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美学地位 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中,实践论美学无疑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李泽厚是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李泽厚在有选择地吸收马克思、康德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主体性实践哲学以及美学思想。在当前,中国美学界正酝酿着新的突破,人们要求超越和突破实践论美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客观地评论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显然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然而他最初提出的却不是实践论而是“社会派”的美学观点。在他最初的几篇美学论文中,李泽厚论证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区别于主观派和客观派等其他各派的主张。
他认为,美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也不是主观精神和意识活动的产物,而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是事物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属性。因此,他一再强调要区分美和美感,认为前者属于社会存在,后者属于社会意识。
由此可见,尽管李泽厚在讨论中与朱光潜、蔡仪等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他当时所持的却是认识论的哲学和美学观点,其主要思想来源是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唯物主义观点。
不过,由于李泽厚一开始就接受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因此他不能不注意到社会存在、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活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肯定美是一种社会存在,就是认为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随着讨论的深入,李泽厚开始自觉地
摘要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提出“‘美’是‘真’与
善’的统一”
,进而提出“积淀说”,标志着李泽厚实践论美学思想的形成。李泽厚美学思想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学,对我国现代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泽厚美学思想置于现代世界美学潮流之中,同样有着自身的理论特色和优势,也反映出一定的局限性。李泽厚先生所着力研究的主体性实践论问题,昭示着我国美学研究的理论方向。
关键词:美学思想实践论积淀说创造贡献
中图分类号:I583文献标识码:A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观点来分析美的本质。他认为,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即“善”),这一活动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掌握和遵守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即“真”)。
通过实践,主体的“善”得到了肯定和实现,成了对象化的善,而客观的“真”则为人所掌握,成了主体化(人化)的“真”,它们统一实践活动的成果之中就成了。因此,李泽厚说“‘美’是‘真’与的统一”。
这里,他对真、善、美相统一的古老格言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实践论美学观。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李泽厚实践论美学思想诞生的标志。然而我们就在这里也发现,他仍坚持说:“艺术美只是美的反映,……相对于现实美来说,她却是第二性的,意识形态的,从而也就是属于主观范畴”。“艺术反映现实,在本质上是与科学一致的,共同的”。可见
实践活动在此只是解决了美的本质的
根源问题,至于审美与艺术则仍属于认识活动,这样,实践仍只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因而其整体的哲学观在当时仍是认识论而非实践本体论的。
直到七十年代,他才开始从事康德研究,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这里,实践活动才开始有了确定的内涵,即“所谓社会实践,首先的和基本的便是以使用和制造工具为核心和标志的社会生产活动。”他不再仅仅把实践与认识活动相联系,转而认为,“人类的最终实在、本体、事实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
可见他已经明确地把实践当成社会本体论而非认识论的概念。李泽厚运用这样一种新的实践观来分析和研究康德,发现康德所提出的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根本上起源于人类如何可能”,认识活动不是起源于人的主观感觉和知觉,而是使用和制造工具的物质实践,认识的目的、对象和范围都是由实践活动所规定的,因而认识论应该奠基于实践论之上而不是相反。
认识论只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黑格尔所主张的那样,把认识论当作哲学的代名词。
不仅如此,李泽厚还把实践观贯彻到伦理学和美学的研究之中,认为人类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意识不是来源于康德所谓审美的道德律令,而同样
是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
社会实践本身就是‘本体的善’,其他一切的善都是由它派生而来的。”这种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对于每个个体来说自然就构成了不可抗拒的“绝对命令”,而个体由社会的强制逐渐将这种外在的群体规范移入和内化,就凝聚成了内在自觉的道德感,因而,“道德本是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对个体的要
求、规范和命令”
,因而道德与伦理同样应被置于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