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华考古 王炳华让考古接近普通人

2018-04-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炳华近年来一直在做着一种努力:让考古走近普通读者.尽管这种尝试遭到不少同行的非议,但他仍然乐此不疲.考古,本来是应该与人们联系得最为密切的学问,它研究的是既往人们的实际生活遗存,而这些足以令读者产生浓厚兴趣.但好像一开始,考古学科就成了与人们距离十分遥远的殿堂.这实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分析的现象.究其原因,考古学者们往往只用规范得普通人难以了解其究竟的专业语言介绍自己工作的过程和发掘的文物特征,而不习惯跳出专业人员间交流的框子,走到普通人中间来,具体.形象地介绍自己的发掘对象及出土文物中所积

王炳华近年来一直在做着一种努力:让考古走近普通读者。尽管这种尝试遭到不少同行的非议,但他仍然乐此不疲。

考古,本来是应该与人们联系得最为密切的学问,它研究的是既往人们的实际生活遗存,而这些足以令读者产生浓厚兴趣。但好像一开始,考古学科就成了与人们距离十分遥远的殿堂。这实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分析的现象。

究其原因,考古学者们往往只用规范得普通人难以了解其究竟的专业语言介绍自己工作的过程和发掘的文物特征,而不习惯跳出专业人员间交流的框子,走到普通人中间来,具体、形象地介绍自己的发掘对象及出土文物中所积淀的历史文化。

而实际上,摆在文物陈列柜中的盆盆罐罐,为什么是这么一个样子,形成这样一种组合?装饰它们的图案,为什么是如此形象,其中蕴含怎样的思想?它承继着怎样的传统?又给稍后人们怎样的影响?……大量类似的文物知识都迫切需要考古工作者用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广大普通读者传递。

王炳华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一直在为此而努力。还是在40多年前就读北京大学历史系时,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便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一个好的历史学者,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会用优美的、人们喜爱的、读来亲切的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王炳华在历时40年的专业生涯里,先后发现、发掘罗布淖尔古墓沟、哈密五堡、天山阿拉沟和呼图壁生殖崇拜岩画。他曾5次进入楼兰,持续7年主持中日合作的沙漠古址——尼雅的调查、发掘,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新疆青铜时代、楼兰早期文明、生殖崇拜、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塔克拉玛于沙漠城镇废弃的内在制因等一系列备受学术界关注的观点。

王炳华堪称是新疆考古界的全才。在新疆考古界,有的专家终身研究岩画,有的致力于古代陶器,有的潜心石窟艺术,而王炳华的研究内容却几乎涉及新疆所有的考古领域。

在繁忙的专业研究之余,王炳华致力于考古知识的普及,并写出《吐鲁番古代文明》、《新疆古尸》、《访古吐鲁番》、《沧桑楼兰》等许多备受广大读者喜爱的著作。

王炳华坦言,写出令读者喜爱的考古文章并非易事,这要比撰写专业考古报告至少要难上一倍。

但王炳华的这种努力在业内人士中褒贬不一。有的人称王炳华干的是副业,认为写好专业考古报告才是真本事。

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作祟,王炳华去年3月将《沧桑楼兰》一书奉呈到读者的面前后,尽管他在书中发表了不少其他学者没有谈及的观点,并且印出的5000册书短短一两个月内便告售罄,但由于这本书没有专业考古书籍严肃的面孔和一二三四的罗列,不少亲友都对他好心相劝:“再也不要以十分有限的精力去写这类文字了。”言外之意,王炳华写的这本书不是学术专著,也难登大雅之堂,自然不会被学术界认同和关注。

面对这些好心相劝,王炳华有时也感到淡淡的悲凉,不知说什么才好。但是,每当想起越来越多的文物古迹经过他的文字介绍已被普通读者所熟知,越来越多的考古新观点经过他的文字描述已转化为便于人们吸收的营养,王炳华便再度鼓起写出更多、更好为读者喜爱的考古文章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