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殿霞死因是什么 [特别策划]是什么“谋杀”了沈殿霞?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春节里最轰动娱乐圈的新闻不是"春晚"的缤纷登场,也不是什么贺岁片的隆重上映,而是沈殿霞因肝癌去世.这个被称为"开心果"的香港影视明星在和病魔进行了极为艰难的旷日

春节里最轰动娱乐圈的新闻不是“春晚”的缤纷登场,也不是什么贺岁片的隆重上映,而是沈殿霞因肝癌去世。这个被称为“开心果”的香港影视明星在和病魔进行了极为艰难的旷日持久的对峙后,于2008年2月19日上午8时38分在香港玛丽医院不幸撒手人寰,享年60岁,从此影坛上失去了一位令人开心的大明星。

沈殿霞的去世一时成为海内外的共同话题,形成了一种波澜起伏的“沈殿霞现象”。3月2 日,香港举行了万人追思会,人们纷纷表达了对这位德艺双馨的明星的怀念之情;香港著名的无线亚视两台由于推出怀念沈殿霞的特别节目,使收视率一路攀升;远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温哥华市甚至由议会举行特别仪式,确定今年6月1日为“肥肥日”,并颁发“奖勉状”褒扬她;对沈殿霞的追念,进而引发到全民减肥问题,引爆2008单曲《减肥敢死队》的大面积关注,一场互联网上的减肥“空袭”铺天盖地蔓延开来,不到二周的时间,《减肥敢死队》网页上点击率从最高点50多万暴涨到110多万的空前记录,在各唱片、传媒公司和歌手界几乎是史无前例的现象;就连保险业也不甘寂寞,针对沈殿霞之死,他们及时展开了对“女性险”的宣传。

但是,在所有“沈殿霞现象”中,人们更多的追问是,她原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欢笑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见人爱的“开心果”离去得如此匆匆?

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沈殿霞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吧。

早在2002年,沈殿霞就因胆管发炎而入院,当时手术取出了36粒大小不同的胆结石,四年后,胆管炎复发再次入院。这次她确诊为胰腺癌,胆管问题已经扩散至肝脏,她被切除了部分肝脏,割了一个3千克重的瘤。

2007年8 月的一天,沈殿霞在家中突然昏迷,送到医院时,确诊为肝昏迷,白血球指数下降至零,经医生抢救及注射药物后,她才清醒过来。此时医生发现她体内的肿瘤,有急剧生长的迹象。去年割瘤的地方又长了一个,而且这个瘤在一个月内还长大了两倍,病情岌岌可危。

一向胃口很好的沈殿霞没有依照医生的嘱咐忌口,不但没有吃得清淡,还多次外出觅食,火锅、饮茶、大闸蟹、腌咸肉都不放过,患有糖尿病的她,中秋节时竟然吃了月饼! 2007年10月,肥肥病情急转直下,因肝昏迷被再次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这次入院,沈殿霞已经肚子明显凸起,脚背高高肿起,意识模糊到只能认出女儿郑欣宜。她不得不停止了一切对外活动,在玛丽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2008年2月19日,亲人们为了结束她的痛苦,拔掉了她的呼吸器,沈殿霞在最后看了一眼她的爱女欣宜后与世长辞。

沈殿霞之死的N个“如果”

对于沈殿霞之死,媒体一时议论纷纷,其中最发人深思的一段话是:她是最不听话的患者,最糟糕的反面案例,如果她肯谨遵医嘱,再活10年应该没有问题……

解放军第302医院的肝病专家刘士敬说,按照沈殿霞的病情以及现代医疗技术,如果她控制住自己的饮食,严格住院治疗、好好休息、谨遵医嘱,应该能再活10年!然而,由于她不听医生的要求,在最重要的饮食方面屡屡放任自流,所以即使花费了昂贵医疗费用,使用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最终回天乏术。

刘士敬医生在这里只说了一种“如果”,好心的人们还给沈殿霞设计了N个“如果”。

如果她不那么爱女儿

2007年4月,女儿郑欣宜在上海参加《非常有戏(blog)》总决赛,肥姐沈殿霞特地从香港飞来为她拉票助威。站在舞台上的她已经颤颤巍巍,必须依靠主持人搀扶,在后台贵宾厅接受采访时,她面色很差,面对媒体却依然详述着她怎样瞒过女儿,偷偷飞来上海给女儿一个惊喜,虽然讲话时明显感到吃力,闲谈间却毫不吝惜招牌式的大笑,说到女儿的表现更乐得合不拢嘴,憔悴的模样与爽朗的笑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007年11月,香港无限电视台四十周年台庆,此前关于肥姐会不会参加活动的猜疑铺天盖地,最后一刻,肥姐坐在轮椅上,被推上了舞台。她一切如昔只是身形“消瘦”,脸色憔悴。上台后,看着女儿郑欣宜和刘家昌合唱完歌曲,肥姐又忍不住大笑。她坚强地说:“我一定会再站到这个舞台上的。”刘家昌接受采访时说:“为了参加这台晚会,最后一个登台的肥姐第一个就赶到候场,十分敬业。”

