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大神严昆 考上清华北大的大神们的高中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们班高二高三每周的班会都是会开的,主题各种各样。大家自由站起来发言,至今记得一个当时对哲学颇有研究的同学讲述康德,他后来上了交大。还记得我们讨论集权问题,一个后来学心理学的妹子的发言很有深度,她现在在斯坦福。
在这其中我们还有一个班会系列,叫做x班智力快车。是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趣味竞赛系列,每周一个科目为主题。比如语文竞赛会出些常错的难字啊,经常搞错意思的成语啊,反正就是有些和课本知识相关,有些超越课本,还有些趣味的题。你能想象我们的化学竞赛班会,其中一个比赛是做鱼吗?拿了四个电磁炉买了鱼,每组做一条,让班主任吃然后评分。
没错,你想象的尖子班都是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和竞争每天学到深夜神马的,但充满趣味就是我们班当时的情况,各种晚自习看电影,看完电影居然还有同学做了一首英文诗全文配电影截图和音乐,班会给我们看,质量超高(这位小伙伴无压力去了北大光华)。
我们有代表性吗?至今为止,在东大,在各种名校我遇到了很多清华北大的朋友。可以说,他们中不乏大家想象的那种努力派,但整体来看,思维活跃,脑子聪敏,不死学习甚至爱玩会玩的人绝对是占多数的。
看了上面的,如果你觉得,那我也玩好了!或者想,到头来还是看智商那我没戏了!什么的,其实也是大错特错。
他们的特点在于,玩的好。学的也好。
高考到了上级排名,基本就是一分两分天壤之别的世界。所谓的剑术中高手一个细微的失误可能就丢了命。这就要求你在各个方面都必须修炼到完美,没有大的缺陷。从计算速度,到准确性,到写字好看与否。不能说他们都是决定性的,但在高考这个略不公平的游戏中能胜出的注定是全面手而不是专精手。
也就是说,该认真的时候,还是要认真的。
我的那些牛同学们在该认真的时候从来没有不集中注意力过。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上课。我认为更主要的一点是,他们不关注“我学了多久”,而更关注“我该怎么学”,也就是方法。方法适合自己,就是事半功倍,何必去挑灯夜读?遍览世间聪明人,莫不如此。
最重要的是怎样去达到结果,而不是多努力。很多人只看到多努力,一味的效仿,往往不能得到同等的效果。
所以我最重要的建议就是:认识你自己,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个方式只能是独一无二的,跟你完全匹配的。找到了,可以说你离清华北大就很近了。因为高考的本质,无外乎就是在有限制的时间里掌握一定量的知识罢了。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学习的气氛,把学习本身当成快乐,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变强。只是这一点对环境要求太高了。举个例子的话。高中的时候班里学习英语气氛非常浓,大家以说一口纯正的美音为傲,很自然的就去买书跟着练,就像一般的高中生追星那么简单,没有一点强迫或者不情愿。然后我们用很漂亮的口语录好玩的电台广告或者拍戏,你看,学习不仅是苦差事啊,用知识可以更帅气的玩。
高一的时候基本我们都是考过了大学四级的(和大学有合作)。
我听说过,也见过一些人,生怕别人比自己学的多,多知道一道题,导致比自己分数高什么的。但这种人注定是成不了大事的。
在班里大家几乎没什么竞争意识,几乎都是互帮互助,一起快乐的享受共同奋斗的日子。
那是我生命中一段很珍贵的时光,身边的每个人我都如此喜欢,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人,他们首先是合格的。拥有最基本的正直和道德,他们还很幽默。这些道德我曾当做理所当然,后来才发现原来是难能可贵。他们中的一些人,直到今天还在源源不断地给我支持和力量。
我知道清华北大在中国意味着什么,不过你不妨把目标放的更大一点。争取做一个时常努力和思考的美好的人 可以考上清华北大。
那些人们,他们的目光放的都很远。他们是懂得享受生活的,名校只是他们人生中一站而已。所以好多人即使是一次失败,也用持续的努力淡淡的用更大的成功去刷掉了失败。这也是我敬佩他们的理由之一。
清华北大不是一切。经历过所谓名校的人都会告诉你,不上名校照样可以有让名校学生羡慕的人生。这不是鸡汤,是实实在在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