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现在怎么样 水皮:十年前那些买了房的人 现在过得怎么样?
水皮:十年前那些买了房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时间:2017年06月14日 14:50:56 中财网 十年之间,北上广深的房价涨幅跑赢了收入和房租。为什么一线城市的房价超越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围,却依旧有人在买房? 现在不买,以后疯涨了更加买不起了;即使现在当了高位接盘侠,十年之后再回首,当年的房价还是低谷,房子早买就是赚到。
这是大多数人十年前选择买房的心路历程。 有人拿十年的光阴去换一套大城市的房子,有人用十年的光阴享受一段没有房贷的舒适人生。
十年之间,恰似南柯一梦。 十年间,一线城市的房价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市场自我调节,房子供不应求,价格高涨。 中国加入WTO,国际资本蜂拥中国抢占市场,众多跨国企业在华建厂,以及本土民族工业的崛起,大量劳动人口挤满北上广。
一线城市占据了资源优势,大量人口的涌入,就有了对房子的渴求。十年前的中国已取消福利分房,楼市开发进入市场自由竞争,人多房少,物以稀为贵,住房需求暴涨,房价被推高。
二、货币超发,房产成了财富保值的坚挺后盾。 十年前,逐年增高的超发货币引发货币贬值,老百姓担心财富缩水,私人资金可投资的项目不多,大概有理财,股票,房产等几个渠道,炒股是有门槛的高智商投资,理财收益不稳定,唯有房产是傻瓜闭着眼睛都会做的投资。
尽管十年间楼市有过短暂下跌回调,站在十年的历史长河来看,房子的投资回报率还算稳健,甚至出现了靠炒房赚钱的投资客。 三、国际热钱涌入中国,人民币升值,外资抢滩楼市红利。
中国走向全球市场之后,外汇储备增多,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通过投资人民币资产(比如:房地产)获利。当时中国股市还太年轻,尚不健全,投资还需要勇气。 与此同时,在当时中国资产荒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业多以低端制造为主,出口到国际市场,挣得都是血汗钱,还不如开发一个楼盘挣得多。
十年之间,许多央企也涉足楼市,主业低迷,楼市利润来凑,投资房地产被认为是资金获利和避险的好去处。
数据显示,2016年银行新增贷款大头都给了房贷,制造业萎靡了,如今在一招比一招狠的重磅楼市调控之下,银行也知趣地收紧房贷了。但房地产在银行眼中仍然是基础的优质资产,银行理财更是为其做嫁衣。
四、中国推动城镇化,农民进城买房,在读学生也加入买房大军。 随着外资涌入中国以及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工业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比如富士康在东莞的工厂,曾招纳过上万的流水线工人,还将触角深入到中国内地,建立很多分工厂。
进城务工的农民用辛勤的汗水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城市,也会想在城市买房安家,进而激发住房需求。曾经,沈阳一度为了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还推出了零首付的优惠。 高考之后,是否要去读书的城市买房成了热门话题。
随着一线城市房价高涨,如今在一线城市买房的门槛越来越高,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家里帮忙出资),首次置业时间都在30岁之后。有人调侃,人生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买房。
尚无经济能力的大学生买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网上总结为家里不给钱或者家里没有钱,归根到底,钱才是买房的关键因素。 曾经有功成名就的人物劝说年轻人,别在读书的时候想买房,应该将大好的青春年华用来学习和提升自己,未来靠自己的能力去创业。
买房和创业永远是一场博弈,不如让年轻有年轻的模样,其他功利的事情,顺其自然。 五、当社会上升的通道被打开,房价也迎来上涨的十年。 随着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已变平民教育,人口频繁涌向大城市寻找机会,社会有了向上流动的通道,买房需求被激发,拉动了楼市的上涨。
每年,大量的毕业生留在一线城市工作,主要是就业机会多,这是现实。十年前买房的那波年轻人如果足够努力,也许差不多能混迹中产阶层了;十年前没有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年轻人,很多体验过大城市的奋斗岁月后,回到家乡或者去了二线城市,过上了有车有房,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宁生活,他们会反问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年轻人:难道不在一线城市CBD的房子就不叫房子吗? 十年前选择了买房, 十年后会发生什么? 如果很多年前,你有幸在上海,让时光回到2007年,以150万的总价(可以贷款)买了上海浦东的房子,2017年以1100万成交。
十年之间,涨价了950万。
我们来计算一下你的赚钱速度: 这套房子一年涨95万,一个月涨79166元,每一天涨:2638元。每小时涨:110元,平均每分钟涨:1.83元。所以即便你在睡梦中,这套房子还是以每分钟1.
