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义忠人文 所有人问阮义忠:人文奖是什么奖

2018-03-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一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拟于11月26日在木心美术馆颁奖.人文奖的设立得到了馆长陈丹青先生的鼎力支持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自6月1日设立.向全球华人开放征件以来,得到各

第一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拟于11月26日在木心美术馆颁奖。人文奖的设立得到了馆长陈丹青先生的鼎力支持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自6月1日设立、向全球华人开放征件以来,得到各界关心,诸多影友踊跃投稿。当然也迎来了很多的疑惑。

本专辑即为阮义忠先生为各位释疑的窗口,有关人文奖抑或阮义忠先生的任何问题,皆可抛来(重复的除外),将请阮先生在此一一作答。第一届人文奖的初审评选将于10月中旬举行,我们会作相关信息发布。无论是拿出作品参赛、捐助或是向人文奖提问,愿您内心支持的呼声化为行动的力量,与我们一起,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支持人文奖。看似渺小的力量,却是一粒粒种子,汇聚成希望。

问:当今世界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摄影奖推动了摄影的重要发展,比如“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哈苏国际摄影奖”、“木村伊兵卫写真赏”、“沙飞摄影奖”、“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等,它们的资金来源和宗旨都各自不同,有的奖项您还参与了评审,请您帮我们做一下介绍。

并请重点介绍一下“阮义忠摄影人文奖”做为一个后起的奖项,有什么重要特点?准备做哪些补充? 阮义忠:〈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是备受敬重的奖项,我偏爱的几位摄影家,如巴西的萨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墨西哥的葛拉西亚・伊托碧黛(Graciela Iturbide)、西班牙的克丽丝汀・嘉西亚・洛德洛(Cristina Garcia Rodero)等人,都是得了这个奖之后,受到普世肯定。

我成立阮义忠摄影人文奖主要也是受到尤金・史密斯奖的影响,但我的焦点锁定在全球华人,希望它是一个提升华人摄影水平的推手。

对其他奖项我了解得不够深入,但相信每个奖项的设立都是要肯定某些价值,创立人或单位均值得我们尊敬。但任何奖的高度都必须视得奖者的作品有多好而定,创立者的名气有多大,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W. Eugene Smith Grants Honor Humanistic Photography)

©Sebastião Salgado  马里,1984

©Graciela Iturbide  危地马拉,1989

©Cristina Garcia Rodero 西班牙,埃斯科瓦尔,1988

问:摄影人文奖奖金高达10万元,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后续对获奖者在使用这笔奖金有限制吗?对获奖者后续的创作会有跟踪和指导吗?阮义忠:得奖主有义务提供作品让我们收藏,这是为了我的下一个计划——成立阮义忠摄影中心做准备。

奖金是为了协助摄影师的拍摄计划,当然希望得主能够把它用在与创作相关的方面,在摄影的道路上步步踏实,一个主题比一个主题拍得好,对社会产生良善的影响。我们不会跟踪与指导,但希望获奖者与我们保持联系,若是后续表现仍然令人激赏,我们乐于为他促成作品出版与展览。

问:人文奖的奖金及运作经费都是您个人出吗?

阮义忠:我在大陆各城市开设工作坊两年多,每期学费除了必要开销,余额均划入人文奖基金,加上我的作品被收藏,基本上已经有了启动基金。当然,距离运作所需仍有一大段距离,但我们已开始进行商业合作与个人小额赞助的招募。比如说,今年三月我们在苏州开筹备会,所有与会人员的食宿便是由书香酒店集团赞助;人文奖介绍小册的印制则是由台湾中原造像赞助。

希望招募工作顺利,倘若不如预期,各项运作所需经费不足,我会用版税及照片收藏填补。个人财力有限,若要永续经营就必须有外援。到目前为止,执行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是志愿者,有的是朋友,有的是学生,都很辛苦,我非常感谢他们。若是大家认同我们的工作,欢迎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人文奖介绍小册的印制由台湾中原造像赞助

