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石书画 唯美意境中的大气魄 ——访中国孔子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赵桂栋

2018-04-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山水画历经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后来的唐.宋.明.清,各有其特色.而今,山水画依然很受重视,不少画家在古代山水画的蕴味基础上,又融入了个人情感及现代创新意识,

山水画历经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后来的唐、宋、明、清,各有其特色。而今,山水画依然很受重视,不少画家在古代山水画的蕴味基础上,又融入了个人情感及现代创新意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当今山水画名家赵桂栋便是其中一人。

赵桂栋生在泉城。泉城,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老残游记》中有“家家有泉,户户垂杨”之说,言外之意,泉水养人,是智慧的源头。所谓花前月下垂杨心,便暗含垂杨柳即为柔情的象征,多半是神仙眷侣那般花前月下的好去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生于如此之宝地,便知作为艺术家的他,有着怎样的浪漫情怀了。

赵桂栋自幼爱好绘画,他的这份兴趣,使他踏上了艺术的道路。早年,他曾跟随黑伯龙、于希宁等老前辈学画,得到前辈们的精心指点,画艺大增。在艺术追逐的道路上,因其谦虚好学,无论是临摹,还是受其大家指导下创作,他都勤于苦练。这种不怕苦和好学的精神,受大家爱戴,所绘之作是越来越有大家笔墨的影子。但是,他希望有自己的创新。

后来,由于某种机缘,他曾实实在在叩拜过孙大石(孙瑛)先生,成为正式入室的弟子,还行了拜师大礼的。在绘画专业上,受其真正传授,于他人而言,这是很难得的。如今已97岁高寿的孙大石先生,曾被抓壮丁到台湾,后任对外同胞侨联部部长,国家不少领导人都接见过他,连周恩来同志也不例外。

还记得多少年前的往事,孙大石的画贴在墙上都无人要,如今都是价值不菲了。对于他能成为孙大石的娣传弟子,那是因为孙大石大看中了他的为人和品性,再加上他的勤苦和绘画天赋,还有他一直坚持的信念,这些因素都是孙先生所喜欢的,故而,才有了他们的师徒情份。于此,这为他的艺术之路作了很好铺垫。

赵桂栋在艺术道路的追求上,一直勇于前进,绘画上学得恩师几招,也是正常。孙大石先生曾让他临摹唐寅的画,他便悉心听从,下了苦功夫,吸取古画的精髓,揉和现代山水的特性,在古今绘画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独创。作品即有传统味道,也有学院派风格,更具灵性和美感。用他人的话说,赵桂栋的山水,那是画绝了,比身临其景还要有韵味。当然,气韵生动之特点,用在他的作品中,是很合适的。

他每天都会画画,且内心沉静,不受外界干扰,那是一种定力所致,也可以说修炼到了至高境界。于他的艺术道路上,他一如继往,哪怕舍弃很多,也要努力追逐。放飞思想的自由,追逐潇洒的人生。在那风情岁月的浪漫情怀里,融入着大气魄的艺术人生心境。

赵桂栋作品《傲骨寒香》

雪景中的浪漫情怀

这就是一幅风景秀美的画,画中的一切都是现实元素的重现。画面墨白之处的星星点点,似飘似落的零星雪花,为光秃秃的大地和树木正在用心织锦着雪白的外衣。天空唯恐群山、大地、树木受了风寒,略有迫不急待之意,恨不能让雪花不是飘洒而是扯开胸怀令其裹在内里。

雪,一片一片,终究是下个不停,却依然飘洒而落,如停不下来的舞者,随着单曲循环里的乐律舞动着它优美的身姿。喜欢雪景的朋友,若看到如些美景,大概要令其钩沉心中往事,久久不能释怀吧。

人生得意与失意有时无非如这片白茫茫的雪,下了再停,停了再下,不会始终平稳,令其迷茫,也似有梦幻之意。心境有多远,意境也就有多深邃。除却审美的欣赏眼光,单单感受着艺术家本人的情感,与看其雪景之时,品味酸甜苦辣的多变人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何又在乎失去与得到多少呢?

赵桂栋作品《风雪夜归人》,画家所描绘的是雪景人家的画面。山和树是这幅画的主题,山是远山,树是近树。树的古老,大多有几百年之久。远山峰峦叠加,显得迷远苍茫。在古树、远山的映衬下,还有一个被树与山包裹的村庄。村庄里的或许只有一户人家,而这个人家有一处诺大的院子。当然,也或者说隐士在此隐居,也未尝不是。

当一位智者披着雪悠然归来,踏入门槛的时候,房屋里是否有一位佳人做好了美味佳肴在耐心的等他呢?冬天的寒冷于温暖人心的时刻,一切也将变得暖了起来。雪,历来是文人雅士都热爱的。自古以来,以雪为题材的文章数不胜数,原由是看到雪,就想到了浪漫情怀。而以雪为题裁的绘画,在赵桂栋这里,都成了他作品中唯美的符号。

赵桂栋作品《傲骨寒香》以梅为题材的绘画,更是唯美得很。红色的梅花与纯白的雪浑然一体,给人许多冬日里的遐想。宋人卢梅坡佳句:“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嫣然说明了梅与雪的优点各有不同,却都能引起文人骚阁的兴趣来,似乎少了哪一方,都不成一文。

关于梅花那幅作品,梅的枝杆是粗犷的,厚实且有些弯曲,显然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依然欣欣向荣。作品中以冰蓝色或墨绿色作为冷色与梅红色的暖色相对应,还有墨色与白色对应,远山与近景相互映衬,使其作品中的古梅在冬日里屹立,寻觅着属于她的最美好的一幕。

