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体系 阳明心学 | 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的“心”?
徐爱是王阳明先生的首徒。他在《传习录》卷首所写的“引言”中,对王阳明的学说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其中有一段介绍王阳明的“叛经离道”,也就是王阳明否定了“先儒”对儒学经典的“正宗”解说,如《大学》中的格物诸说,王阳明一律采用旧本为准,而这些旧本之前已被“先儒”(如朱熹)们所鉴定为误本,因此王阳明的举动等于说是对“先儒”们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因此,徐爱说,对于王阳明的学问“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而最终徐爱佩服于王阳明的精妙解读和他的思想境界,称赞王阳明是“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对于王阳明的学说,徐爱有一个形象的描写。“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
正因为王阳明的学说的起点较高,是站在“道心”的角度来论说学问,因此世人由于学识不足,往往不能窥其门径。加上王阳明本身行为举止“和乐坦易,不事边幅”,因此世人也往往误解王阳明以及人的学说。即使游学之士听到王阳明的学说,也是一知半解。
徐爱说这种现象是“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因此,徐爱为了让王阳明的学说免于误传,所以写了一本书,取名为《传习录》,记录了学生们与王阳明之间的解惑答疑,明了一些学问上的释义,使王阳明的学说得到了正确的传播。但是,后人就连对这本《传习录》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言论代代层出不穷,这也是徐爱生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徐爱对王阳明学说的解释,应当是比较准确。但是正如徐爱所说,由于王阳明学说的高妙,许多人一知半解。以至于后人尤其是当代之人将王阳明的学说归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这主要是出于王阳明强调“心即理”、“心外无物”。
但是把这个“心”理解为现代意义上“人之心(人的主观意识)”,就大错特错了。假如“心”只作人心讲,那么现代常用的“核心”、“中心”中的“心”又作何讲?因此,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人心”。
即这个“心”并不是简单的“血肉之心”,也不是“纯意识”,宋明的理学家认为是一种至清至灵之气而已。《传习录》上载“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与人便异体了。
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为之同体?”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请问。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是什么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由此看来,不能以俗称的“心”来理解王阳明所说的“心”。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事实上,徐爱在《传习录》中已经揭开了这个答案,这个心其实就是“天理之心”,也叫做“道心”,源于古代的十六字治国真言(参见《暮初的博客》《王阳明的心学>源头》)
“道心”是处于相对较高层次的哲学范畴,其抽象性高于“人心(这里指“人之道心”)”,也就是说“人心”之理也不脱“道心”之范畴。由此也可以理解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时,必须“去人欲,存天理”。就能理解“此心纯处天理之极”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高于一切其它属性”(摘自《暮初语录》)。
由于从儒家而言,对于求解人心的问题时,“诚意、正心、修身”等几门功课尤其重要,因此另据《大学问》,“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无不正,何从而用其正之功乎?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
这让世人误以为“心”仅仅是指“人心”,事实上“人心”之中也有“道心”,万事万物之中也有“道心”,而对万事万物的“道心”感应和揭示,才真正涉及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又与“人心”又存在莫大的关系。
对于什么是“心”,王阳明在回答徐爱的提问时说,“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的感知),人心之得正者即道心。道心之矢其正者即人心。初非三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传习录》)
王阳明在这里解释“心”是什么意思,并分了几个层次来说明。一是说“心”只有一个,即每个事物所对应的本质属性只有一个,这就是事物本质的唯一性。一个事物不可能有二个本质特性。二是说没有被人的感知和描述所歪曲而自然存在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也就是不依人的意志客观运行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
当人心(人的感知)正好与事物的本质相符时,也就是探知了“道心”。而恰如其分地得到“道心”的感知(人的感知),就是人之道心。
假如并没有正确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却自认为已经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伪假的人之道心”,称之为“人心”。因此,王阳明说,事物其实没有三心,只有一心,程子老先生说过人心就是人欲,道心就是天理。
虽然程老先生在语言解释上没有到位,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实际已经知道正确的答案了。而这其中的“道心”就是良知。所以,“致良知”的意思就是正确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就是说,“格物致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事物的表现属性进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
而不是以往先儒们所解释的、仅仅停留于事物表面的理论,即所谓的“理”。因此,“心”比“理”更进了一步,这也是王阳明天纵聪明之处。无怪乎最终获得儒家正宗曲阜孔家的承认,登堂入室。
从现在的理论用词来说,“道心”就是真理,就是事物运转的客观规律,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天行有常”之“常”的内涵。因此王阳明解释说,“本注所谓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含义就非常清晰明白了。也就是说,事物的本源有其自行运作的规律,不随人的贤恶而有所偏向。也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同一道理。
但是由于用“道心”来解释物质的本源似乎仍有局限,结果王阳明只用一个“心”来概括,结果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骚动,一时斥为异端之说。也是人不能理解“心”的正确含义,王阳明也懒得给一些庸儒解释什么是“心”,以至于引起一场大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