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德卡摄影 约瑟夫•寇德卡美国首个摄影回顾展在保罗盖蒂博物馆举行

2017-09-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现在所说的有关摄影的探讨是属于现在以及过去的,明天也许就不一定是确实的了,我不希望为其他人列下一些法规,也不期望自己被任何一个阶段所限制,我的生活以及工作都不

我现在所说的有关摄影的探讨是属于现在以及过去的,明天也许就不一定是确实的了,我不希望为其他人列下一些法规,也不期望自己被任何一个阶段所限制,我的生活以及工作都不断在改变。——约瑟夫•寇德卡  “约瑟夫•寇德卡:国籍可疑者”展览正在美国洛杉矶保罗盖蒂博物馆举行。

本次展览由保罗盖蒂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与芝加哥艺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共同策划而成,是美国首次对于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1938-)传奇艺术生涯的完整回顾,共展出140余件摄影作品,涵盖了艺术家50多年的艺术历程。

20世纪的众多摄影大师中,约瑟夫•寇德卡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独来独往,从不与人交流,从不对自己的照片加以说明,从不谈论自己的摄影观,但他独特的“寇德卡视觉节律”唤起的情绪令无数人膜拜。寇德卡曾经是一名航空工程师,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决心投身摄影并很快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与革新精神的摄影家。

他最早的摄影专职工作是替布拉格的剧院拍摄舞台剧照。这个工作深深影响了他日后的拍摄手法及作品风格,训练他如何在一个已经存在的情况下,达到最圆满最完美的地步。

1963年,他得到了第一个wide angle镜头,是一个东德产的25mm的镜头,这改变了他看世界的眼光。在这十年里,他投入大量精力走访捷克吉普赛人的营地,用这个镜头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照片在狭小的生活空间中拍摄的,光线极暗却有强烈的全景纵深效果。

1975年,他在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举行个展,并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著作《吉卜赛人》(Gypsies),2013年再版。

这本书成为20世纪下半叶的著名摄影集,新版本照片扩充到109张,主要是在1975年版的基础上补充了寇德卡在西班牙、法国、罗马尼亚等地拍摄的吉普赛人的照片。本次回顾展呈现了当时的展览作品以及这本著作,同时还会提供一些创作这本书时所使用过的材料。

1968年,寇德卡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了华沙公约组织成员苏、波、匈、保、民主德国5国大军侵入捷克斯洛伐克的这段历史。那些爬上坦克车、混在反对者与士兵之中拍摄的照片底片被走私处境,通过马格南图片社冲印发表,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传。

寇德卡始终认为《布拉格系列》是他人生的最高峰,在短短的十几天里,他经历了所有可能经历的事,他也因此获得了罗伯特•卡帕纪念奖。1970年“布拉格之春”后寇德卡避难出走。由于没有文件可以证明他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实事,寇德卡在法律上成为一个国籍可疑的流浪者,就像他钟情拍摄的吉卜赛人一样,在欧洲各国流浪漂泊。

尽管1971年,寇德卡被邀请加入“马格南图片社”,并与提携过他的摄影前辈们,并列为当今世界重要摄影名家行列,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报道摄影家,甚至在十八年中不接订单,只为自己拍摄。

在西欧游荡的岁月里,他会在天气好的时候来到吉普赛人的居住地,拍摄他们的集会、民俗与宗教节日。在严酷的冬日,他就回到幽暗的房间里洗出所有感兴趣的照片。

有时他会洗几百张小照片,不仅仅是好的,还包括那些有一些有趣的,并一遍遍端详他们,看可以从中学到什么。1970-1979年是寇德卡的流亡时期,这段时间的创作被记录在著作《流放》(Exiles,1988)中,这本书也成为本次展览的基石。

当寇德卡完成《流放》的时候,他已经取得了法国国籍在巴黎定居下来,并且开始系统使用全景照相机拍摄风景以及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1986年以来,他用广阔的全景视角,展现了被工业化和各种剧烈冲突带来的伤痕累累的地球形貌。

寇德卡否认自己是一名环境保护者,真正吸引他的是自然难以驯服的美。他发现大自然总能绝处逢生,重新找到平衡,在那里,自然才是主宰,人类束手无策。此次展览展示了一系列大幅全景照片,包括寇德卡最近的作品《墙》(Wall),展现了西海岸的浅滩礁堡和两边环绕的陆地。

在寇德卡的照片中你看不见任何讨好迎合的东西,他的摄影是非抒情的。寇德卡坚决地排斥廉价的快乐主义假说,他从不试图作激发外在美感的描述。他的作品既不会令人沮丧,也不会令人兴奋,他表现的只是一个个平静的生命事实。

这生命的事实是通过“震颤的迹象”透露出来的。即便观望着一个个健全的外表,观者也会遭受失望、恐慌、怀疑、颓废和悲剧性结局的搅扰,以致对以往的认知产生无助的怀疑。寇德卡定格的是一群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人,他们幸福又悲哀,独立又迷茫,他们看似与众不同,却最终希望得到的也是小小的幸福与安宁。

寇德卡每天都在拍照,却很少冲洗发表,他认为真正好的作品是很少的,而他对“好”有绝对自信的认知。他知道自己是谁,不想讨好别人,他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想要达到自己的极限。他的照片有一种很强的抢拍味道,但它们的构图都是相当严谨的,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等待的结果,而非即兴式的偶然所得,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效果相加起来,使他的作品有种强烈的个性:既粗旷又细致,在冷冷的黑白调子中散发出狂炽的激情,带给人们有一种直入事件核心的震撼。

据悉,展览从即日起至2015年3月22日结束。图录《约瑟夫•寇德卡:国籍可疑者》(Josef Koudelka: Nationality Doubtful)随展览出版。

马格南图片社

马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被称为“世界的眼睛”,1947年成立,是由摄影师共同拥有、风格多样,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的一家摄影图片社,在纽约、巴黎、伦敦和东京设有分部。创办者是知名的新闻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乔治•罗杰(George Rodger,1908-1995)和大卫•西蒙(David Seymour,1911-1956)。

办社宗旨是新闻摄影关心人类,摄影师自由选择创作主题,通常会就一个社会现象或问题,摄影师进行广泛调查后,深入拍摄。

马格南提供的图片,少有社会琐事,更专长深入报道。在过去的50年里,马格南摄影师玛格南摄影师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在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甘地遇刺与肯尼迪遇刺,惟一记录下全过程的都是玛格南的摄影师。玛格南摄影师让照片超越了单纯的新闻性,成为一种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