会数据帮助更多的创业者都炒出更多的“菜”呢——浪潮集团执行总裁、CTO王柏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不能”!

是的,尽管人类社会积累的数据已经超过800万PB,中国也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但很多情况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数据可用!

王柏华给出了三个层面原因:第一,数据锁在信息系统里,扔在档案室里,没有得到释放;第二,数据自产自用,没有流通交换;第三,数据没有聚合在一起,也就产生不了更大的价值。

而这些问题,正是浪潮在极力推动数据流通的道路上必须解决的。

浪潮双创战略发布仪式

大势所趋:数据社会化

其实,浪潮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该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对整个业界大趋势的判断:社会发展下一步形态已经显现,数据在其中将会发挥巨大价值。从当前的社会实践、技术发展和可预期的展望来看,整个社会将经历“互联网化”、“数据化”,最终走向“数据社会化”——目前正处于不断深化“数据化”阶段,距离“数据社会化”未来仍存在巨大的鸿沟,要通过“数据资源化”、“数据商品化”和“数据生态化”来实现。

因此,浪潮正在做的两件“大”事:大平台和大生态!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数据社会化”来布局。

按照杨姐的理解,大平台,即浪潮正在围绕数据流通建立一个从采集数据、共享数据、给数据定价、数据交易……的平台;而大生态,则是,在这个平台上的“合作者”。

这种数据流通必须是合法的数据,尽管浪潮手里有那么多政府项目却不能把他们的数据都擅自拿到平台上来“开放使用”,并用于付费交易。但是,如果政府愿意将自己的数据脱敏后用于开放则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因此,目前浪潮正在塑造的这个平台上主要依靠的是两部分数据:第一是“卓数”上浪潮自己从互联网界收集整理的40个PB的联网数据;还有就是在其“天元”数据网上由用户上传可以用于交易的数据。前者“卓数”就相当于京东的“自营”数据,后者“天元”就好比“天猫”。

而围绕数据流通这一核心,基于“大平台模式”,浪潮是通过“计算 ”平台和ERP平台,以及“政务云服务和大数据资源服务”两个服务来输出三大核心能力的:基础保障能力、行业驱动能力以及输出创新源的能力。

创业者在合格平台上可以有两种“玩法”:开发者A,就像“天澜科技”那样,可以利用数据来创业,浪潮则提供大数据处理平台、实时数据API、云服务及创业项目包装推广等扶持;而开发者B,则有点像众包的概念,由浪潮为B创客提供数据采集工具、数据处理平台,向创客提供辅导培训,甚至向B创客购买采集后的数据……创业者来这里“领任务”——据说,为此浪潮集团计划在全国100个城市成立创客中心,设立100亿的大数据创新基金。

但是,做一个生态,谈何容易!更别说浪潮的“大生态”,其实是一个个生态的“集合体”。

大平台、大生态

浪潮正在构建一个由“信息业务生态圈”、“云服务生态圈”和“大数据生态圈”三个部分组成的“大生态圈”。

不止于此,按照孙丕恕的理解:数据流通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共享、数据交易、数据交付等多个环节,单一的产品和方案已经难以满足需求,需要构建能够高效整合资源、满足复杂、弹性需求的“大平台模式”,推动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打通、共享以及与应用的对接,最终构建出以数据为核心的广阔生态圈。

而就“大平台模式”本身而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都是其关键组件。整个“大平台模式”都是为了实现数据流通,将数据变为资源、再从资源变为资产、由资产创造价值。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

首先在“大平台模式”的关键计算力支持下,不同属性、不同格式、来源丰富的可流通数据被吸纳、整合、存储,实现“数据资源化”;接下来,数据资源在平台的支撑下,完成采集、共享、交易到最后数据的交付,实现流通,完成“数据商品化”;最终通过数据流通实现数据资源的输出,让数据共享并与应用进行有效对接。

再精简一点地说,浪潮就是要通过“平台 服务”来构建数据社会化大生态。因此,浪潮的角色,也从“包办一切”转变到生态建设者。

“我们现在更加重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原来做完以后自己要卖,现在要合作伙伴卖,让合作伙伴一起赚钱,投资的人也赚钱。这里面我们现在利用四个核心产品,例如让云进行交付,让合作伙伴进行交付;数据的收集浪潮现在不收了,让合作伙伴帮我收;另外还有创客模式,我们让创客们收集数据,收集完了我们再买回来……”孙丕恕说:“就是要通过这些机制,浪潮自己发动广大的合作伙伴,帮助浪潮推动业务进展的合作,与壮大浪潮技术核心的合作伙伴一起扩大浪潮的规模。

杨姐点评:

想想浪潮这么多年的发展史,你就会充分理解,浪潮的做法其实无异于BAT这么多年的路径:积累数据或者用户,再到把他们开放出来,自己做平台。他们都是以自己的优势资产为核心,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打造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态圈,而自己则成为这个生态的链主。

他们之间相同的地方在于,每个生态链的门槛都极高:阿里的电子商务、腾讯基于8亿用户的开放平台,以及浪潮的“数据流通平台”,前没有可借鉴的先例,后没有复制的可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开拓者”。

而“数据流通”也不是孙丕恕的最终目标,他的最终目标也是“生态”——在浪潮的数据交易的平台上可以诞生出很多创业的新公司和个人。且浪潮的“生态”并不是乐视那样的“体内生态”,而是基于数据平台能够成长起来的“外部公司的生态”!

在不同阶段做做自己该做的事,企业就能永不落伍!

— Mac pro,今晚0点 —

【小白不菜】微信号:xiaobaibucai521

我们是小白,但我们不是菜鸟!

荣获2014年最佳自媒体

媒体训练营2014最佳自媒体

百度知道认证专家

2015媒体训练营年度媒体之星

您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头条、QQ公众账号、腾讯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等平台同时阅读,您还可以在领先的“蜻蜓FM”上“听”到这些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