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玉钏》武汉将上演 孙毓敏来汉会戏迷(图)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 刘微 通讯员 黄耀华)因为演《红娘》《红楼二尤》等戏,她曾被吴祖光称为舞台上的“活红娘”。台下的她,更是为京剧艺术甘当“红娘”。明日下午,省京剧院与本报合办的“楚天京韵坊”,将迎来这位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孙毓敏。此次,她不仅是为青年演员袁婷亲授荀派看家剧目《勘玉钏》,更要与武汉戏迷见面,现场教大家如何赏戏。
孙毓敏的名字,武汉老戏迷都不会陌生。上世纪80年代,武汉的京剧舞台曾数次留下她的身影。
师承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她创造了中国戏曲界的两个奇迹:一个是演活了“红娘”形象;另一个,是她幼时学戏,正当年时被迫终止演出,甚至病瘫5年,却在1978年成功重返舞台。而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孙毓敏,将全副精力放在了弘扬国粹上。
孙毓敏介绍,作为荀派传统戏,荀慧生先生当年在《勘玉钏》中连饰两角,先是青衣俞素秋,后演花旦韩玉姐,此番袁婷也将如此,“荀派戏中,为了表现演员的多才多艺,往往用很多方式,比如连文带武、画画、连饰多角等。”
懂戏的人都知道,如今想看一出全本《勘玉钏》,并不容易。
当年,这出戏红到什么程度?孙毓敏给记者讲了件旧事儿:上世纪40年代,荀慧生先生在上海演出此剧,一口气连演40场,场场满座。回北京后,他就买下了一座四合院,外加两大箱子戏衣,用的就是这一次演出的票房收入。“去年,我的学生常秋月在上海,演完谢了五次幕。”
虽是名剧,但在武汉,《勘玉钏》已绝迹舞台十余年。武汉大学艺术系老师易栋说,一来武汉的荀派京剧演员不多;二来全本时间较长,又是传统戏,现代观众不见得习惯,所以本地很少能看到这个戏。不过他强调,老戏主要靠演员的功力,孙毓敏当年跟荀慧生学得瓷实,火候到位,演得独具光彩,难得一见。
此次演出的观众,部分是武汉大学的京剧爱好者。面对年轻观众,孙毓敏说,她要在演出前,上台吆喝几句。“戏里的青衣,说话绵绵的,韵白十分口语化;唱词中虚字较多,人家形容像做菜勾了芡,发音黏糊糊的,小女子的那种味儿。”介绍起荀派戏的特色,孙毓敏话音爽朗、用语生动,不时还唱上两句。问她自己现在还上不上台,老人家哈哈一笑:“戏演的都是窈窕淑女,我哪还行啊,顶多只能清唱。”
不过,70多年的老戏,并非一成不变,其中也有孙毓敏的独创。“比如哭灵一段,荀先生当年岁数大了,唱的是慢板、散板,我就改唱导板、回龙、原板。”此外,几乎都是戏迷熟悉的老腔老调,“流派戏嘛,改太多岂不成了‘孙派’?”孙毓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