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的前妻 深度报道;朱军前妻揭开朱军生前生活
6月5、6日,本刊记者辗转电话联系到朱军前妻王思燕。案发后,王思燕时常上网关注案件信息。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2003年,她和朱军两人是协商离婚,并没有去过法院,更没有因为离婚打过官司。
王思燕比朱军小10岁。
两人结婚之初,王思燕家在农村,经济条件非常不好。朱军有份稳定的工作。小日子还过得挺好。
朱军在农村长大,出身贫寒,不乱花钱,比较节约。王思燕在开支方面,可能与朱军存在分歧。朱军认为妻子不懂事。
朱军虽然没有钱,但并不介意帮助比自己穷的人。王思燕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刚生小孩1个月,家里正需用钱时,朱军掏出几十元钱给了穷人。
一个曾与朱军共事的邮递员说,一起吃早饭,朱军也在,他会抢着付钱。
另一个细节是,朱军还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一个夏日,朱军执行任务,开运钞车到水口山,车到半路抛了锚,停着等待修理。这天天气奇热,等车时,朱军口渴难耐,向附近一个农妇讨了碗水喝。过几天,再执行任务路过该地,专门提了水果上门答谢。“别人对他好,他也对别人好。”
被以队长之职收编后,面对因国资流失和工资调级而上访的同事,他多次表示,“人家(领导)对我这样,不好去找人麻烦。”
朱军善解人意,是一个比较重感情的人。王思燕家里比较穷,父亲做包工头,承包工程,欠了一屁股债。那时朱军每月就1000多元的死工资,还会拿去给父亲还账。
所以,在2003年,当两个人因为性格不合,协议离婚的时候,“一点矛盾都没有”。
“小孩生下来就是跟着我,由我带大,协议离婚时,儿子自然就跟了我,不存在法院判决的问题。我们那时都是年轻人,很多问题,都是协商解决的。”王思燕澄清,除了儿子,并没有要求分割家里的财产。
对于离婚的原因,王思燕没有过多的解释,她简单地归纳为:“性格不合”。
离婚后,想给尚未成年的儿子在家庭感情方面做些弥补,王思燕偶尔还是会给朱军联系。尤其是朱军罹患癌症后,医生建议,要多关心病人,给他一些信心。王思燕不想让儿子难过,从人道主义的层面,她会偶尔给朱军去个电话。每次就是叫他要多吃一点,吃好一点,通话时间也不长。
王思燕做药材生意,去年买了小车。她会开车到邮局,接朱军去医院治疗。“但从来没有回过朱军的家里,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饭。”
朱军和王思燕最近一次联系,是在5月下旬。朱军打电话给王思燕,说脚痛,晚上睡不着,想开点安眠药。王思燕找到永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医生,一共开了8粒安眠药。
“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表达过轻生的念头。”王思燕说,6月1日上午,她还在睡觉,姐姐打来2个电话,说前夫朱军杀法官了,王思燕觉得不可能,挂掉电话继续睡觉。过了一会儿,姐姐跑来敲门,才知道事情当真。“我觉得不可思议,吓得全身发抖。”
对于网络上的评论,王思燕认为大多数都是“谣言”,但她又以“无可奉告”四个字,拒绝对前夫朱军为人发表评论。
王思燕说,印象中,朱军只是为房子打过官司,但具体情况,自己也不清楚。
有关朱军和被杀法官之间的关系,以及传闻朱军投资锰矿等传闻,王思燕称,自己不知情,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通话不到10分钟,王思燕匆匆挂掉了电话。
儿子还在部队。绝对没有回永州。
朱军的经济问题,从来不介入。
不了解朱军兄长的情况。只知道朱小华曾经也在邮局工作。
“我真的不知道朱军的作案动机,如果我知道,我不要命,也会给他澄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