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希贤邓小平 中央首次为邓小平立传 邓小平“文革”期间部分文稿首次披露
中央首次为邓小平立传 邓小平“文革”期间部分文稿首次披露(1)_科技频道_光明网
中央;首次;邓小平;立传;邓小平;文革;期间;部分;分文;文稿;首次;披露
滚动读报
■本版文字整理许颜李若愚,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本版图片选自《邓小平传(1904-1974)、《邓小平传记》
【编辑人语】
公元201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辰110周年。20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诞辰,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出席座谈会。
这段时间以来,中国进入了“纪念邓小平时间”。
经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文集(1949-1974)》和撰写的《邓小平传(1904-1974)》,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三卷本的《文集》编入文稿406篇,80余万字,其中的大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开发表。邓小平“文革”期间的部分文稿,首次对外披露。
《邓小平传(1904-1974)》一书则分为上下两册,这是官方首次为邓小平立传。该书称,促使毛泽东重新起用邓小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邓小平在被打倒之后,始终没有消极应对,而是积极地频繁地用书信的方式保持着与毛泽东的联系。书中引用的毛泽东、邓小平书信往来,其中部分首次公开。
邓小平一生经历“三起三落”。1966年“文革”开始后,邓小平被打倒,是为“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第二起”。本次出版的《文集》和《邓小平传》,时间都截止于1974年,即“第二起”恢复工作后。
三联出版社推出的《邓小平时代》,则是82岁的美国学者傅高义倾10年心力完成的著作,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进行了全景式描述,英文版曾被《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等西方著名媒体评为“2011年最佳图书”。傅高义是哈佛大学的资深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
本期热读,我们从这三本书中节选部分内容,以此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邓小平的父亲母亲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曾改名邓希贤。一九○四年八月二十二日(清光绪三十年七月十二日)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州望溪乡姚坪里(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一个小地主家庭。
邓小平的家在广安县城北面约七公里处。这是一座有着典型川东北民居风格的农家三合院,坐东朝西,当地人称“邓家老院子”,历经邓小平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三代才盖成这样的规模。
邓氏家族在广安世代繁衍,邓小平是第十九代。
邓小平的祖父邓克达,勤劳、俭朴。祖母戴氏会纺纱织布。传到邓小平父亲手上时,有一百二十挑谷地。后来,他的父亲又新置了一些地,到邓小平出生时,已是一个拥有二三百挑谷地的小地主了。
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字文明,生于一八八六年,出生时父母都已年过四十。邓绍昌十二岁时,父亲病逝,母亲独自挑起持家的担子。她省吃俭用,想方设法让儿子念书。但是,由于时局动荡不安,邓绍昌在成都法政学校只念了一年多时间,便回到老家务农。
邓绍昌先后娶过四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张氏,婚后不到两年就去世了。第二个妻子淡氏,生三子二女,长女邓先烈,长子邓先圣即邓小平,次子邓先修即邓垦,三子邓先治即邓蜀平,次女邓先珍(十岁时病死)。淡氏于一九二六年病故。
第三个妻子萧氏,生子邓先清。第四个妻子夏伯根,是嘉陵江上船工的女儿。前夫病死后,她带着一个女儿邓先芙改嫁邓绍昌,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邓先蓉(十多岁时病死),小女儿邓先群。一九四九年邓小平和刘伯承率军解放重庆后,邓小平把夏伯根从广安老家接到重庆同住。她从此和邓小平一家生活在一起,直到二○○一年去世。
邓绍昌有一些文化,特别是在成都接受过一些新式教育,见过世面,加之为人豁达、讲义气,经常参与一些“场面上的事”,在当地算得上一个小有名气和影响的人。早年,他曾参加当地民间帮会组织——“哥老会”(在四川又叫“袍哥会”),在协兴场的“袍哥会”中先后当过“三爷”、“掌旗大爷”(即头领)。辛亥革命时期,他率众参加过广安的武装起义。
邓绍昌对孩子们很严厉,甚至有点苛刻,动辄打骂,孩子们都很怕他。但他有胆有识,有维新思想。他对孩子们寄予很大的希望,为了能供儿子读书,不惜卖掉田地。他力主把邓小平送到国外留学,希望儿子能有大的出息。邓小平在法国参加革命活动后生活窘迫,他卖谷子、卖地寄钱接济。邓小平寄回来的一些宣传革命的书刊,他也帮着收藏。
多少年后,邓小平在谈到父亲时说了四个字“进步党人”。他的弟弟邓垦是这样评价父亲的:“他属旧社会的人,有旧社会的一些坏东西、坏作风。但他对旧社会不满,对我们兄弟俩参加革命,一直采取支持、拥护的态度,从来没有反对过。”(访问邓垦的谈话记录,199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