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杀兄 宋太祖赵匡胤真实死因 原来宋太宗赵光义用这个方法杀兄夺权!
“陈桥兵变”成就了赵匡胤的帝业,造就了大宋三百余年的江山。作为一代开国之主,赵匡胤在中国历代的几百位皇帝中,是少有的明君之一。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其所著历史评论著作《宋论》中,给予赵匡胤以及他所创建的宋朝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自尧舜后的盛世只有三个。第一个盛世是汉朝的“文景之治”,但只维持了两代;第二个盛世是唐代的“贞观之治”,只存在一代,李世民死了这个盛世也随之而终极;第三个盛世便是北宋,自太祖赵匡胤到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历五世一百多年。
王夫之赞美赵匡胤是自汉光武帝以后最优秀的皇帝,是为“光武以后,太祖迥出矣。”
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于公元九七六年十一月突然去世。围绕他的死,后世一直聚讼纷纭,对于他死于阴谋,还是死于疾病,史学界和民间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
普遍为大家接受,也一直被稗官野史津津乐道的就是 “烛影斧声”说,持这一说法的,都认为赵匡胤的死跟他的弟弟赵光义有关,是赵光义谋杀了他。
关于赵匡胤的死,《宋史·太祖本纪》中只有寥寥数字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则比较详尽,但涉于怪力乱神,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烛影斧声”疑云,最先出自于文莹的《湘山野录》:“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乞,禁漏三鼓,殿下雪已三寸,帝引柱斧戳地曰‘好做,好做’”云云。
文莹的这段话写的语焉不详,迷离恍惚,盖暗喻太宗有篡弑之行。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对此有所引述,由于文莹和李焘所著书影响之大,太宗篡弑之说在后世为很多人所认可。也有人对此说否定的,明代的宋濂、邱濬、程敏政都有专文力辨“烛影斧声”其事之诬。
甚至清代的乾隆也掺和进来为太宗辨冤,在《通鉴辑览》痛斥李焘污蔑太宗,居心不良。乾隆的愤愤,可能有出于一个帝王对于纲常伦理的维护,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可以理解他对于李焘的愤愤。
考诸史文,太宗的行径也确实有足够的理由来让人怀疑他的篡弑行为。文莹在另外一部笔记小说中就说了这样一件事,太祖开宝初年,有一个殿前都虞侯上奏太祖:“晋王(太宗)天日姿表,恐物情附之。为京尹,多肆意,不戢吏仆,纵法以结豪俊,陛下当图之。”可惜的是,善良的太祖非但没有听从,反而以挑拨离间兄弟感情为由杀了这位忠于他的殿前都虞侯。
殿前都虞侯对太祖所说太宗诸多不法事,并非是凭空捏造来挑拨他们骨肉之间关系的,仅在《宋史》中就有多处记录到太宗的这样事情,兹举几例。
《宋史·郭密传》:郭密,贝州经城人。躯干雄伟,膂力绝人。幼孤,随母适同郡王乙,因冒姓王氏。以知瀛州马仁瑀荐,隶晋王帐下,给事左右。太宗即位,补指挥使,复姓郭氏。
《宋史·王昭远传》:昭远,形质魁伟,色黑,继升名之"铁山"。有膂力,善骑射。少时入山捕鹰鹘,值涧水暴涨十余丈,昭远升大树,经宿得免。尝涉河,冰陷,二公傍共援出之,昭远神色自若。喜与里中恶少游处,一日,众祀里神,昭远适至,有以博投授之,谓曰:"汝他日傥有节钺,试掷以卜之。"昭远一掷,六齿皆赤。南游京师,事太宗于晋邸,特被亲遇,常呼其小字。及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稍迁都知。
《宋史·戴兴》:戴兴,开封雍丘人。年十余岁,以勇力闻里中。及长,身长七尺余,美髭髯,眉目如画。太宗在藩邸,兴诣府求见,奇之,留帐下。
这些仅仅是太宗收罗勇力之辈为左右的,在《宋史》中更有他包庇、收纳亡命之徒的记录。
《宋史·王汉忠传》: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如果太祖当时能看到这些,他就不会说那个殿前都虞侯是挑拨骨肉亲情了,可惜太祖不能复生。
我们通过太宗的收罗勇力、不法之人的行为可以看出,太宗对于大位的觊觎,不能说是没有的。而太祖的年纪又不是太过老迈,死时也不过五十岁,太宗也不知道太祖就一定会在五十岁这年死去。那么,他的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权力的过渡线做准备,唯独太祖不知。
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先生在细细梳理了这些如乱麻般的线索后,得出的结论是,太祖之死,跟“烛影斧声”无关,太宗再傻,似乎也不会做出这样毫无把握的事来。太宗应该知道,如果一击不中,不能成功,后果会是怎么样。太宗之得帝位,跟他之前的拉拢人心,扶植亲己势力是密不可分的,在太祖遭遇不测而突然暴亡后,这些人在太宗的继位上,发挥了作用。邓广铭先生谓之“逆取”,差可近于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