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墨葡萄图收藏在哪里
徐渭墨葡萄图收藏在哪里
墨葡萄图是明代徐渭的作品。徐渭一生坎坷,试图能做出伟大的功绩,不得志,晚年却落得靠卖诗书画为生,穷途潦倒,过得很不得意。
徐渭墨葡萄图局部
墨葡萄图是明代高水平写意花卉的代表作品,也代表了徐渭的写意花卉的风格以及个性。墨葡萄图长有116.4厘米,宽有64.3厘米,以纸本、墨笔作为此画的材料。现在,该画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徐渭在画墨葡萄图的时候,已经尝尽酸甜苦辣,对人世间的一切也都不在有任何的期待了,自知怀才不遇,将自己的愤懑发泄于诗书画中。墨葡萄图也蕴含了他的苦闷之情,以及晚年不得志的失落之感。在墨葡萄图中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天池”就将徐渭的情感抒发到了极致。
墨葡萄图中,一枝垂挂的葡萄藤上,果实挂满了枝头,让人垂涎欲滴。以大块大块的水墨点汇成了葡萄藤茂密的藤叶。感觉画者只是在纸上自由自在的徜徉,随心所欲。虽然画的每一笔都显得那么的不经意,自由洒脱,却恰如其分,既显示了画的极高艺术效果,又让人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徐渭又把他的画与他的诗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碰撞,尽情的将心中的郁闷,寄托于墨葡萄图中。墨葡萄图极高的艺术价值,令世人感叹,徐渭传世的画作有很多,墨葡萄图就是徐渭传世画作的代表作之一。明朝书法家徐渭故居在哪里
徐渭是浙江绍兴,在绍兴的前观巷有一条清净悠长的小弄堂,小弄堂一直延伸至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就是明代书画家徐渭的故居。
徐渭故居
走进青藤书屋,就能看到一个不算大的院子。院子的墙角处,种着些竹子,竹子在风中摇曳。在竹子对面的一边,又有芭蕉、石榴等等。虽然只是些平常的花花草草,但就是院子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风雅、舒服的感觉。
慢慢往里走去,徐渭的书房就出现在眼前。屋内的摆设尤为简单、平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屋内的书桌上,放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正对门的墙壁上,最上方的匾额上写着“青藤书屋”这四个大字,徐渭的画像悬挂在匾额下方,在画像的两边挂着一幅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在书房的后室,原本是徐渭住的房间。现在,成为了放置徐渭书画的地方,摆放了很多徐渭杰出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令世人惊叹的经典作品,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访问者一睹徐渭的才华。
徐渭一生命运坎坷,穷途潦倒,怀才不遇,让徐渭愤懑不平,只能寄感情于诗词画中。其实,原本书屋并不叫青藤书屋,青藤书屋是陈洪绶所题。原本徐渭对他的书屋称为榴花书屋。在徐渭死了50年以后,画家陈洪绶因为欣赏徐渭,就将徐渭的故居修理了一番。陈洪绶在徐渭的故居还居住过一两年。徐渭的对联反映了什么
古代有很多在艺术方面有极高成就的人,但能够像徐渭一样的人,却是极少的。徐渭在世时,一生寂寞,死后,才多了那些顶礼膜拜之人,徐渭的一生算是可怜的。
徐渭作品
徐渭自幼聪慧过人,关于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难题的民间故事数不胜数。很多人知道的是徐渭的书画,也有人很欣赏徐渭的诗,但是很少会有人会提起徐渭的对联。徐渭在对联上的造诣,与诗书画相比,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徐渭在晚年的时候,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后代的书房中,希望后世的后辈们,在学习上,能够跟对联一样。这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渭的后辈们看到这副对联,都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不知道徐渭想要告诉他们什么。徐渭提示他们在仔细读读,好好想一想其中的道理。终于,徐渭的一个孙子知道了徐渭想要告诉他们:年少时,要珍惜光阴,好好学习,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徐渭听了孙子的讲解很是高兴,捋了捋胡子,面带微笑。
