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船头的瞭望者 张季鸾:船头的瞭望者阅读答案

2017-10-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季鸾的童年是在孔孟之乡度过的,因父亲以知县之职分发山东.父亲为官清廉,家境如清水白壁.张季鸾十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他随母亲扶父亲的灵柩返回祖籍陕西榆林.因坚强

张季鸾的童年是在孔孟之乡度过的,因父亲以知县之职分发山东。父亲为官清廉,家境如清水白壁。张季鸾十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他随母亲扶父亲的灵柩返回祖籍陕西榆林。因坚强而智慧的母亲,张季鸾就读烟霞草堂,师从关学大儒刘古愚。后到西安应试,深受学台沈卫赏识,获得官费留学日本的机会。 

在日本,张季鸾勤学苦读,笔耕不辍。他攻读政治经济学,课余主编《夏声》杂志,常为国内报纸撰稿。他立志当一名新闻记者,以文章报国。留学日本五载,好学深思,对日本的历史、政治、思想、文化,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的社会思潮,都做了深入研究。

归国后,张季鸾在于右任主办的《民立报》任记者。辛亥革命后,经于右任推荐,担任孙中山的秘书。1912年元旦,他及时向《民立报》拍发新闻电,报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大总统就职盛况。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拍发的新闻专电。

随着孙中山的去职,他重操旧业。在袁世凯和段祺瑞时期,因坚持报人的情操和良知,两度身陷囹圄。出狱后,他仍"不思悔改",撰写了《铁窗百日记》长文。于右任读后评价:"恬淡文人,穷光记者,不避艰难,说袁家黑狱辛酸呕出心肝。"

1925年,由同乡好友河南军务督办胡景翼推荐,他被任命为陇海铁路会办。这是当时的肥缺。上任不到一个月,他就拂袖而去,说:"不干这劳什子,还是当我的穷记者去!"他随后去了天津,做起了自由撰稿人,仅凭稿费维持生活。

1926年春,天津的《大公报》停刊。张季鸾和胡政之、吴鼎昌情投意合,决定接办下来。"新记"《大公报》新鲜出炉。吴鼎昌出资五万元,任社长,只负责采购白纸;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编辑、言论工作;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总揽经营及人事大权。

报社大政方针,三人商而后行;有分歧时,少数服从多数;各自不同时,以张季鸾的意见为准。为保持报社的独立性,他们拒绝接受外股投资。张季鸾提出了"四不"办报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简而言之,"不党"就是纯以公民身份发表意见;"不卖"就是不以言论做交易;"不私"就是报纸并无私用,为公众喉舌;"不盲"就是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张季鸾没料到,短短几年里就把《大公报》办成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成为新闻行业的旗帜。出色的经营方式,让报社赚得盆盈钵满。吴的资本、胡的经营和张的文笔,像齐驱并进的三驾马车,带着《大公报》驶向辉煌的巅峰。

张季鸾深知要实现"四不"理想,保持文人论政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就必须"不求权,不求财,不求名"。他提倡"对政治,贵敢言",臧否人物,议论时弊,对时局进行尽可能公正的报道和有胆识的评论。他曾发表社评《跌霸》,其中的"三骂"脍炙人口:一骂军阀吴佩孚,二骂汪精卫"好为人上",三骂蒋介石"不学无术"。蒋介石"围剿"红军时,《大公报》首次发表了范长江采访延安的追踪报道,其中不乏肯定红军的文字。

张季鸾以文人身份论政,不亢不卑,纵论时局,锋芒逼人。他的文章情文并茂,字字经得起推敲。他的一声棒喝,"唤醒了多少意志本来并不坚定的人"。张季鸾的文章常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只因他有见识,站得高,看得深,笔锋带真挚感情。

主笔《大公报》期间,张季鸾的社评及时、有力、影响大。抗战期间,《大公报》获得国际大奖——美国密苏里大学荣誉奖章,这是中文报纸首次获此殊荣。抗战最艰难时期,张季鸾病逝于重庆。

张季鸾之于《大公报》,犹如技艺精湛的园丁,以笔为锄,侍弄得一圃花卉姹紫嫣红,芳香宜人;他更是著名新闻人普利策所说的那个船头的瞭望者,以一腔热血,在那个雨横风狂的年代,在飘摇晦暗的茫茫海上,屹立船头,让人心在动荡中,有了方向。他走后,《大公报》便如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要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摘编自施立松《张季鸾:船头的瞭望者》)

【相关链接】

①张季鸾(1888-1941),中国新闻家,政论家。先后任《大共和日报》编译、《民信日报》总编辑、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1926年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文笔犀利酣畅,在标题制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独到之处。(摘自《辞海》)

②新记《大公报》在续刊之日,就提出"不党"、"不盲"、"不卖"、"不私"的办报方针。在"四不主义"理念下运行的《大公报》纵论中国乃至世界的时事,将民办报纸引导舆论、监督舆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成为"社会公器"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目标,把中国报纸"文人议政"的传统推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摘自文小宇《从张季鸾先生看中国近代的"文人办报"精神》)

  (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张季鸾从事报刊事业30多年,主要成就集中于新记《大公报》时期,主编《大公报》十五年间,他纵论时事,将民办报纸引导舆论、监督舆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B.新记《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荣誉奖章,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三巨头的通力合作,尤其是张季鸾所提出的办报方针和所撰时评,他走后,《大公报》就停刊了。

C.张季鸾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其臧否人物,议论时弊,文章常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他为推动中国报纸特别是报纸评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D.张季鸾提出"四不"办报方针,是为了保持文人论政的独立性和纯洁性,他主张"不求权,不求财,不求名",对时局进行了公正的报道和有胆识的评论。

E.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多处引用文献资料,并叙述了他人对张季鸾的评价,主要从侧面表现了张季鸾的人物形象,凸显了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简析文章以"张季鸾:船头的瞭望者"为题的作用。(6分)

(3)张季鸾主持《大公报》笔政,将"文人论政"的传统推向了顶峰,他为什么实践"文人论政"?请结合全文简述原因。(6分)

(4)作为杰出的报人,"报界宗师"张季鸾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评分标准】选A给3分,C给2分, D给1分;选B 、E不给分。

【解析】B"他走后,《大公报》就停刊了"错,原文最后一句"他走后,《大公报》便如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要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是说大公报不像原来那样有影响。D项应是"对时局进行尽可能公正的报道和有胆识的评论"。E项还有直接引张季鸾的话,属于正面描写;另外,全文主要应是正面描写。

(2)(6分) ①借用新闻人普利策的话为题,既点明文章写作对象,又突出传主张季鸾作为报人宗师的影响。②点明主旨,凸显作者对张季鸾的赞美、敬仰和同情。③运用比喻,形象而有意蕴,能吸引读者。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6分) ①文章报国的理想:在那个年代,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大小军阀及各党派之间混战不休,国家民族积贫积弱,他年轻时就立下了"文章报国"的理想;有从政的机会最终还是做记者。②儒家文化的熏陶:张季鸾早年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滋润,形成了其特有的"文人办报"气质,持之以恒,成就了新记《大公报》的辉煌传奇。

③留学日本的经历:张季鸾留学日本,深入研究明治维新以后的社会思潮,受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教育的影响。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