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陆小琴 陆小琴:盈盈一核藏琴音
一曲好的旋律就像一件好的核雕作品一样,一个是愉悦一天的时光,一个是愉悦一辈子的时光。
古罗马有个音乐般动听的传说:有人用琴声使一堆零散的石头,按照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广场上有序地排列组合成一座宏伟、崇高的建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那月光流泉般的音律便永久性地凝固在这座建筑物上,并化作黄金分割的比例和风韵。
陆小琴的作品也有着音乐的味道。
小琴原来不叫小琴,不过阴差阳错地,后来小琴倒成了大名。她小时候爱好画画,美术成绩经常满分,还特别爱画仕女,同学们都带来纸头求她画仕女,她的仕女比例抓得非常准,神情特别动人,里面似乎有些说不清楚的灵气。
有些人把有些事情干得精彩,那些天才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因素只是很小一部分,看了她的作品,我信了。
1995年高中毕业后,陆小琴先从事苏绣行当,不久就拜当地红木雕刻名家为师,入行前她吃了11年的木雕饭。2006年下半年,陆小琴敏锐地发现,一度沉寂的核雕开始强劲复兴,喜欢挑战自我的她毅然拜在核雕名师许忠英门下,尝试起了核雕加工。
拜师后的陆小琴立刻显示了她的与众不同,普通人一般要先练一个星期到十天的刀工,再学两三个月才能雕成罗汉头像,可心灵手巧的陆小琴第一天就雕成了,之后,又花了一个月时间,就做出了核舟,让师父也大加赞赏。
之后,天性聪慧的她自觉不自觉地把刺绣和木雕上的技法慢慢和核雕刀法相互融合,她还另辟蹊径,在传统的十八罗汉、财神、弥勒、童子等题材外,创新了主题系列,她雕刻的观音和如来,比例和线条奇准,而且雕刻的难度让人心服口服。
她的十二生肖守护神,三十三像观音、金陵十二钗、八宝观音、八仙、二十四孝、三人行、敦煌飞天等题材也是广受欢迎。短短几年间,她成为了中国山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江苏艺博杯金奖等奖项的常客,可谓是核雕艺术圈里的“大满贯”得主。
一粒米见大千世界,一枚核尽人世烟云。那天,看了陆小琴的作品我心中一动:雕刻与音乐的灵魂同是一种美的节奏。
细观小琴的佳作,作品中好像有一股节奏扑面而来。那是一种气势,一种力度、一种 激情、一种和谐自然、流畅明达的美。
且看那带有点禅意的作品《若禅》,这是一个单核作品,用残荷来体现禅意,高镂空的莲花上还雕刻了一只蜻蜓。人观此作,顿感躁意全无,清凉入定。不必染柳烟浓,不必香车宝马,水乡风物,只需童真一片,似乎是淡淡的昆曲水磨调,不着人间一丝烟火气。
而陆小琴获得山花奖的核雕《二十四孝》,也是无比精妙。一段朽木,仿佛从远古中漂来的船只,廿四颗果核,犹如雄立甲板的勇士,每一位勇士,每一只故事,表现和叙述着传统的理念,在中华文化的大河中,闪烁着那个时代的光彩。变传说为现实,化腐朽为神奇,像是江南的丝竹,各有各的性格,却又那么的和谐,那么地圆融。
陆小琴喜欢静,前年创作的《荷塘私语》,就是体现了她的这种安静心。行得春风,做得夏雨,如群山万重,如芳草天涯,更有那几丝神秘,那里有一曲古琴的龙吟,借华夏神工,风前月下,越过千秋。
艺术,是哲学观的外化。小琴娓娓道来,声音一道,未尝不与雕刻相通;音之清浊,犹核雕之气韵也;音之品节,犹构思之间架也;音之出落,犹雕刻之刀法也。
我想,在静夜中创作作品的小琴,心中必有着一首首动人的旋律吧,这作品的旋律感使核雕作品中的各元素,为体现组合变成为和谐的配套,它象魂一样,寄托其中,贯穿在刀法的每个部分中。陆小琴的任务就在于把整体的旋律感分解在各要素中,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她刀下的整体布局,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用刀的轻重、快慢、强弱、提、按、顿、挫、顺、逆等方面无一不显示其内在节奏,一笔一划无不是随着她头脑里音乐流动娓娓而来。
好的作品就是一曲凝固着的音乐,含蓄着的琴声。经历时光的雕刻,总有一些东西会沉淀下来,焕发最耀眼的光彩。这正是陆小琴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怀,她用手中的刻刀,雕刻出温暖醇厚的核雕之声,为你演绎关于美和善的人间故事。
大音希声,琴亦有道。陆小琴,正在核雕时光里凝聚着最美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