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国恩文学史 袁行霈、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精心整理笔记

2017-07-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

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10篇。“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边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赋、比、兴是《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比较大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他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时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2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3 《春秋》: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以记事为主,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时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它对后代的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4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家。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5 《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的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王卿大臣等各类人物的活动。

6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后得33篇,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鉴于此书的性质,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7 《孟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反映了他的思想学说,(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

8 《庄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原有52篇,现仅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在统一中略有差异,大体上反映了庄子的观点。

9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和南方巫官融会、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 文化的结晶。

10《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

11 《九章》: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颂》《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作品。《九章》只是表明作品的实际数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九章》的作品分别创作于屈原生活的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主题与《离骚》近似。

12 《九辩》:《九辩》之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天乐,宋玉写的《九辩》只是袭用古乐之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