《人与土地》摄影展在台北琉璃工房,2016年初夏。阮义忠先生意欲将展出的《人与土地》全套作品85幅的收藏所得全额投入在人文奖的运作中。

《人与土地》摄影展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2016年8月。《人与土地》正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展出中,展期为:2016.8.4—2016.10.30(10:00—17:00,周一休馆)。

问:摄影人文奖的评委组未来是否会有变动?(相关评委见人文奖设立的首次发布)比如,是不是每届都会有评委增加?是不是每届评委都会相同,或是每届评委都会有些小不同。阮义忠:我们的热情与理想充沛,但经验有限,从组织架构、新闻发布、征稿规范、赞助招募到评审方法、颁奖流程都是边做边摸索的状况。在整个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大家设想不到的地方,不过我们可以边走边整队,等第一届办完,就会知道下一届该怎么调整了。

问:阮老师你人在台湾,但影响力和事业重点却一直在内地,包括这次人文奖,也是重点以内地来发起,你自己觉得是什么原因?另外曾经看你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探访马克·吕布,感觉有点刻薄。众所周知,马克·吕布在中国拥有很高的人气,尤其是人文纪实领域。你的评价很不符合你一贯的宽容的处世哲学,你觉得摄影师和他的作品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

阮义忠:我在台湾不是没有影响力,民间有不少我的知音,只是我一向埋头苦干,较少参与摄影圈的社交,1999年台湾发生九二一大地震后,更是有长达十二、三年的时间完全投入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记录慈济创始人证严法师以及志工们无私的付出。

自从三十年前《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出版以来,我跟全球的华人地区,不止摄影圈,包括美术界、文化界都结了好缘,后来办出版、创办《摄影家》杂志,没有一件工作让自己脸红。我很少去想自己到底有多少影响力,只是尽可能地把碰到的每件事做到最好。

在各城市巡回开设工作坊,每班少少的只有八到十人,但他们实际上不止学习手艺,也看到我的为人。这其中一定有些好种子,能在上完课、回到自己生活、工作的岗位后,把这份人文精神散播出去。

这就是传承。我会将事业重点放在大陆,是因为这里人多。关于马克・吕布,我理解你的感觉。那篇文章是1995年写的,二十年前的我还是年轻气盛的,看事情的角度不够宽容。

人与人之间,一切都是因缘,其中有数不清的细故交织、纠葛,彼此缘深缘佳,就总能看到对方好的一面。那个上午,我在马克・吕布巴黎的家,刚好看到他比较世俗的那一面,而在欧洲的几位共同朋友也常在谈到他时哭笑不得。撇开这些不谈,实际上我是很喜欢马克的摄影的,在那篇文章的最后,就是强调他的作品宁静、平和、单纯又充满诗意。

©Marc Riboud 北京,紫禁城,1957

©Marc Riboud 斋浦尔,印度,1956

以下文字节选自《人生和艺术之谜——马克·吕布》:

“我对马克·吕布作品印象最深刻的,一是他在1960年代就开始拍摄的中国大陆及远东国家,一是同时期他在美国所纪录的反越战运动;其中最有名的一张照片,是一个少女,双手像持香般地捧着一朵花,站在一排手握已上刺刀的长枪的士兵面前。这张作品已经成为反战的象征,深深烙在人们脑海之中。

马克·吕布的摄影里,有一种简洁有力的几何构图。无论眼前的事件是多么地骚动、景象是多么的凌乱,他总是有办法把最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可以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的马克·吕布,就像掉了轴又找不到线头的一团乱线。连我在跟他相处的一个多钟头里,也被他搞得昏头脑胀,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而一直想找机会开溜。如果没有这天的经验,我恐怕不会相信现实人间真的有这样的人物和场景,因为一切活像是一幕荒谬剧。

现在,我一想起马克·吕布,反而觉得格外的佩服他。一个生活如此混乱无章的人,怎么有办法创造出那么宁静、平和、单纯又充满诗意的影像?这是个谜;是人生的谜,也是艺术的谜。”

——阮义忠写于1995

问:除了鼓励摄影人文爱好者以外您认为对您个人这个奖项的设立是不是也是另一个里程碑? 阮义忠:这个奖不是给一般的摄影爱好者,而是长期在摄影领域耕耘,并有所成就的人,是得奖者人格与作品风格的肯定。