如果她不那么贪嘴

肥姐堪称蟹痴,年轻时一次吃10只是小意思,近年才有些收敛,一般会吃六七只。得知自己患病后,肥姐曾经有段日子“戒蟹”,可惜只维持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大闸蟹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大闸蟹的蟹膏胆固醇比普通蟹高出6倍,每100克蟹膏含约466毫克的胆固醇。一个正常人每天的胆固醇摄取量不应多于300毫克,肥姐这种胆固醇过量的患者更不能多于200毫克,再加上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几乎要与大闸蟹隔绝。

各种甜食也是肥姐这种糖尿病患者的“禁物”,经腌制过的咸肉同样也是患者“大忌”的食品之一,而自从2006年完成胆管和肝肿瘤切除手术后,肥姐一直没有依照医生的嘱咐忌口,可谓祸从口入。

专家表示,患者出现肝昏迷,反映其肝功能很差,出现肝昏迷会由不同原因引致,例如患者进食了高蛋白食物、服用了某些药物甚至便秘,都可能令体内毒素积聚而无法排出。再加上肥姐是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水平若出现“大起大落”,也有可能肝昏迷,因此患者每餐要严格定量,不可吃得过饱或过饿。

如果她不那么贪靓

早在2002年出席香港艺人罗文丧礼时,肥姐因为一连两日穿高跟鞋,脚趾起了水泡,因患有糖尿病伤口难以愈合,差点要锯掉脚趾。

2007年4月,肥姐到上海为参加《非常有戏》的欣宜打气,双脚水肿却仍穿高跟鞋上台。2007年10月,肥姐肝昏迷好转后出院,她要求医生停止为她打化疗针,医生向她解释了假如停针的后果,并要求她要保持血压在正常状态,回家后少出门,包括避免出门做头发等,否则便会有生命危险,可是肥姐一出院便把医生的话抛到九霄云外,专门到理发店做头发。

2008年2月8日,肥姐的好友陈淑芬到医院陪伴肥姐,她说:肥姐原想做个漂亮发型才出院,免得被传媒拍了照又作话题,指肥姐不漂亮,可惜理发店因为过年都关门了。然而,春节还未过完,肥姐就已经匆匆走了。

沈殿霞之死的N个“帮凶”

帮凶一:肥胖诱发肝胆疾病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医院院长王捷教授解释:沈殿霞很多的身体特征都与胆石病患者的病症十分相似。她的身材、年龄等都让其排在高危之列。王教授介绍,胆石病是胆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肥胖妇女,其中,有糖尿病史并具有以上特征的女性更是高发人群。

从沈殿霞的病情来看,她先接受了胆道手术和部分肝切除手术,之后转入深切治疗部(ICU)继续治疗。在临床中也出现过部分患者在进行腹腔镜取胆结石手术以后,由于残留结石,而导致胆管糜烂、出血,需要再次进行部分肝切除手术,而手术后又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发生局部炎症而进入ICU的情况。

由于肝脏和胆管系统在生理结构上关系密切,两器官结合治疗在医学上并不少见。在治疗部分肝病或胆道疾病中都会结合相对应的另一器官进行。切除部分肝脏根治肝胆管结石就是典型的例子。王教授表示,长时间肝内胆管结石可引起肝胆管梗阻和感染,从而使病变部分的肝胆组织坏死、纤维化、萎缩,或并发脓肿和胆道大出血。

因此,病灶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清除结石,还可以清除感染病灶,减少结石复发的机会。

帮凶二:糖尿病并发胆结石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含量高;同时肥胖的人多数也都有高血脂,而血脂中主要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经研究发现,在正常人胆汁中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就不容易形成结石。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胆固醇增多或胆盐、卵磷脂减少,胆固醇就会在胆汁中渐渐结成团块,形成胆固醇结石。

此外,糖尿病容易伴发神经病变,使胆囊运动功能障碍,胆囊大而松弛空虚,也为胆结石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沈殿霞长期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急性炎症,容易在短时间内演变成危重状况,且进行急诊手术时死亡率高达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很高(51%),所以糖尿病合并胆石病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尽早择期接受腹腔镜或手术治疗,以防止发生上述险情。

不无意义的思考

如今的沈殿霞已经静静地长眠在温哥华的公墓里,斯人已逝,纵千呼万唤也不能起死回生了,真正需要思考的是人们应如何好好地活着,如何活得健康,活得快乐,活得高寿。从这个意义上讲,沈殿霞的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为了防止可怕的肝癌,我们要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尽可能做得更好,要知道,每改掉一个不良习惯,你就会远离癌症一步。

把霉变的食物坚决扔掉,污染这些食物的黄曲霉毒素会导致肝癌。肝癌高发地区,黄曲霉毒素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地区。所以要多吃新鲜食物。

要保持适度的体重,不要过瘦也别肥胖,以防止营养不良或脂肪性肝炎。

遇事心态要调整好,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又不好好控制的话,转成肝癌的概率是一般人的20倍,如果再加上心态不好,这个概率就更高了。

此外,定期体检是肝癌早发现的最简单方法,建议大家要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肝癌筛查,到大医院或体检机构做就可以,只需查两项,一项是甲胎蛋白,一项是B超。

做到了这些,我们就可以避免悲剧重演了。从今天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