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来山定林寺刘勰故居
山东省莒县浮来山的林荫中,坐落着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千年古刹——定林寺。该寺相传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晚年遁迹之地。寺门右侧,竖立着刻有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勰故居”的石碑。1962年,在刘勰写成《文心雕龙》1460年之际,文化大师郭沫若为浮来山刘勰故居题写了匾额“校经楼”和碑刻“文心亭”。
校经楼在定林寺中院,是一幢造型古朴的小楼,现辟为“文心雕龙研究资料陈列馆”。内有刘勰伏案搦笔论文的塑像,四周陈列着《文心雕龙》的各种版本和中外名家的研究资料。文心亭矗立在定林寺南一巨石上,为六角飞檐红亭。巨石上镌刻“象山树”三个篆字,落款为“隐士慧地题”。慧地即刘勰晚年出家的法名。
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以其博大精深而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岁月的推移愈加发出夺目的光芒。全书共50篇,计37000余字,体制严谨,理论缜密,语言简洁流畅,文采斐然,概括了从先秦到晋宋千余年间的文学面貌,评论了200多位作家,结合具体作品总结了35种文体的创作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专题论述了文学创作上的许多重要问题,如艺术构思、艺术风格、继承与革新、内容与形式、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并建立了体大虑周的理论体系,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游国恩等文学史专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评论“其体大思精,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是空前绝后的”。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历久不衰,逐步深入,规模日益宏大,现已发展成一门海内外众多学者参与,集校勘、考证、注释、今译、理论研究,并联系着经学、史学、子学、佛学、玄学、文学、美学等复杂系统的学科,被称之为“龙学”,为学术史上所少见。
徜徉在浮来山刘勰故居中,不由令人思接千载。在1500年前的南朝那个动荡的时代,究竟该有怎样的才略,才能写出“体大思精”、“空前绝后”的《文心雕龙》?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写道:“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接着他记述了自己童年和青年时期曾经做过的两个梦:“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
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言为心声,从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刘勰从小时候起就志向高远,向往美好的人生,有成就一番辉煌事业的理想。
关于刘勰的生平,《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家庭的不幸,生活的贫困,没有改变刘勰的抱负。青年时代,他投靠在江南定林寺讲佛学的名僧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同时,他还表现出很高的写作才能。“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可见其文笔已深为时人赏识。
刘勰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分裂、大动乱而又大融合的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错综交织,十分尖锐。经过汉末大乱,文人们开始有所觉醒,文学进入“自觉时代”,文学评论应运而生。而立之年的刘勰,凝虑运思,弥纶群言,终于在公元501年左右,写成《文心雕龙》。当文坛领袖沈约看了他上门呈送的书稿后,“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文心雕龙》受到沈约推崇后不久,刘勰开始从政,曾任过临川王萧宏记室、车骑仓曹参军、太末令等职。天监13年(公元514年),他任昭明太子萧统东宫通事舍人。萧统“好文学,深爱接之”。
二人可谓知音。萧统编写的古代文学作品集《文选》,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并行传世。刘勰晚年,奉敕到寺中撰经,完成任务后燔发自誓,变服出家,改名慧地,“未期而卒”。刘勰出家以后的活动情况,他与莒县定林寺的联系,他去世的时间,史料中没有确切的记载。由于年代久远,现已难以详考。
“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载心在。”刘勰与他的文学理论巨篇《文心雕龙》,被今天的中华儿女引以为自豪。浮来山,以有刘勰的足迹和那棵根深叶茂的古银杏树而独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