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炸桥 守护那段“炸桥”记忆 茅以升助手儿女写书讲述钱塘江大桥炸桥抗日始末

2017-05-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自己不能说是钱塘江大桥的专家,但掌握的资料许多是别人所不知道的.现在我都快80了,有责任将这些资料公布于世."来光明希望趁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各界再次

“自己不能说是钱塘江大桥的专家,但掌握的资料许多是别人所不知道的。现在我都快80了,有责任将这些资料公布于世。”来光明希望趁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各界再次聚焦钱塘江大桥炸桥抗日始末的机会,能推动书稿顺利出版,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这段历史。

前不久,以钱塘江大桥炸桥为背景的话剧作品——《激辩38天》在杭城上演,把不少杭州市民重新带进那段不能忘却的抗战记忆。

今年正值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建80周年,记者寻访到建桥时茅以升的得力助手,钱塘江“水文参谋”、建桥监工来者佛的后人,他们详细讲述了钱塘江大桥为抗日仅通车89天便炸毁的前前后后。

从小耳濡目染大桥故事

今年78岁的来光明和70岁的来小兰兄妹,从小听着钱塘江大桥的故事长大。

“九一八”事变之后,1933年,浙赣铁路和沪杭铁路均已通车,可中间的钱塘江却硬生生地把浙江省分成两半。不仅影响了一省的交通,连全国国防都受影响,当时的浙江建设厅下决心要在江上建桥。

杭州人常说“钱塘江无底”,该江江面宽阔,涌潮凶猛,江底石层上流沙覆盖,深达40多米。要在钱塘江上造桥谈何容易?

“这座大桥的建成是历经‘八十一难’的。”连茅以升也在回忆录里写道。

1935年4月,大桥正式开建,但因缺乏对变幻莫测的钱江潮的了解,工程接二连三遭遇挫折:先是打桩机船“多德号”因台风沉没,继而一只600多吨的沉箱被钱江潮冲得在桥址上下游10多公里的江面上来回“游走”。

来光明回忆,父亲来者佛从小在钱塘江边长大,对水文颇有研究。钱塘江大桥动工后,来者佛在当时的《浙江新闻》报上连续发表了7篇《钱江水势与钱江大桥关系》的系列文章。茅以升看到后,喜出望外,上门请他担任建桥监工与水利参谋。

之后,茅以升和他的团队克服了80多个重大难题,仅用两年半时间,工程人员就在急流汹涌的钱塘江上建起了这座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

“父亲亲眼看着大桥炸毁”

“钱塘江桥”四个字中,有金有木有水有土,偏偏没有火。建桥时,茅以升就曾出过一个对联。上联是,“钱塘江桥,五行缺火”。而下联至今仍未有人对出。

“五行缺火”,没想到战火真烧到杭州来了。

1937年9月26日凌晨4点,钱塘江大桥在国家危难时刻建成通车。11月5日,日军登陆金山卫,上海遭受两边夹攻,形势非常严峻,通往南京的铁路已经不通。3天后,上海失守,杭、嘉、湖等地的难民越来越多地涌入杭州,形势危急。

11月17日,钱塘江大桥公路面开通,仅这一天有10多万难民从桥上逃难而去,逃难一直延续到12月23日下午5点多大桥被炸毁为止。据统计,在开通的短短89天时间里,就有数以百万计的生命通过钱塘江大桥而得救。

然而,逃难的人群里没人会想到,在这一座救命的大桥下面,此时此刻已埋好了1040公斤随时可以起爆的炸药。原来在11月16日下午,南京工兵学院的丁教官奉军方命令携带炸桥用的炸药、雷管等爆炸器材来见茅以升,要茅以升协助军方在11月17日完成炸桥任务。

“茅以升对我父亲说:‘这是一项绝密的任务,必须你亲自在场指挥。’接此命令后,我父亲一步不离地在现场督工,直到任务完成。”来小兰说。

“建桥、炸桥、修桥,我父亲都全程参与了。”来光明补充说,1937年11月16日,来者佛负责亲手放置炸药,而大桥14号桥墩的炸药洞,也是当初由他亲自负责施工。

1937年12月23日下午5点多,随着几声巨响大桥被炸毁,钢铁巨龙应声倒卧在滚滚江水中,而此时,来者佛就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切。

写下15万字

只为更好地纪念

2012年,75岁的来光明开始自学电脑打字,打算把钱塘江大桥在抗战中的故事记录下来。如今,这本题为《钱塘江桥建桥、炸桥纪实》的书稿已前后改了4稿,并于去年底完稿。

“全书共分18章计15.4万余字,内容根据父亲生前所留资料以及父亲和前辈亲友生前口述汇总、整理所写。我们绝不能忘却那段历史。”来光明说。

在造桥过程中茅以升都遇到了哪些危险?桥造好以后,有哪些人参与了大桥的炸毁?炸桥时茅以升是否亲自在场?大桥炸毁前后茅以升都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关于钱塘江大桥的疑问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我们将每一稿都交给茅以升的小女儿茅玉麟审读。也得到了她的认可。”来小兰说,茅玉麟比她小3岁,每次来杭州,两人都要见面聊很久。父辈们在钱塘江大桥建桥过程中所结下的深厚友谊,如今延续到了这一代。

来光明希望趁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各界再次聚焦钱塘江大桥炸桥抗日始末的机会,能推动书稿顺利出版,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