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王富玉 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不怕贵州穷就怕全国不富

2017-10-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21世纪>:相比周边地区如云南和四川,贵州文化产业的优势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     王富玉:据统计,2005年,贵州文化产业占

    《21世纪》:相比周边地区如云南和四川,贵州文化产业的优势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     王富玉:据统计,2005年,贵州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仅为1.

5%,落后于全国2.15%的水平,更落后于周边省区市4%-5%的水平。     相比周边地区如云南和四川,贵州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于,资源和环境没有受到大的破坏,没有过度开发,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保存完好,且特色突出,比较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观念还不到位。

没有把文化旅游业当作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培育。“喊的多,做的少”,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不够。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还比较小,产业发展方式粗放,文化企业综合实力不强,文化资源利用率低。

三是文化产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四是抓文化市场开发的力度不够。近几年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上看,促销力度不够,产品与市场仍然脱节。五是人才缺乏。     《21世纪》:贵州准备如何改进?     王富玉:改革是根本的出路。

投资不足是制约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瓶颈之一。发展文化产业,单靠政府投资是不现实的。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采取措施着力改革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运用资本运作方式,逐步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在人才资源方面,我们首先要采取措施吸引省外、境外的高端人才。

安排必要的资金,加大创意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     《21世纪》:发展文化产业,不得不面对体制改革。目前贵州文化体制改革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王富玉: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指出,“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发展”。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2006年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我们采取“两手抓”政策,一手抓“旧城改造”,即从条件相对成熟的文化单位入手推进改革,增强活力、盘活存量;一手抓“新区开发”,拓展新的空间,催生新的文化企业,扩大增量。     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巧用“两手”,使之共同发力,从而推动贵州文化产业率先实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