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鹏邓庆旭 新浪新闻总编周晓鹏:未来媒体是技术公司也是艺术公司 邓肯大笑吃t

2017-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蓝鲸传媒10月25日文:25日下午,新浪新闻2016未来媒体峰会"迎接浸媒体时代"拉开帷幕.硅谷布道师皮埃罗.美联社副总裁陈炎权等媒体精英.科技大咖.企业家和学术界专家齐聚北京,探讨何为浸媒体,人们又沉浸何方?在会场上,新浪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提到一个有价值的观点:未来媒体公司一定是技术公司,或者说具备技术能力的公司.它同时也是艺术公司,具有表达的艺术,思想的艺术.在媒体的演进中,机器和记者.编辑应该如何分工?这让人想到了日前Facebook制定的内容编辑规范,扎克伯格称:不将媒体

蓝鲸传媒10月25日文:25日下午,新浪新闻2016未来媒体峰会“迎接浸媒体时代”拉开帷幕。硅谷布道师皮埃罗、美联社副总裁陈炎权等媒体精英、科技大咖、企业家和学术界专家齐聚北京,探讨何为浸媒体,人们又沉浸何方?

在会场上,新浪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提到一个有价值的观点:未来媒体公司一定是技术公司,或者说具备技术能力的公司。它同时也是艺术公司,具有表达的艺术,思想的艺术。

在媒体的演进中,机器和记者、编辑应该如何分工?这让人想到了日前Facebook制定的内容编辑规范,扎克伯格称:不将媒体责任交给机器。

以下为周晓鹏在2016新浪未来媒体峰会上的部分演讲内容: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机器在智能逐渐占据世界的时候,我们媒体该怎样看自己?我想一个概念叫“媒体的天命、使命与生命”。媒体的天命是什么?像美联社报导讲的一样,媒体以人的感知和思索去呈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媒体的天命所在,也是媒体这个行业跟其他行业区别所在,也是媒体行业存在的价值所在。

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与思考,让更多的人看见和看到,从而见闻见众生见天下是媒体的使命所在。媒体想完成自己的天命和使命核心是你要活下来,就是讲媒体的生命。

媒体的生命是什么?其实就三个方面,用户规模、用户黏性、有效变现。我们看到所有的媒体形态,无论是报纸、电视、电台,包括我们讲的网络媒体,包括我们讲的新媒体,包括未来的媒体,它所核心解决和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变化,其实就这三个点。

只是说在不同的生态和不同的用户情况下,在不同的大的产业背景下,如之前讲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当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时,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跟能力,是不是有根本性地改变。

综上所述,我想未来媒体到底是什么?它是属于技术的,是属于人的吗?在我看来,未来媒体是技术也是艺术。

去年在来这里时,如果大家有人来参加有印象的话,我讲一个观点,未来所有公司至少应该是技术公司,未来的媒体一定首先是技术公司或具有技术能力的公司。

在今年通过一年的思索和自我更新,我想在这个概念上表达的是,媒体公司是技术公司,也是艺术公司。而这种艺术是思维艺术是表达的艺术。

这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不是像我们想的绘画、电影、音乐这种形态,但它跟绘画、电影、音乐这样的行业的从业人员所需要表达和想表达和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这样一些方面是相通的。也就是需要思维、需要情感、需要创意。

当我们在做一个媒体报导时,我们要起于发心要选好视角要有手段形成表达,意图造成震撼的传播效果。我们讲媒体作品的开始是媒体技术与思维艺术结合的起点,媒体作品的完结是人类新震撼的开始。

在我们未来的媒体报导当中要有技术手段,更要考虑表达的技术形式和思维模式。未来的媒体,技术的媒体也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包括日常的信息流的组织与呈现,它本身既是技术也是艺术的表达。要知道美感在什么地方,要知道如何让用户获得更好的受众体验。所以在传媒领域我们应该要技术,但不更应该一味崇尚技术而弱化我们的价值。

所以未来的报导是需要技术也是需要艺术。我相信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不应该因为陌生技术而去忽略技术的力量,同时也不应该为了炫技而弱化人的价值。对于技术与人的价值,任何一种单边的否定都是一种迷信。我们相信未来的媒体将是智能技术与人的思维艺术的成熟结合。

我前一段时间在跟几个智能界的朋友在聊天,他们专门做有关图像算法。他们现在在关注什么?在很多人工智能图像算法领域,他们关注科学混沌。机器学习他们无法感知人的情感和情感带来的变化。

人类之所以是地球的主宰,某种意义上讲这样情感的认知框架,依然是人类社会主导的形态,这里机器暂时不能做。也许当我们机器能够实现人类情感的视角和思考之后,也许我们会迎来新的未来未来的媒体时代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