四十多年来,我在摄影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踏实的,而且始终如一,这样的坚持不可能没有影响。但我从不觉得有什么是里程碑,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每一步都是上一步的延续,我只是尽己所能、全力以赴地朝对的方向往前走。

我的终极目标是成立阮义忠摄影中心,将我所有的底片、照片与收藏、文献捐出。这里面至少包括我个人关于台湾的十个摄影主题(全部有摄影集、部分兼有照片后面的故事)、国外的七个单元(部分已出摄影集)以及正在整理中的大批未发表过的摄影作品,每张照片都是我自己亲手放大的银盐相纸。

办了62期《摄影家》杂志,在那十二年间与国际间的大师与优秀摄影家的通信,也是可观的数据。我希望将这些文化财富集中在一处,不要分散,以方便后人欣赏、研究。

理想中的摄影中心除了轮展我个人作品的专门展厅,还策展、出版国内外的优秀摄影家作品。换句话说,它会是国际摄影文化的交流平台,并具备教育功能,将目前正在各城市巡回的阮义忠摄影工作坊扩充、发展,使之成为常态教育机构。摄影人文奖只是这个摄影中心的作业项目之一。

问:我想问的是,你怎么看待科技的进展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因为对于音乐也是一样,电脑、数位的发展,完全地颠覆了音乐制作的手段、思维,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庞大的,甚至是基本性的影响。包括审美、包括新的音乐形式的产生,舞台、光影、镭射、声音等等这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受科技发展的影响。艺术被完成的手段改变了。题目有点儿大。

阮义忠:我第一次感觉到科技对艺术产生的影响,是二十岁从事一系列海外画家访问记时。我与在纽约的蔡文颖通信,看到他寄來的作品资料大吃一惊。那是继动态雕刻家亚力山大・卡尔德(Alexander Calder,1898-1976年)之后,对雕刻艺术可能性的精彩探讨。在卡尔德之前,雕刻是静态、不会动的。大师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便是由细钢丝绑着的许多色块,由半空中垂吊下来,随风而动。

1928年出生于鼓浪屿的蔡文颖,运用声、光、机械运动创作动感雕刻,其中一件作品是金属和不锈钢杆的精密组合,由马达控制频率振动,与观众互动。参观者的声音和动作能改变振动杆的闪光照明速度,产生波动的错觉,使金属看起来有如浮游海底的植物。

蔡文颖是把科技应用在艺术上的先驱,遗憾的是,他虽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却只能与我用英文通信。这对不擅外文,且因服兵役而成天在海上漂泊的我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日推出的《未完成的梦——海外画家访谈录》一书,沒有蔡文颖的访谈实在是相当可惜,因为他的作品是那么的科技,却又那么诗意。

©蔡文颖  创作的动感雕刻作品《群蕊共妍》。蔡文颖1928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半个多世纪前离开家乡。他是为数不多的当代享有国际声誉的华人雕塑家,其现代雕塑吸取了考德尔活动雕塑的灵感,充分运用当代声、光及机械运动的尖端科技,营造了一个神秘的视觉领域,给人们以极大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未完成的梦——海外画家访谈录》,2016。上世纪七十年代,阮义忠以学画青年的一腔热诚,访问丁雄泉、谢理法、庞曾瀛等八位旅居海外的重要画家。通过讨论绘画,再跨越到音乐、建筑、雕塑等众多领域,探寻艺术本质,对艺术往何处去进行追问,为读者提供全新的人文美学思考。

再来就是喜多郎。在我接触摄影不久时,他的音乐已风靡全球。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均可仅靠一架电子琴铺陈,构成类似管弦乐的大编制。乐曲已不是用演奏,而是制造的。单就一小节一小节的旋律而言,音色似乎有些冰冷,但整个乐章卻能给人温情的回味。

摄影从头到尾都是科技,是光学与化学结合才能产生的记录媒材与艺术表现。数码相机出现后,摄影开始无需化学的参与,不用胶片,不必进暗房沖洗放大。在早年,相机是一种机器结构,就像脚踏车一样,使用者必须车、人合一才能行动自如,人跟相机有着难以分割的情感。

