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莱子与老子 荆楚文化:老莱子与孝道文化
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在中华民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则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孝道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传统孝观念的主要内容:
1 养亲与敬亲
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
孟子曾提出不孝的五种情况,即“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在这五种不孝的情况中,有三种均为“不顾父母之养”,这也可以从反面证明养亲是为人子的基本义务。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只有上升到敬亲
2 顺亲与谏亲
敬亲,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礼记·祭统》)这里的畜即顺之意。“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顺就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
但如果认为,只要是长辈的,无论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对的,并且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显然是片面的。那么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应怎么办呢?儒家伦理给出了答案,即子女要委婉谏诤。孔子主张“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即委婉劝谏。
孟子也曾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3 传宗接代
传统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孝经·.
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4 丧亲与祭亲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曰:“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滕文公上》)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礼记.祭义》)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5 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孝,乃百善之先,百德之首。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礼记·祭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
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孝道文化】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
6、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孝道文化探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文化源远流长。
“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卜辞“孝”,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字而成,意思是青年人扶着老年人,引申为老少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西周时期,孝的观念已相当流行。春秋至汉代已流行的《逸周书》的“宝典解·第二十九”记载有周文王对周公旦谈到“九德”,其中就有“孝子畏哉,乃不乱谋”的语句。“官人解·第五十八”章中,周公旦说到鉴别人的品德,可从父子关系方面着眼:“父子之间观其孝慈”。铸在金属器皿上的文字也不少:如仲自父须上有“用享用孝于皇祖、文考”。兮仲钟上有“用追孝于皇考已伯”。
《诗经》上有关孝的记载更加丰富:《周颂·闵予小子》有“于乎皇考,永世克孝”。诗中反映周成王丧中将即政,朝于宗庙时内心的忧虑,表示对逝世的父亲要永表孝心。
《小雅·蓼莪》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这是人民苦于兵役,不能赡养父母时的哀叹,诗中唱出儿辈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其他还有“永言孝思,孝思则维”、“率见昭考,以孝以享”等内容。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孝”的概念范畴着重在“亲情”方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孝义有了新的认识。孔子将孝与礼结合起来,说对父母长辈,应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说:“今之孝子,是谓能养。天下犬马,皆能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如果只是供养父母,动物也能做到;对父母不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不是同动物一样吗?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
”更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韩非子认为:孝应“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孝”的意义已被扩大:广度上,“孝”应推广为社会道德伦理;深度上,“孝”不只是种感情牵系,而应见之于行动。
西汉时期,弘扬儒家孝德观念的《孝经》流行。孝文化已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汉武帝开始,在进朝廷开设“举孝”科目,选拔任用“善事父母”的孝子到朝廷做官。唐代有“孝悌力田科”,清代有“孝廉方正科”,标志着“以孝治国”理论的组织化。几千年来,“孝道”,是亘古以来炎黄子孙思想建设的标识。
【老莱子的孝行】
老莱子,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道学家,著有《老莱子》十六篇,阐述道学的玄奥哲理。他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在荆门蒙山之阳留下了“隐”与“孝”的千年佳话,流传的孝迹为“老莱斑衣”、“戏彩娱亲”。他的孝行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如西汉刘向的《烈女传》、南朝师觉授的《孝子传》、元朝郭居敬编撰的《二十四孝》。
老莱子的主要孝行:
在我国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中的第七则故事《戏彩娱亲》讲述了老莱子奉养二亲的孝行。
“[周]老莱子,楚人,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舞于亲侧。又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小儿啼,以娱亲喜。”
老莱子70岁时,为解除年迈双亲的孤寂,穿戴孩童的彩衣花帽,手里摆弄着小拨浪鼓,手舞足蹈地在父母面前嬉笑耍乐,他还玩弄小鸡小鸭,做出小童天真无邪的活泼样子。
戏彩娱亲:
《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原文:“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
《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师觉授的《孝子传》中有关老莱子孝行的一个早期记载:“老莱子者,楚人也,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
比较起来,上堂脚跌,作为事实,而不是诈跌卧地,似乎更合乎逻辑一些。
又徐坚的《初学记》有另外记载:“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扑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这里又多出在二亲身边把弄乌鸟 的游戏。
在《艺文类聚》的《列女传》中还有一则记载:“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扑,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此可以见到这些版本中的同与异,在流传中整合,在整合中又流变。
再看看武梁祠中的有关老莱子的画像,有学者作出了较详细的分析。武梁祠画像表现为四个人:老莱子的父母坐在帷幔下的榻上,一位妇女手持盘子,正在侍候他们进食;右边老莱子跌倒在地,并抬起手臂。再看武氏祠前石室的图像,重复了此图的左边部分,但右部与武梁祠画像不同,那位持盘的女性在此图中消失了,她可能是老莱子的妻子,但地上还留有一只盘子。
老莱子跪在父母的前面,手持顶端有鸟的杖 此名鸠杖,是西汉政府赠送给耄龄之人的 这件器物表现出老莱子的年纪。然而另一种解释是,这只鸟是莱子用来取悦父母的真鸟,这就如上面说到的一样了。(巫鸿《武梁祠 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在武梁祠的画像上还有榜题:“老莱子,楚人也,事亲至孝,衣服斑连,婴儿之态,令亲有欢,君子嘉之,孝莫大焉。”还标有莱子父、莱子母字样。
这些都说明,作为孝子的老莱子,在民间广泛地传播着,且历史相当悠久。虽然老莱子孝行的做法,被后世认为有做作之嫌,甚至有些令人讨厌,但是其主旨很明确,就是千方百计让高寿的父母享受到生活的愉悦,希望永远保持像婴儿和父母相处的那种令人愉快幸福的感觉,使得父母之心常驻于年轻之时,常葆青春之态。
史书记载,老莱子避世隐居荆门蒙山(今象山)数十年,垦荒耕种,生活俭朴,潜心钻研学问,侍奉双亲。老莱子在当时名声很大,学问高深,楚王驾至蒙山老莱子之门,请他从政,终未应允,孔子曾问业于老莱子。《史记》、《庄子·外物》、《战国策》、《高士传》、《前汉书·艺文志》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老莱子生活在社会激剧变革的春秋时代,因看不惯世间的名利角逐和诸侯混战,他曾隐居湖北省荆门蒙山(今象山)。在荆门城西的象山东北麓竹皮河畔,有一幽静的“老莱山庄”,据说是楚国名士老莱子的隐居之处。
楚庄王得知隐居在荆门蒙山的老莱子很有学问,便带着厚礼亲自登门请他出山辅佐朝政。《古列女传》记载老莱子是一位过着“葭墙蓬室,木床蓍席,木床蓍席,衣蕴食薮,垦山播种”生活的隐士。楚王闻之曰:“老莱贤士也”,“王欲聘以璧帛,恐不来,楚王驾至老莱之门”,说明楚王曾来到蒙山来聘请老莱子。
经过一番逊让,老莱子终于同意了楚王的聘请。可是,其妻戴畚莱,挟薪樵回家时,发现了门前的车迹之众,就问其故,老莱子告诉她楚王来聘的事由,其妻由讲了受人官禄,必为人所帛,而且难免于患的道理,并不愿为人所制。
说罢要走,老莱子与她同行,至江南定居仍然过着农耕的生活,且多有居民从之。故“一年成落,三年成聚”,说明和他同居的人已经形成一个村落。
这一段故事告诉我们,老莱子是一位隐士贤人,其妻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女子。老莱子隐居生活中,著有《老莱子》16篇,皆是研究道家的著述,说明其是道家学派,从而为蒙山是道教名山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