除了以上的这副对联,徐渭还为很多地方写过对联,其中也不乏一些有名的地方。徐渭曾为杭州凤凰山城隍庙写过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徐渭的对联,除了可以欣赏到对联本身的文学价值,还能看到徐渭书法的笔法苍劲有力,也可以看到徐渭的性格:倔强而孤傲。明代徐渭是一个怎样的人
徐渭出生于明代正德十六年,绍兴府阴山人,字文长,号天山池人。徐渭是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极高的才华,让他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徐渭涉略的领域很广,但徐渭在每个领域的成就都是不容小觑的。
徐渭画像
徐渭在美术上的成就,不用说,很多喜爱徐渭的人都知道,徐渭开创了青藤画派。徐渭的水墨写意画气势磅礴,而又充满自由自在,不被拘束,让他成为了水墨写意画的大师。徐渭在绘画上的技巧,在继承前人的画法技巧上,又有新的突破,让自己的笔法更加多变,让人无法捉摸。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将画又推向另一个高潮。
徐渭是书法家,在徐渭的画作上,就能欣赏到徐渭的书法,徐渭将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一样,极为熟练,功底也很深厚,放纵不羁。徐渭将书与画相结合,可以说是画中有书,书中有画。
在戏剧上,虽然不及书与画的成就,但是戏剧上的创作也算的上是突出的。徐渭在创作戏剧时,追求人物的本色,不需要太多外在的东西。徐渭的戏剧创作,在戏剧领域有很重要的意义。
徐渭一生坎坷,晚年更是凄凉,他的怀才不遇,让他将郁闷之情寄托到书画诗中,从而让他有那么多的传世之作,成为经典,流芳百世,也让艺术领域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
明朝书法家徐渭字画的价值
徐渭出生于明代的阴山,今浙江绍兴市,号天池山人。明代是字画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因此,在明代就有了很多种派别,徐渭则属于青藤派。徐渭在当时就与解缙、杨慎共同成为明代的三大才子。
徐渭牡丹图局部
徐渭也凭着自己的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字画技巧,成为了明代拥有最高成就的水墨写意画大师。徐渭的水墨写意画与其他的相比,更是独树一帜,开创了水墨写意画的新风。徐渭的水墨写意画不拘泥、将画中的一切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徐渭的水墨写意画也并不只是单单追求外表的模样,更注重绘画者内心的感受。也正因为徐渭追求的不只是表面,而是内在,所以徐渭能够成为独领风骚的开创者。
对于徐渭来说,他的水墨写意画,并不是他最喜欢的,他自己最得意的要属他的字了。在明代不只画家很多,书法家也有很多。明代的书法在原有的书法上又有了新的进步,所说各个字体,都会有比较杰出的人物,但是草书却是在明代有更大的成就。徐渭最擅长写的字体正是狂草,他写的狂草一般人都看不懂到底写的是什么。虽然别人不了解,他自己却乐在其中。在徐渭自己的每一副画上,他都会为之题诗一首,来展现他的才能与书法的技巧。
徐渭的字画流传到了现在,看过的人无之不感叹不已。在现在的市场上,徐渭的每一副字画都能拍卖到一个很高的价格。明朝书法家徐渭生平简介
1521年,徐渭在绍兴府阴山出生,1593年在绍兴逝世。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为文长,号天池山人。他是诗人、文学家、戏剧家等等。
徐渭画像
在徐渭出生没几月,父亲就因为生病去世了。可能是因为父亲早早就去世了,徐渭聪慧而又早熟,六岁就开始学习唐诗,八岁学习时文,十二岁学习琴艺,十五岁学习剑术。徐渭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失败。在二十岁那年才考中了秀才。在这之后,又一直参加乡试,屡屡落榜,直到考到了四十一岁还是没有考中。在科举考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徐渭很受打击。
虽然在科举的道路上,徐渭不是很顺畅,但是徐渭因自己的才能,被当时的总督南军务的胡宗宪招收,做文书一职。这一时期,是徐渭一生中最好的时期,胡宗宪也很器重徐渭。胡宗宪因某些原因被捕,徐渭也因为胡宗宪被捕,被迫离开了总督府。
在连年考试不中,以及徐渭自己性格偏激的原因,徐渭在一次狂病发作中,将妻子杀死,被关入牢房中。徐渭在一些比较有声望的朋友的帮助下,以及万历皇帝即位大赦天下的机会中,被放出了牢房,这个时候徐渭已经有五十三岁了。
徐渭晚年穷途潦倒,因为年轻时不屑于置办产业,到了晚年只得以靠卖字画生存。徐渭手头宽裕一些了,就不肯再作字画,这也导致了徐渭在生病后,不能常常作字画时,生活更加贫困了。1593年,徐渭在病痛和贫困中去世,终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