拍好照片并不容易,因此摄影师会珍惜每一次按快门的机会;好照片就是自己与別人生命在刹那间擦出的火花。 科技让一切变得方便,几乎无技术门槛可言,却也让人们想传达的內容失去了一种“惜”的情愫,愈来愈看不到与外在的联系。不珍惜就不会真爱,没有真爱就会缺乏温度与深度。艺术少了温度、深度便难以感动人,也经不起时间考验。

在这个冷时代、酷时代或许一时能成为风尚,但很快就会被另一种冷、另一种酷取代。几千年前能带给人温暖的艺术,在几万年后依旧会被留存。 我很幸运,天生有免疫力,从小就不想追求时髦,只做自己爱做的事、为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投入一切。

我只在意感动我的事,这些感动教育了我,因此我有义务、责任将之准确地表现出来,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受到感动而没付出会成为负担,把感动表现出来才能放空、重生,领受下一个感动,并再次释放。不管時代、社会怎么变,我依旧怀抱着四十多年前刚拿起相机时的心境。

现在年纪大了,全部精力都放在理念、技艺的传承,比较不在意是否能多拍几张超越从前的经典照片,反而更希望学生们能拍出令我羨慕的作品。可是,我放照片的时间却是月月增加,每次从大陆回台湾总是尽可能地泡在暗房里面,将从前未发表过的,数量庞大的底片放大出來。不但如此,我还把以前展览过的所有作品一一重放,希望七十岁出版摄影全集时,每一幅影像都是我暗房手艺的巅峰。

对我来说,摄影最大的魅力,除了按快门时跟对象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奇妙因缘,还有在暗房安全灯下,看着影像从无到有地在银盐相纸上浮现。那时,影像不只是科技的产物,也是一个生命的诞生。 我把影像档案做得很好,一卷卷底片压成样片后,每次快门机会都跟与之前之后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卷三十六格的每一格都像一个人经过的足迹,每一步都是必要的,而且为下一步指出了方向。

这种情況不容易存在于数码摄影的领域,因为大家习惯删除。久而久之,储存于电脑里的影像便如一张张孤立的画面,彼此失去关联,也少了时间的线性、空间的面相。到最后,摄影作品跟按快门的人彷彿也关系不大了! 摄影的每个步骤都必须仰赖科技,每个阶段的表现手法、风格形成也或多或少受到科技进步的左右。

但你到底要拍什么、为什么而拍,这点一定要搞清楚。搞清楚了,摄影就不会只是简单的记录,而是自身与外在生存环境的关系展现。这是科技无法帮忙,也无法改变的,只有你的心和思想能够帮你指出方向。

编辑:夏楠 狄夏

设计:邹巍 狄夏

校对:董晓鹏

图片及资料来源:阮义忠摄影中心

阮义忠摄影工作坊由于杭州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及同仁彭娌娌、成都7788文化总监何明及同仁周海川的协助,得以自2013年顺利展开,目前已于杭州、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潍坊、昆明、 台北、哈尔滨、长沙、厦门、苏州、深圳等地设立。工作坊学员成果联展《从一开始》自2015年于各城市巡展。

小班制(每期7-10人),传授美学理论之外、更由阮义忠先生手把手教习传统暗房技术,期间安插展览和讲座,以期面对更广泛人群传播摄影观念和人生哲学。

诚挚感谢以下各单位提供上课场所及展览空间:杭州:快门摄影艺廊、影尚视觉北京:三影堂、佩宝PIXBOX 成都:梵木艺术馆厦门:茗荟苑、三影堂厦门分馆、海沧文化馆长沙:K 创客影像空间昆明:千奇艺术空间潍坊:山东和扬地产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摄影系、菲林公园FILMPARK哈尔滨:晶石影艺工作室苏州:书香世家连锁酒店、耦园、光影旅行网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广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第一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已于2016年6月1日启动征稿,详情请点击左下「 」

并特别感谢以下单位及个人

特别合作支持:木心美术馆

合作征稿平台: 快拍快拍网  图虫  新浪爱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