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云河北梆子选段 河北梆子人才“金喉三两”——张惠云
张惠云,1941年出生在高阳县博士庄的一个梨园世家,这里是盖叫天、响九霄的故乡。张惠云的姨母是老生演员,母亲张凤仙学青衣,在日寇蹄踏中原、艺人居无定所四处飘零之时,正在山西运城搭班演戏的张凤仙产下一女婴,因生在运城,取名运花,这运花就是以后的张惠云。
这小运花自呱呱坠地,耳畔就是一片咿咿呀呀的喊嗓声。耳濡目染,她3岁便磕磕巴巴地说台语唱剧词,演出时偷听偷看,7岁时首次登台上演的,《三娘教子》产生了轰动,继而在安徽蚌埠演《女起解》连续两个月,"小坤角"红了码头。
解放后,张凤仙加入冀中九分社剧团,小运花随母来到定县。这是一个梆子、老调、秧歌三下锅的混合剧团。这为她博采众剧之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里,她学了《拾玉镯》,练了花旦身段功,学了《宇宙峰》,练了青衣的做派功,学了《打焦赞》,练了刀马的武功,在这里她遇到了评剧界名伶赵佩云,向她学了《打狗劝夫》、《小姑贤》,吸收了评剧咬字清楚的基本功,她以超强的吸收能力,夙兴夜寐,终于成为一个超群出众的人物。
1959年,对于张运花来说也许是终生难忘的一年,令她难忘的事就有四宗:第一,正在大连、沈阳演出的她接到省的调令,去当时的青年跃进剧团报到,因当时正在两地预售《牛郎织女》票,场次全排满,两个月后才到北戴河报到。
第二,她结识了早已闻名的张淑敏,为日后的合作、相互映衬,二人成了河北梆子承上启下的领衔人物。第三,她拜认了河北省著名河北梆子艺术家刘香玉为师,将恩师的艺术功力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演唱之中,使自己的唱功更完美,更细腻。第四,在北戴河演出结束接见时,一位河北省领导建议她把名字改一下,经过集思广益改名张惠云。
刘香玉对于张惠云来说,可称得上严师,过去,凭着张惠云的聪明和灵秀,一年能背十多出戏,刘香玉诲人不倦,一丝不苟,一出40多分钟的《夜宿花亭》足足让她学了3年,一句大安板"徘徊月下暗吞声"就教了她4天。经过此戏,推广他戏,触类旁通,使她的《断桥》、《打金枝》、《血手印》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10年文革,剥夺耽误了她的宝贵时光,1976年,迎来了她第二个春天。她的优秀节目《夜宿花牛》解禁,新剧目《洪湖赤卫队》被推出,《哪吒》用了她的配音,她的《大登殿》上了春节文艺联欢晚会,她走到哪里,便把圆润清脆的唱声带到哪里,其艺术魅力征服了每场的听众。
在泊镇,张惠云主演的《陈三两》,一演再演场场爆满,张惠云不上场就退票。因"爬堂"跪唱还要蹉步,一下场膝盖青紫,不得已,只得将足球运动员的护膝罩在膝盖上。
在天津,《陈三两》久演不衰,观众追着转剧场,几十次的掌声谢不了幕。有位观众甚至将一块名牌手表从台下扔上来表示谢意,并要求会见。 在北京,她上演的《夜宿花亭》和《陈三两》,因气息通达,共鸣音准确,拉音、夯音发挥到极致,被专家誉为"金喉三两",并将她拉到医院做了喉部检查,看其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在石家庄,庆祝河北梆子建院40周年大会大幕拉开,久未登场的张惠云登场演出了她的拿手好戏《陈三两》,演毕谢不了幕,加演《大登殿》还不罢休,《双错遗恨》再上,这一加就是50多分钟。
在香港,1986年,张惠云随团到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演"活动。她原以为香港观众听不懂地方戏,意想不到的是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媒体对她的评价是:"高似行云,低似流水,细腻处似溪水涓涓千回百转,奔放处似长江奔流一泻千里。" 50载的辛勤耕耘,终于盼来了收获季节。
1977年,她主演的《洪湖赤卫队》获得了河北省电台颁发的"鸣凤奖",相继省文化厅为她荣记一等功,省委、省政府授予她"优秀表演艺术家"称号。1992年,获得第三届戏剧节表演荣誉奖,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她没有忘记,那是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举办的建国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张惠云的《洪湖赤卫队》被安排在压轴唱位,她顶住压力,轻装上阵,精彩演唱,高潮迭起,最后加演了两段方才结束。
令她更难以忘记的是,1985年,张惠云随团到北京演出。这时正值全国第三届梅花节评选之际,河北省只有一个参赛者,那就是被誉为"国宝"的裴艳玲。张惠云不在参赛之列,然而无心栽柳柳成荫,张惠云的《陈三两》一上演,她那"脆、亮、甜、刚"的唱腔,立即引起与会者的关注,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林派秘书来查问有无录音磁带,团里星夜回石家庄去取,中国剧协破例为河北增加了一个指标。
这样,在全国仅有的7个指标中,河北就占据了两席。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张淑敏走了,张惠云退了,退了的她仍不甘寂寞,用心浇灌下一代,如今张秋玲、许荷英等已脱颖而出,担起了振兴河北梆子的重任。(墨醉菊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