83元的速度在增值,比把钱放在余额宝里都强多了。十年前又没有限购,如果你有勇气买下三五套,真等于买了一台印钞机,毕竟在上海一个月能挣7万的人还是凤毛麟角。 时势造英雄,无数人在高房价的重压之下感叹:如果时光倒流十年,我们肯定会囤一大波房子。
可是,时光无法倒流,即便是给个机会,当年的你也未必有勇气买房。 因为很多人没想明白,十年前买房与十年后买房的区别: 十年前买房,上海房价大概1万一平米,你的月薪才3千,咬咬牙买了房,即使是十年之后,你当年的房子价格会永远停留在1万一平米,而你的月薪会达到1万以上,供房毫无压力。
十年后买房,上海的房价5万一平米,你的月薪就算高达2万,连凑齐首付都困难,买房压力山大,有人黯然神伤离开一线城市。
十年前在一线城市买了房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他们的故事,是千万个在一线城市奋斗者的缩影。 2007年,东哥在25岁生日那天决定买房的,毕业后的第3年,坐标魔都上海。
当时首付30万, 对于一个普通的三四线城市的工人家庭来说,是一笔庞大的数字。父母几乎借遍了亲戚,加上东哥3年攒下的8万,艰难地定下了一套两居,接近100万的贷款要还30年。 背上房贷,东哥从此周末再无吃喝享乐,泡一壶茶在家看书能待一整天,出国游什么的全部砍掉。
为了尽快还债,东哥拼命工作,三年还清外债。他说,最初买房的两年过得很苦,熬过去就好了。房贷重压之下,没有物质生活带来的欢愉,却能让自己安静思考工作和未来,有一段平静的自我增值期。
后来,东哥甩开膀子创业,中间吃过亏、上过当、受过苦,但是一想到在上海有个家,踏实的稳定感让东哥瞬间有了无穷的动力。现在东哥的创业公司步入正轨,有了不错的盈利,还买下了第二套房子了。
东哥不后悔买房,因为买房激发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 同样是2007年,桔子大学毕业,租了一年的房,被邋遢的室友折腾疯了,当时囊中羞涩只能在北京三环贷款买了个50平米的小房子,自己够住。
后来结婚了,幸运地赶在北京限购之前,两家凑钱置换了北四环100多平米的大三居。现在,每个月的房贷比租金还低,小区旁边就是地铁站。 桔子见证了北京房价一轮又一轮的上涨,一边庆幸自己有魄力十年前买了房,一边又后悔自己胆子太小没有投资二套房。
如今,不管北京的房价一天涨多少或者跌多少,都与桔子无关。 还是2007年,小雨毕业之际面临着在留学深造和买房定居的选择,最后她选择了漂洋过海去英国读书,前后花了家里三十多万。
学习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开阔了眼界,回国后身为海龟的她和国内毕业生一样在深圳拼杀。 虽然再次考虑买房时深圳的房价已涨了好几倍,她却不后悔在人生的黄金年龄里去读书去提升自己。她说房子可以晚一点买,而读书的时光却是千金难换,不能为了一套房子而束缚了梦想的脚步。
买房这件事,有舍有得。你有你扛起高昂房价的勇气,我有我在小城的岁月静好,人生的选择没有对错,度过的青春都值得珍惜。 十年之间,楼市如同一场精彩的大戏,或许没有真正的赢家。
当中国楼市在2009年那一轮房价暴涨时,温州炒房团所向披靡,从海南到广西北海,一掷千金,一层楼一层楼的买,享受着楼市金主的无上荣耀。结果没有风光多久,金融危机横扫全球,2011年温州也发生了金融危机,温州炒房团资金链崩断,元气大伤,留下一地鸡毛。
他们没有在鄂尔多斯、三亚、北海等城市剪一把楼市的羊毛,反而遭遇了房价一路暴跌得厄运,跌个20%都是小打小闹,如今鄂尔多斯、北海鬼城横行,很多炒房团砸到手里到现在还没有解套。
自此,温州炒房团被后起之秀的山西煤老板超越了,煤老板们大多把钱砸到了离山西近在咫尺的北京,他们赶上了一线城市暴涨的列车,然而到了2017年,那些争先恐后抢搭房价末班车的投资客,或许没那么幸运了。
再看一看日本楼市泡沫时的情景: 1987年,东京的房价涨了53%。那些埋头上班的公司白领们害怕房价继续上涨就买不起了,忙着向银行贷款买房,由此煽起了浩浩荡荡的全民购房之势。
甚至当时的日本还出现了摇号买房,1988年摇号率到了1/6200,虽然没有限购,这购房难度也是惊人的。 与此同时,国际热钱的涌入加速了日本房地产泡沫膨胀,有个笑话是说仅东京23区的地价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高昂的房价使普通日本人更买不起房,1990年在东京买一户60平米小户都要5千万日元以上,按当时4百万日元工资标准,要不吃不喝干15年,这让很多怀抱东京梦的日本年轻人忘而却步,甚至很多日本国民鄙视东京人靠着高房价不劳而获。
然而1991年,噩梦来了,政府调控之后,日本房价暴跌,从1990年至2006年,日本平均房价下跌了49.5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发生前1986年的水平。
有日本楼市暴跌的前车之鉴,你还敢拍着胸脯说北上广深的房价一定不会下跌吗?在楼市面前,或许没有真正的赢家。 房价高耸入云霄,楼市调控频出,银行收紧房贷,现在入场赌房价,只能说你是勇士,勇者无敌。 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