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征和张学友 张学友工体“个唱”在即 内地歌手倾述学友情绪
张学友的声音是一个符号,是很多男歌手模仿的“必经之路”,也是KTV中男士最佳的选择。他近乎程式化的声音,这么多年来不但不招人烦,相反它已变成了一种寄托、一个象征,20年来融进了一代青年人的生活印记和他们挥之不去的记忆中。6月28日工体无疑将成为一个超大型卡拉OK派对。
1993年,张学友在首体举办他的个人演唱会,那是“四大天王”大举进军内地市场的时代,所谓“深受四大天王毒害”的一代疯狂歌迷,在首体的看台上挥洒着热情和亢奋,如今这一代人已经成熟,但他们依然不承认当年是被“毒害”,他们仍旧热爱着自己的偶像,只是已经能够正确估量“娱乐”与“偶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分量。
9年后,张学友又回来了,歌迷长大了,他也变老了,只是他的歌声未老,尽管他这些年的势头已经大不如前,尽管他的新歌已经没几个人会唱,但学友就是学友,强大的人气号召和重拾昨日的企盼依然会牵引着我们走进工体,为他站脚助威。
李慧珍:学友北京“个唱”我会上台献花篮
由于同属一家经理人公司,李慧珍是内地惟一做过张学友演唱会嘉宾的歌手,她也因此更了解张学友和他的音乐、他的为人。
十几年来,歌迷都认为学友的音乐是以大众情歌为主,但我知道他最喜爱的是摇滚乐。1999年,我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张学友46场巡回演唱会(香港30场、内地16场),那次的演唱会学友要纯乐队伴奏,不要舞蹈,他真是从头唱到尾,其中有4场竟唱满了4个小时,一点不含糊,真是没的比,我不是一个怯场的歌手,但那段日子我在后台感到压力特别大。
学友很聪明,他知道歌手不能一辈子只唱一种风格,他要变化,但他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到市场?会不会得到歌迷的认同?显然学友的执著不允许他考虑那么多,他的精神值得我敬佩、学习。为了做成音乐剧《雪狼湖》,他自己投资,这份魄力为他带来了空前的成功。
生活中的学友很平常,很顾家,像他这样的公众人物能做到这一点很难得。月底他在北京开“个唱”,我会上台献花篮。
李小龙:张学友的敬业虚心 让内地歌手惭愧
小龙的音乐风格和张学友有天壤之别,一个是唠唠叨叨说RAP,一个是深情款款唱情歌,但提到张学友到北京来开演唱会,小龙仍有止不住的期待:有票我一定去。
我很敬佩张学友,他的经纪人陈淑芬对我说过,张学友每天都要练舞,40岁的人了,还要做这么剧烈的运动,他如果不敬业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不断的惊喜。转变音乐风格需要勇气,但他有资格这么做,对音乐的不满足使他彻底放开了思想。
在香港这个商业的社会,做什么都要把市场放在前面,他们的歌手为了商业收益,会做一些音乐上的试验,这需要歌手用心,更需要有耐性,在内地的音乐创作上看不到这些,我们都是还没做什么,就开始“牛”起来了,看着张学友永远这么虚心,真让人惭愧!
满江:张学友很倔强 在意自己的每一次表现
不管你走到哪儿,都可以听到张学友的歌,KTV、酒吧、商店里处处都是,放眼整个歌坛,惟他能成此气候。张学友的歌在男歌手中扎根很深,很多人在出道前都模仿他。张学友是一个很倔强的人,有一次他在巡回演唱会上巧思妙用,放弃舞蹈,弹起吉他,但之后有歌迷认为此举很失败,张学友为了这事特别难过,他在意自己的每一次表现,关注他的每一个选择是否成功,这种要求也体现在了他的音乐上,他现在的作品音乐性越来越强。
我所接触的张学友特别随和,没一点架子,跟你认识不认识,都会笑脸相迎。
黄征:张学友求新求变 不活在往日的光环下
黄征,与张学友都是大众型流行音乐的耕耘者,近期开始为张信哲等港台歌手写歌,他期待能与张学友合作。
香港音乐是以商业统领的,音乐本身并不排在第一位,张学友是一位优秀的艺人,并以唱功好著称,对于他的唱功我非常欣赏。但他的歌曲并不能完全打动我,可能是他脱离不了商业对音乐的影响,不能勾起人内心的反叛和张力,这可能跟香港的生活环境有关。
但是,他最新的一张国语专辑《热》非常吸引我,多年以来张学友求新求变,不活在自己往日的光环下,大胆起用新人创作,自己身为老艺人也在寻求着突破。转型对一个艺人来讲,是必要的,一个风格根深蒂固的歌手也应该往前再迈一步,求稳不如求变。我希望能去看他这次北京的演唱会,看看香港方面的制作以及张学友对大型演唱会的整体驾驭能力。
李慧珍、李小龙、满江、黄征都想去看即将举行的张学友北京个人演唱会,可见学友在许多人心中仍然是一个“向往”,他还会带给我们不尽的激情和感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工体吧!体验凝结在工体上空的关于张学友的不老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