它沧桑的面容,尽管在寒冷的冬季,却依然不畏惧,把它最坚强的一面展示世人。梅不与百花争艳,独立寒雪之中,它的君子品格与大丈夫气节,令人敬佩。然而,此幅作品,梅的坚强与柔美的雪花融为一体,彰显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作品《梦思故乡雪》,那片挺拔的白桦林,冬日里依然对雪怀有最柔的依恋。不知是白桦林爱上了雪,还是雪有情于白桦林,总之是唯美又浪漫。此情此景,令欣赏者有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感觉。作为北方人的赵桂栋,骨子里是最喜爱雪的。

即为艺术家也为文人的他,爱上雪,对雪情有独钟,是可以理解的。想想看,雪,这个名字听起来是多么柔情,大片大片的雪又是多么醉人的场景。只要是爱雪的人,管他是大人、还是小孩子,谁看到它的到来,无不为之惊呼“下雪了,下雪了。”是啊,下雪了,看这一由幅关于雪的艺术佳作,才正是表达画家本人的执着与柔情万千。

一幅幅雪景作品中,画家用留白和水墨去渲染,描绘出浪漫之景,对于水墨山水画而言,这的确是一个难度。而场景又描绘得如此唯美,在笔者看来,于绘画创作上真正达到了一种至高境界。

赵桂栋作品《风花月夜》,用水墨和留白描绘出了一幅精美大作。又大又圆的月亮高高挂在天空,银光从月亮上反射下来,照耀着有雪的地方。陆地、房屋、树木,都是雪亮的,且带有闪光的,顿时令人分不出是白昼还是黑夜。其中,有一条道是通往房门的,大概是被这家主人给用扫帚清扫过的,为了出行方便罢了。

画家用墨色和阴影,把一条宽厚的小道描摹得那样厚实、沉着,仿佛走在这条道上,是最幸福的事了。小路由近到远,所用墨色与天空的色彩交相辉映,没有任何沉闷感,反而给人一种和谐的味道来。

心境有多远,意境就有多深邃

如果说赵桂栋以前的画作是唯美浪漫,那么而今的艺术作品在此根源上,又方显柔情万千,还不乏透露出一股北方热血男儿的大气魄。赵桂栋的水墨山水之作,所用色彩处不多,大多用墨色和留白,再了了几笔勾勒,方显出简单即为美的意味来。

所谓画品,即人品。从作品的审美角度去欣赏,此情此景,让人流连忘返。从审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该作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而境界如此深远者,无非于画家本人的心境之高,眼界之远所至。况且,能画出美的画面来,能表达得至柔、至真、至善、至美,那么,画家的心灵必是善的,心胸必是宽广的。否则,小家子气的画家,是绝对画不出如此大作的。

作为山水画派的赵桂栋,所作水墨山水,不乏有一股北方男儿的豪气,也不乏有一种南方人的柔情。作为艺术家的他,用水墨勾勒出叠加的山峦,浑厚幽深,宏伟壮阔,其特征无不与他久居北方有关。当他身处山水之中,心中豪情满怀,于笔墨之下一气呵成。

另一方面,因他常去南方写生,看南方柔美的山峦,苍茫蕴籍,方显有容与风流之态,含蓄之美,尽在其中。 赵桂栋的山水画作,意境深邃。那飘渺的浮云,那荡漾的流水,那高耸的山峦,那苍老的古松树,那红红火火的太阳,构成一幅完美的旭日东升般的绝妙图画。

他作画,似乎不是用笔去描结,而是一种心灵的倾泻,达至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然而,所以作画时不刻意考虑细节,且把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所想,通过笔墨自然地融入绘画作品中,创作时便“得于心,应于手”。

作品《暮归》中,看那巍峨的远山中,有一群大雁排成队自在地翱翔而过。低处的山端,有个可爱的放羊娃手拿鞭子在有趣地放着他的那几只羊。羊在悠闲地吃着草,看似惬意。娃儿并不着急,却有意地随其放纵,接下来的时间他也好看看风景如画的美好景象。

此幅作品,画家大胆用了喜庆的红色来着色树木,用朦胧的水印墨红色勾画出远山之景,用浓墨、淡墨、焦墨等绘出近山,以及山中亭台楼阁之意境。此情此景,十分的温馨,趣雅之意尽现其中。

除了画画,他还爱好爬山,或和大家一起去写生。尤其是在浪漫的毛毛雨时,或是在唯美的有雪的日子。从他的作品中便可以读出,他是一个爱雪的人。有些时候,几个友人开着车,带着帐蓬,带些酒水和下酒菜,边聊边畅谈人生。

赵桂栋说,人很多时候是忙碌的,但也要抽出时间放松心情。对于他而言,放松心情唯一的好方办,那就是欣赏美景,约知己畅谈,吟上几首小诗,这都是生命中最惬意的事。如此风情岁月,使他感悟颇多,甚至于把对人生这种情感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读起来,也就更赋予诗意了。

作为地地道道的山东人,赵桂栋喜欢欢交友,正如他喜欢艺术一般。所交其友,多为君子之交,淡泊名利,为艺术洒脱生活。在赵桂栋的友人圈子里,所交友人不管是文艺界、企业界,或是媒体界,凡是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其为人实在,心眼儿好。

他说,交友贵在交心。他要交的是那些值得交的朋友,哪怕花费一些时间在聊天上也无防。他认为大家能与他交往,那是信得过他;喜欢他的画的朋友,那是认可他。而今,他作为中国孔子书画艺术研究院院的院长,带领这些画家们,将力争共同创作更多引领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