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升教育家 吴俊升:抗战教育有功绩
吴俊升先生是如皋籍教育家。抗战时期,他为中国的高教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教育生涯一周甲》中曾经记述过他的战时历程。依据《教育生涯一周甲》等书文,笔者将吴俊升的抗战生涯略记如下。
临危受命,吴俊升主管战时中国高教变革。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沦陷。同年底,时在南岳(北大、清华和南开暂迁此处)任教的吴俊升忽然接到一份电报,请他即刻前往武汉(临时国民政府所在地)出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
时任教育部长是国民党CC系的头目陈立夫。伯乐识马,陈部长选定吴俊升可谓是“公私兼顾”,但是“公因”为主,“私因”为辅。“私”是因为早年吴先生曾由一位同学(陈立夫亲戚)引荐,谒见过陈立夫。陈先生对吴俊升的印象不错。
“公”方面,吴俊升认为陈立夫非常看重他的教学经验。吴先生先后在如皋师范、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和执教,对于中国南北教育均有切身体会。其实“抗战爆发”之前,吴先生已经是著作等身的教育名家了。
笔者手头就有他的《教育哲学大纲》(1935年3月再版,由胡适等人选入“大学丛书”)和《教育概论》(1936年10月第16版)等等。从理论到实际,吴先生的确是出任高教司司长的最佳人选之一。吴俊升感激陈立夫的知遇之恩,更加痛心战时高校的种种困难,接受了任命,于1938年年初到1944年年底出任此职,也走出了他自认为他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步,最有成就的一段。
抗战初期,中国高校走往何处?国内高层人士产生了巨大分歧。有些认为大学生应该前往前线,支持抗战,高校甚至可以停办。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学者,吴俊升与陈立夫等人坚持自己非主流的想法。《抗战期间的中国教育奇迹》一文曾记,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
” 1939年,蒋介石最终将吴先生等人的看法定为中国战时教育方针。吴俊升在战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宏观上“盘活”了中国高校,譬如西南联大在昆明得到稳步发展,又如在湖南蓝田创办了国立师范学院;微观上,注重爱国素质教育,保证中国抗战和国防教育后继有人。
具体改革措施包括整理大学课程和教材改革等等。吴俊升发现大多中国高校教材不是直接译自外国著述,就是大量参考国外课本。
陈立夫称之为中国“文化租界”。于是吴先生负责编印大学用书。在诸如此类的战时教育革新中,他受到来自部分高校执教者的反对,便申请成立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听取高校老师的意见,在“夹缝”中前进。
作为一名通过公费学习改变人生的教育家,吴俊升深知穷苦学生的战时困难。他亲自积极地手拟贷金,贷款用于支持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初是贷款;后来干脆不用学生还款了。公费计划也在中学得到推广,前后一共十三万多清寒子弟依靠上述公费最终成才。另一方面,吴俊升通过高教司兼顾国际文化合作的便利,开放留学,优惠外汇,在英美诸国设置研究中国文化的奖学金(与今天的孔子学院有一定的类似性),还与上述诸国交换留学生。
在抗战方面,吴俊升领导的高教司也积极征调或鼓励医科工科以及外语系的毕业生直接支援战场。仅西南联大就有上千名学生加入了远征军。在吴俊升离职前,他配合蒋介石、陈立夫等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十万青年援军行动”。
因为工作劳累,物资匮乏,吴俊升常常衣着简朴,面相清癯,以致某日一位财政部高官邀请吴先生一起乘车,但司机却以为吴先生是个下人。即使如此,吴先生还是快乐的,因为他觉得他能为抗战尽力,为国家尽职,是深感快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