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念为何转不了正 “爱心妈妈”缘何“转不了正”
5月17日,记者再次找到“爱心妈妈”杜建玲,从杜建玲处得知,从建院到现在8个月的时间里,爱心托养院一直是“黑户”,相关手续一直没办好。
杜建玲拿出了一张表,这是2010年9月份爱心之家托养院成立之初,她找到兰山区教育局要的一张表。记者看到,这是一张民办学校办学申请报告,对于病残儿童的托养,仍按照“正常办学”的标准来执行,申请报告第八条注明:应该写明学校的校园校舍面积、建筑结构和办学环境、配置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办学的开办资金来源、数额。
“爱心之家”的教学条件基本达不到这一标准要求。“我已经没有底气再去跑手续了,没有资金来源,仅凭个人力量太难了!”当记者提出陪杜建玲再去教育部门咨询办学条件时,杜建玲直摇头。 “我现在就像和尚化缘一样,到这里求点,到那里要点!”杜建玲告诉记者,虽然感觉有些难为情,但为了孩子,她一直在坚持。
“没有资金,就不能扩大校舍,增添康复器材,也不能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杜建玲向记者强调说,“我现在是把爱心之家当事业来做,不是做买卖,如果有人肯出资,我可以不收孩子的托养费。” 相对办学手续,杜建玲关注更多的是资金和孩子。杜建玲对未来感到迷茫,如果这些孩子流入社会,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资金问题是民办特教学校最大的难题
“针对脑瘫等病残儿童,个人办特教学校,教育局这一关就卡住了,对于民间特教学校,原则上是不鼓励的。”临沂市残联宣文部张科长说。
据介绍,临沂目前有七八家特教学校,公益学校只有两三家。临沂市目前还没有脑瘫患者、自闭症患者等的数据统计,但是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张科长说,脑瘫、自闭症患者一般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通过正规的医学治疗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其他残疾儿童则安置在公益的特教学校。
每年,省市两级对于病残儿童都有救助资金,但名额有限,去年全市分到500多个名额。“脑瘫患者省市每年各救助2400元,智障患者每年各救助1200元,自闭症患者每年各救助2400元。”张科长说,这些钱一般直接拨给有实力的、正规的、公益的康复机构,而不会给患者家庭,避免救助金不能用到病残患者身上。当然,政府救助资金不可能拨发给民间特教学校。
对于个人办特教学校,张科长表示说,没有雄厚的资金来源与支持,民办特教中心很难有出路。事实上,很多民办特教学校很难找到投资人。另一方面,民间特教中心的教学条件较差,不能对病残儿童起到科学的康复作用。
目前,民办特教中心陷入尴尬的困境,有多方面的原因。“病残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大都家庭比较困难,因此,收费难度大。不盈利,就没有资金来扩大规模或增加康复设备,长此以往,特教中心又赔不起,这是当前民办特教最大的困难。”张科长说。 杜建玲说,很多病残儿童的父母对于孩子很冷漠,这让她很揪心。如果爱心之家解散,她担心会有一半以上的托管孩子会面临自生自灭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