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国黄冈 黄华老、王定国老九十高龄听讨论

2017-09-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原人大副委员长.时任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于2003年9月23日参加了中国长城学会在北京市延庆县举行的保护长城研讨会.这次会议是为学习

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原人大副委员长、时任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于2003年9月23日参加了中国长城学会在北京市延庆县举行的保护长城研讨会。这次会议是为学习贯彻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公安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而召开的。参加会议的多是长城沿线省、市分管文物的负责同志和文管干部。

黄老出席会议开幕式并作了简短讲话,接着他坐在讨论会的座位上,悉心倾听与会者的发言。其精神实在令与会者由衷感佩和倍受鼓舞。黄老完全可以不参加这样的讨论会,其一因为他虽为会长,但现在正准备向另外一位知名人士交班;其二年届九十高龄,而且患有肺气肿,前年骨股胫骨折,虽然恢复得比较好,行动仍不很方便,上楼下楼更觉吃力;其三按照通常的工作方法,会后听听汇报也就行了。

也正是由于这三条“可以不参加”,更显出了黄老的高度责任感和高尚精神品格。

黄老自1987年担任中国长城学会会长以来,一直关心着中国长城这一最大的宝贵文物。在他关心支持下,曾召开过10多次保护和研究长城的研讨会。1994年9月23日至25日,他联合国内外十位知名人士,其中有英国的李约瑟、日本的平山郁夫等,发起召开了“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季羡林、侯仁之、罗哲文、郑孝燮、韩素音等著名国内外学者在会上发表了论文。

此次会议声播海内外,使长城研究走向国际。在他领导和关怀下编辑出版了170多万字的《长城百科全书》,他还为开展长城保护研究工作筹措费用,使长城保护研究工作不断获得发展。

为什么黄老要参加本可不参加的会议呢?这是他作为一位老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感所使然。他当中国长城学会会长,不是挂名的会长,即使快要交班,也要负责到交班的一天。当会长有日,关心保护长城却无终日。

黄老参加过国内国际许多重大会议,包括出席联合国大会。亲自经历和亲手处理过许多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处理学会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可说是轻而易举之事。那为什么还要亲自扶杖、坐着轮椅,谦虚谨慎地参加一个社会团体组织的小小会议呢?因为长期的工作实践,使他养成了眼睛向下、虚心倾听工作在第一线同志意见的习惯。

在他看来不听下面意见,没有调查研究,不吸收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再大的人物,也不会有发言权;再聪明的头脑,也无法做好工作。正是共产党人这种始终如一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的态度,使他兴致勃勃地倾听着一个又一个人的发言。

王定国副会长,时93岁,长城学会的各种活动只要有时间,她一定到场。学会有什么难事,她都勇于承担,真可谓是学会的攻关老人。此次会议,她不仅到会讲话,而且和黄老一样,也认真听取会议的发言,并不时寻问有关情况。

相比之下,我们看到很多单位的现任领导同志极缺黄华和王定国同志这种精神。他们参加本部门的工作会议,或是出席热点问题的研讨,常常是在开幕式上发表别人早已起草好的讲话稿,以示对会议的支持和重视,讲完后,觉得任务已经完成,便离开会场办其他事,或者由人陪同东游西逛去了。至于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那是开会人的事,好像与己无关。

他没有兴趣,也没有耐心听取大家的发言。实际上他那开幕会上的讲话,连篇的套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正说明他平时就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急需要抓住这种送到眼跟前的难得机会,好好参加讨论,倾听与会者的意见。

然而他却自视高明,一身做官当老爷的浮华作风,一派发号施令的虚假威严。如此缺乏自知之明,又怎能指望他当好领导,做好工作呢?这样的领导同志,正应该以黄老王老为镜子,认认真真照照自己,想必会自愧、自省、自悟,从而猛醒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