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日记中的杭州西湖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是清代著名学者,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他有一本日记残稿,仅一卷,一万余言,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游沪杭时所作。这里拟转述一下《日记》中有关杭州西湖的一些记载,或可由此略见晚清时西湖风物之一斑。
西湖美食
俞曲园寓居西湖时,前来馈送食物的人很多。曲园在《日记》中说:馈食物者虽众,而概不可书。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每日记录下来,日记就会变成“酒肉账簿”了。可是曲园对于西湖美食,毕竟不能忘怀,因此在《日记》中仍屡屡记载涌金门外三雅园豆腐干、岳坟烧饼、楼外楼醋溜鱼等佳肴美食。现在涌金门外早已没有三雅园,岳庙附近也无美味的烧饼,代之而兴的是天竺豆腐干和吴山酥油饼。至于楼外楼的醋溜鱼,则仍驰名遐迩,为游者所艳称。
西湖莼菜,也算一味美味,但不为曲园所喜。这是有原因的。《日记》中说:“连日陈子宜与秦散之来,吃毛笋大佳。散之问:君齿牙尚能食笋乎?余曰:吾能食笋,不能吃莼菜。问:何故?余曰:吾残牙零落,仅存八枚,而上下不相当。莼菜柔滑,入口不能捉摸,不如此钝根犹可咀嚼也。……因口占一诗云:尚堪大嚼猫头笋,无可如何雉尾尊。吾齿居然仲山甫,刚柔茹吐不同人。”他把莼菜称为“雉尾尊”,对之无可如何,可见曲园晚年生活之一斑。
湖上高僧与“三六桥”
曲园寓居西湖的时候,来客盈门,不胜其扰,乃于客座悬一联曰:“止谈风月;不具衣冠”。来客中有个蒙古人,号六桥。《日记》说六桥“年十七,袭三等轻车都尉。喜为诗,有《可园诗抄》。人以其‘三’字为姓,配号而呼之曰‘三六桥’。余戏以‘桥’字韵成小诗调之曰:‘里外湖堤两六桥,相传一十二条桥,诗人别有六桥在,三六居然十八桥。’”
上述这位三六桥,汉姓张,后来成为清末官场中的名人。光绪二年(1876年)出生于杭州旗营,后历任杭州知府、洋务局总办、北京大学提调、归化城都统、库伦办事大臣。辛亥革命后,他改任盛京副都统、东北边防司令部参议。此人可以说是个达官,现在还有人记得他,却并不是由于他的官运亨通,而是为了他曾收藏过颇与今传本《红楼梦》不同的《石头记》百一十回本(即传说中的真本《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