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敏詹天佑 《詹天佑》一课后和贾志敏、吴琳的互动

2017-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观摩课<詹天佑>与北京的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和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一场互动研讨.贾志敏:张祖庆老师很年轻,但很有经验.虽然用了50分钟上这堂课,但一点儿不感觉

观摩课《詹天佑》与北京的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和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一场互动研讨。

贾志敏:张祖庆老师很年轻,但很有经验。虽然用了50分钟上这堂课,但一点儿不感觉到累,我们还想继续听下去。 《詹天佑》是一篇老课文。早在五十年代,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就教过它。现在看到这个教材,感觉在弘扬民族精神的时候,教这篇课文,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

我对张老师这堂课总的评价是16个字:充满激情,设计精心,驾轻就熟,行云流水。 看得出,张老师上这堂课前,把整个的历史背影摸得清清楚楚,了解得明明白白。

所以,他课上充满了激情。这种认真钻研教材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整堂课张老师无痕地衔接,无痕地过渡,非常自然。一开始打出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比如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投入几千万,却不愿修铁路。

还有帝国主义要看中国人笑话等史实,我们在座的老师不知道,学生更不知道。课件一出,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而结尾戛然而止。留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整堂课设计精心,如诗如歌。 这篇课文很难讲,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没有生动的例子,对詹天佑的言行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描述,再加上许多乏味的专业名词,詹天佑的形象不丰满。

学生读起来很枯燥。但张老师却利用自身丰富多姿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把这堂课调控得很好。 还有八个字,想和张老师商榷:“严肃有余,宽松不足。”一堂课,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什么都懂了,什么全明白了,研究问题、商讨问题的场面太少了。

吴琳:张老师的课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机尾号是4468的朋友发来短信说:“张老师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真是太妙了。” 《詹天佑》是一篇老课文。通常,老师们在讲到4、5、6自然段时,会遇到很多难点不好突破。

今天,我们看到张老师用了一些简单的课件,通过课件演示、动作演示,轻而易举地就让学生理解了。 比如:“从两头向中间凿进的办法”用了两个形象的箭头,“中部凿井法”,几个工作面的问题,也通过六个白色箭头的课件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特别是教材中关于“人字形线路”的那段描述,张老师让学生用话筒当火车,沿着老师画好的路线“走”一遍,很快弄懂了其中的意思。 对这个教学环节,现场听课的老师不断发来短信发表自己的看法。 手机尾号是0525的朋友具有代表性,他说:“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人字形铁路,本人认为学生应自己研读理解,张老师没有让学生读就直接演示,这样处理好吗?”

张祖庆:谢谢提问的老师。我刚才对吴老师说,我愿意回答最尖锐的问题,越尖锐我越高兴,这是帮助我成长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对4、5、6自然段,我根本没有把它当难点处理。为什么呢?我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第一,《詹天佑》这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离学生比较久远,还加杂着一些比较难懂的铁路建设的专业术语。

让今天十一二岁的孩子完全理解那么深奥的文本,有没有这个必要? 第二,让学生自己去读懂,还是借助于课件让他们去弄懂?我想,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我认为不必让每一个孩子都弄懂的问题上,那么,对学习,我觉得是一个浪费。

我觉得我们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听说读写上。我一直以为,语文课要上得简约而大气,有时候该舍则舍,有些常识课可以讲清楚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在语文课上解决呢? 此外,我一直追求“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语文教学风格。

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的艺术,颜真卿《祭侄帖》中的“飞白”,音乐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都留下了一个个让人遐想的空间,给语文教学一个美丽的遐想空间,这有何不好呢?(掌声)

吴琳:张老师,教材中的难点是对学生来说的,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谁“认为不认为”呀!课件是教师做的,不是学生做的,你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给学生配个课件给学生演示呀!学生怎么能够自己读得懂一篇文章呢?你可能觉得这里不是难点,但学生读起来,如果不借助你的课件,是会有困难的呀!(掌声)

张祖庆:我觉得在“人字形线路”这一段,学生看课件已经完全弄明白了,就没有必要再深究下去。至于几个工作面的问题,我曾经试过让学生自己去画图,结果很多同学画得乱七八糟,他很难理解。我用课件这么一演示,他弄明白了,如果有机会再去看那些文字,就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笑声)

吴琳:但问题是课件呈现的内容是教师读懂的呀,并不是学生读懂的呀!如果学生自己去画,即使乱七八糟,正展示了他们学习、思考的过程,我们上课是要结果,还是要过程呢?你不觉得这是教师在代替学生读书吗?(掌声)

张祖庆:我们的语文老师不要有一种狭隘的文本观。我以为,只要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什么都可以是文本。视频是不是文本?课件上呈现的话是不是文本?音乐,图像等很容易感染学生的东西,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这是不是文本呢? 吴琳:我的意思是,老师在课上如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读懂,而不是看老师的课件看懂。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呢,贾老师?

贾志敏:课件是个好东西,是帮助我们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手段,但它不是教学的全部。我的意见是,该用的时候用,可用可不用的时候,不用。张老师在讲到开凿隧道的方法和“人字形线路”时用课件演示,他认为这样一讲就清楚,不用耽误时间,我感到也未尝不可。但其他老师不用媒体,而是通过让学生认真研读,自己作画,自己理解,也没什么不可以,我过去就是这么教的。我感到手段可以多种多样,达到目的就可以。

吴琳:贾老师,我还是认为应该先让学生好好读一读,读过之后再像您说的那样让学生自己先画一画,看看他自己能够读懂多少,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您刚才说的“需要用的时候”再把课件展示给他看,看明白以后再去读读文,我想这样,是不是对学生学习阅读更有帮助呢?

张祖庆: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观点。(众笑) 首先谢谢德高望重的贾老师,对我的课整体上的肯定。我一直是听着贾老师的课成长起来的。今天能够得到贾老师这样零距离的点评,我真的很感动,也很高兴。在贾老师面前,我永远是个学生,所以,学生讲错了话,就全当是交了一份糊涂的作业。请贾老师批阅。(众笑) 我觉得一堂课,手段要为目的服务。我这堂课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理解那么艰深的专业术语,所以我就这样轻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